现实生活中,一些老人还有着20几岁的心态,也有一些少年成熟得让人惊讶。这些现象,反映了区别于人们实际年龄的心理成熟状态。 心理学的人格结构PAC分析理论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现象。 【心理学知识】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加拿大精神科医生柏恩博士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出了PAC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可看成是人际交往的福星。该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就是,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才做事。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通常他们的讲话方式是这样的:“我个人的想法是……”。 “儿童”状态像婴幼儿,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有时非常可爱,有时却大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 根据柏恩博士的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如果是这种情况,对话就会畅快地继续下去。但如果遇到相互交叉,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时,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 交流需要敏锐地去感知 由PAC理论得知,人际交往之所以复杂,正是因为人的心理状态复杂多变。这就告诫我们,人际交往中,什么样的时机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尤为重要。一旦在不恰当的时机出现了不对称的状态,我们就会对朋友失控。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因为人际交往的驱动力固然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交往进程和结果的影响非同小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据人的不同心理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帮助,在最恰当的时机做最正确的事情。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在交流时的心理状态,及时做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使信息得到畅通。 那么,具体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才能让信息得到畅通呢? ●洞悉成人交往中的心理状态 我们一定要清楚人们在交流时的各种心理状态及其特点。 P A C | 行为特点 | 高低高 | 喜怒无常,个人支配欲强 | 高低低 | 有明显的家长作风,任何事都喜欢做“老大“ | 低低高 | 有稚气,对人有吸引力,喜欢寻求友谊 | 低高低 | 客观、重视现实、为人刻板,难于共同处,只谈公事,从不谈私事。别人不愿与他谈心 | 高高低 | 容易把父母的心理状态过渡到成人状态 | 低高高 | 最理想的朋友,成人和儿童的良好性格结合在一起,对人对事都能搞好 | ●洞悉交往对象的心理状态 我们需要察明对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活动中所处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这个问题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许多时候都无法洞察对方的心。但可以从一些细节上入手,比如他的脸色、手势、和你讲话时的语调、眼神等等。 ●提高自己的情商指数 你自己还应该注重进行提高情商的训练,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由此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可以在你洞察不了对方的心理而信息不通畅时不犯和他一样的错误。 ●理性地待人处事 与人交往中,我们应理性、冷静地分析问题,避免主观偏见及感情冲动。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人际间要和谐,要使理智成熟的成人自我状态成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主要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让成熟的成人自我状态成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主要动力呢? 平行交流沟通的方法 所谓平行交流沟通,就是指父母——父母、儿童——儿童、成人——成人的沟通交流方式。但前两种并不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尊重成人——成人的心理状态。 ●让自己进入成人心理状态 如果你当时的心理状态仍旧是父母或者是儿童,那你很有可能会失去你的朋友。即使你们二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平行交流,但时间一长,由于这两种状态并非是朋友之间应该存在的,最终会让两方得不偿失。所以,你必须进入成人的心理状态,才会赢得良好的人际沟通。 ●让对方进入成人心理状态 你可以把自己成人状态时的情感、思想、举止传递给对方,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刺激,这样就能引导对方进入成人状态,做出成人反应,那就有利于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 不要在你朋友发火时迎头而上,也不要在你朋友已经表达歉意时仍大发雷霆,这些情绪都可能让你丧失掉你的朋友。在最恰当的时机作对正确的事,就是让你与朋友在沟通交流时状态处于平行位置,这样,你就能体谅到对方的感受,从而赢得人心。 成功沟通的4个时机 不同的语言情境,不同的场合,都有其最佳的沟通时机。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些沟通时机。 ●赞美或祝福的时机:传达在当下 对别人的赞美和祝福最好当场转达,及时强化。错过时机的恭喜,不仅无法传达你的心意,甚至会被对方当作是一种讽刺或是淡漠。 假如你的同事刚刚接到电话,他的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他正要赶往医院,我们要马上跑过去和他说:“恭喜啊,光荣晋升为老爸了!” ●道歉或解除误会的时机:不要在明天 没有解除的误会很可能不断生长,因此,道歉的话语最好不要等到明天。今天的一句可能比明天的十句更能表达歉意。 假如,你刚刚与上司就一个产品设计方案发生了争执,你的上司最后同意了你的方案。他也表示对你的理解,因为你们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力争把产品方案做到最好。你觉得还有必要向上司表达一下你言语冲撞他的歉意吗?如果需要,这样的话该怎么说好? ●答复或帮助的时机:早于心理期限 假如你想购买一款数码相机,而你刚好有一个朋友就是做这方面销售的,你和他说了以后,他说周一上班问问主管,也许可以帮你争取个内部员工的购买价格。但是直到周二晚上,他还没有给电话。你心中会做何感想? 显然,当你向别人发出请求时,内心就设定了一个“心理期限”,如果超出这个心理期限,即使对方没有明确拒绝,你也会觉得这件事情他是回天无力了。 同样,当别人请求你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你耽搁太久又不做任何说明,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当初仅仅是敷衍了一下。所以,当我们要给予别人答复或帮助的时候,应该越早越好。 ●说服时机:可以慢半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接纳别人的意见往往需要一个短暂的心理停顿。也就是说,对方要对你的说服理由有一个反应的时间。假如你是个急性子,你必须注意: Ø 不要只是想让对方接收自己的意见,而忽视对方的这个接纳时间。 Ø 有的时候,不妨将你的语言进攻慢下来,可能会比喋喋不休更具有进攻力。 沟通有的时候就像一场攻坚战,必须抓住最有利的时机,见机行事,在恰当的时刻进行沟通,往往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沟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