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华强
主流媒体最近有评论指出:好的政治没有捷径。那意思是说,要想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必须敢于承担风险,付出相当的努力,不可试图抄近道、玩速成、毕其功于一役。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好的管理也应当一样;不过那捷径不是一个“没有”的问题,“捷径”就摆在那里,就看管理者能否经得起不走捷径的考验。按照《聊斋》河间生故事里的寓意,捷径往往与邪气有关,不走捷径的考验正是针对邪气而言的。
河间生是河北河间县的一个从业者,认识了一个疑似狐狸修炼成的老者。老者常邀河间生饮酒,茶酒香烈,款待备至。河间生发现老者夜出昼归,据说是友朋招饮,极想跟他一块去。老者便携其同往,一顿饭的功夫就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坐进酒馆楼上的雅座。两人居高临下,所有宾客及其美酒佳肴尽收眼底。老者下楼随意取来,没有人制止。河间生看见一个穿红衣服的人面前有一盘金橘很不错,要老者捎上两个来。老者却摇头:“此人刚正不阿,不可侵掠。”河间生突然有所觉悟:难道“狐与我游,必我邪也”?告诫自己从此要改邪归正。此意一决,竟眩堕楼下。抬头一看,哪有什么雅座,自己原来是在天花板上,成了“梁上君子”。再一打听,自己被带到了河间县的千里之外。
在这个故事里,老者对潜规则娴熟于心,功夫就是善走捷径,拿别人的东西而“人曾莫之禁”。我们很难说这位年长的狐狸是潜规则的掮客,然而明知或应知其功底而与之套近乎,利益均沾,就不能简单的说自己中了邪,恰恰说明自己动机不纯,有“必我邪也”的成分。经营活动中的“空手套白狼”,就是因为河间生碰到的老者握有足够的“资源”;管理者按照“潜”规则行事可以在短时间内提振业绩。但是不要忘了,对于相关领域既定的蛋糕而言,那只是一种零和博弈。你得到的多,必然是别人利益的减少;你获得了一条做大做强的捷径,就意味着别人会在企业成长的路上徒增跋涉的艰难,自己那里就变成了别人的邪气之源。
应当承认,在管理中不走捷径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支付更多的成本。而在监管没有到位,甚至监管者以权谋私的情况下,按潜规则办事的确可以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捷径。然而无论这种捷径怎样用大胆开拓、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标签进行包装,在人们的心目中,毕竟属于次级管理,算不上好的管理。即使管理者自己没有认识到“狐与我游,必我邪也”,别人也会因为行业潜规则的存在难以提振消费信心。这种邪气的蔓延,起初是为了利己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害人,最终将害及自身,所以还是以不走捷径为好。更主要的是,不可侵掠的“正人”总会存在。在“正人”面前,潜规则失灵,捷径就成了死胡同,难免会像河间生那样露出了“梁上君子”的真面目。好在河间生及时悔悟,那一跤摔得还不算重。
企业要追逐利润,要求管理者在成本压力面前不走捷径,岂非乌托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愿意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非如此不可的课题。事实上,有很多负责任的企业家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实践,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圣哲先生对于国人好走捷径,好耍小聪明,不遵守规矩深恶痛绝,在公司内部始终不渝地倡导“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硬是将德胜的生意做到每年几个亿的规模,成为国内美式木质别墅建造领域的老大。有意思的是,德胜每年几个亿的生意,销售人员只有一个,经常还要婉辞一些客户,“市场销售部”成了市场拒绝部。其中的奥秘靠的就是靠质量,靠消费者的口碑。
由此可以看出,好的管理就是以消费者满意为导向,需要下真功夫、实功夫。如果不幸被裹挟进潜规则,或者在捷径上自以为得计,那其实是中了邪,还是及时醒悟的好;否则就会失之千里,摔得能有多惨尚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