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企业都说质量非常重要。但当交期临近、产品即将上市,产品仍然有质量问题怎么办?很多企业会选择为交期让路,先保证产品交付,再解决质量问题。高质量往往会导致高成本,但低质量一定会带来低成本吗?质量、成本和交期,如何平衡?
当下,很多企业往往会通过各类营销方式吸引大量客户。营销和广告虽能够带来第一次购买,但质量却是客户持续购买的本源。
那么,什么是质量,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抓质量?
大家对质量的理解普遍是:产品不出问题,没有问题的就是好的质量。
而真正的质量,其实是要做到:不断理解和满足客户的期望,把质量提升作为企业的竞争力。
如果我们把质量比作人体的健康:正常状况下,人们对生病是没有预期的,往往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有病就看病。
这与很多企业的初始状态是相近的:有质量问题就直接解决质量问题,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但质量管理,其实有循序渐进的阶段:
质量第一阶段:企业逐渐形成质量理念,总结过去的问题与经验,以快速解决问题,预防重大质量风险。这与人们通过预先服用药物,以预防鼻塞加重至发烧的阶段类似。
质量第二阶段:企业具备预防问题的能力,构建质量比较优势,以形成质量竞争力。这与人们习得健身保养知识,做到自我保养,预防疾病的阶段类似。
质量第三阶段:企业具备给客户带来商业成功的能力,使得客户和公司的商业价值得到体现,以实现质量溢价。这与人们将身体状态维持在某一领域最优,成为专项运动员的阶段类似。
第一阶段:基于流程抓质量:建流程、建队伍、流程迭代建设
2000年,标杆企业华为向IBM学习管理,构建了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和集成供应链ISC体系。而后又向印度学习软件的质量控制,引入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IPD+CMM构成了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第一阶段,后续的流程也基于此进行了不断的迭代与优化。同时, 华为建立了质量队伍,定义了PQA(质量保证人员),以把控流程推进的质量。
为什么要推行流程?
首先,产品的结果质量由过程质量决定,只有过程严谨并真正执行了,才会有达到预期的质量结果。
其次,流程积累了企业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使得成功是可复制的。
初期的流程导入,会给大家的工作习惯带来极大挑战,一定会有阻力。
最主要的解决方法是给主管设置流程符合度的考核指标,并进行产品线的自评与交叉评审(不同产品线的PQA相互评审流程符合度,从而把控流程推进的质量)。
可以说,PQA是引导员、培训员,更是IPD流程的推行者。
但等流程真正落实了以后,大家发现质量确实能提升,部门之间的协同也更为顺畅了,逐渐发现了流程对于产品开发的正向作用,于是态度纷纷从抵制转为了接纳。
因此,流程开发难以一次就能做到完美,出现问题可及时修正与改进,但切忌不经尝试便否定。建立流程,要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
在华为,为了保证消费者安全,产品原材料必须是绝对安全的,除了法律法规禁止的有害物质以外,华为还禁止使用其他国家暂未规定的6种有害物质。公司发文以后,质量及相关环保部门将此任务进行了分解:
在设计环节,设置属性要求,保证设计过程中的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在来料管理环节,设置来料和辅料的检查要求,保证供应商的来料不存在有害物质;
在TR评审环节,设置评审要求,同时增加环保工程师作为评审专家,评审标准是否得到遵循。
最后发现,工作只要按照流程去执行,就不会有差错,要求也自然可以落地。
第二阶段:基于标准抓质量
练内功,建设行业第一的企业标准
1. 向优秀客户学标准
华为在2004-2005年进入了欧洲市场,但随后发现产品投标需要经过欧洲当地的验证,才能够成为符合标准的供应商。
因此,华为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标准,覆盖了不同客户在各环节下的不同要求,以应对各类复杂情况。
2. 对标行业领跑者学标准
竞标和达标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竞争对手,每年跟踪竞争对手的产品新特性、新功能,同时另辟蹊径去挖掘我们有而竞争对手没有的特点,逐步将标准落实进企业自身的流程体系中,追赶行业领头人。
3. 建立专业队伍/Owner制度,跟踪和参与行业标准
成立可靠性专家团队,将优秀客户对可靠性的要求、竞争对手所能达成的可靠性指标,以及TL9000等国际标准等,统一进行搜集、分析和研究,并纳入进流程、工具和模板中,保证研究结果被落实和运用。
4. 标准应用/CBB/平台建设
将证实不会出错的问题做进标准设计模块。例如在企业数据库中,将电源设计的标准录入系统,这样当硬件工程师重新做设计时,即可自动调用相关标准,从而避免重复低级错误的发生。
第三阶段:基于文化抓质量
一次性将事情做对
自2007年开始,华为引入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理论,开始做全员质量管理,构建质量文化。
为了深刻学习,华为多次组织上下研讨,并要求每一个管理层亲自在团队内讲解和介绍质量理念,并不断向下传递。
因此大家学习得非常快,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零缺陷质量理念固化为华为的质量定位。
为什么要做到零缺陷?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要一次性将事情做对,不给错误找借口。
我们辅导某家企业时,会要求企业主管定下质量目标。很多主管会定:“我明年质量肯定提升10%!”,然后又顿了顿,咬咬牙说:“我明年质量肯定提升20%!”
10%和20%是什么概念?
正常的动作,只靠惯性,就很有可能达成10%-20%。但如果将质量改进设置到50%,我们所采取的措施一定会从根本上有所不同。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只有决心做到最好,事情才有可能做得足够好。
克劳斯比先生曾说:“其实,质量也能够用金钱来衡量。”
“如果我们把做错及重做事情,比如重新加工、顾客服务、检测、超额存货、非计划超时、过期未付的可收账目、工程变更通知、进货变更通知等费用加起来,其实就已经超过了总收入的20%,且不符合要求的代价甚至为税前利润的5倍。”
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在印尼市场,华为每年都能拿下印尼第一大运营商几乎50%的采购额,但其中一个小头产品,却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因为占比和产值不高, 华为内部所给予的重视不足,尽管不停地根据客户要求出版本,解决的措施却仍然不到位,造成了客户持续的极度不满。
客户曾扬言:“你们再这样做,那后面所有的新采购项目,我们会全部停止,不再买你们的东西!”
华为因此痛定思痛,将产品重新开发。其实也没花多少钱,但这样既彻底解决了质量问题,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后续该客户每年的采购量都达到了十几亿。
一个小产品,虽然开发成本很低,但出现质量问题后的隐形成本,往往比我们预计得要多得多。
客户的质量观念在不断变化:从能用就好,到产品要符合要求,再到认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是理所当然。
企业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才能够获得客户粘性。
从质量成本的角度,企业往往低估故障成本,并高估预防成本。
真正的质量成本,故障成本会被抬高,预防成本会下降,真正最低成本的位置往往是在质量最好的点。
基于这样的理论,当我们的产品交付质量不达标时,遗留缺陷便会不断放大,堵住上游的漏洞远比在下游排涝更有用。
我们应通过质量回溯、根因分析,找到缺陷引入的源头。
第四阶段:构架基于客户体验的闭环质量体系
要做好产品质量,我们应识别出产品的质量属性,以及客户真正的质量需求。
有的企业会说:“我们做产品总是用最好的料,工序也都是一步不省,可产品卖出去后,还是有客户不满意,投诉率也很高。”
产品的基础属性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在必备的基础属性上做到万无一失,但其他方面如果做得太过,就会导致过设计,以及成本浪费。
华为通过质量的三个阶段,建立了流程、能力和文化,最终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管理体系。
通过客户拜访,收集TOP问题,将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团队,并做好问题的跟踪与解决,保证战略正向落地;
同时,当问题出现时,通过客户大会,了解客户的真实反馈,根据客户对重大问题的回复做出逆向改进,从而形成正逆向循环,达成良好的循环状态。让每一次使用都变成正口碑。
最后,给中国企业质量管理者3个建议:
第一,建流程,保证成功经验可复制、可落地;
第二,建能力,包括设置owner制度,使每一项技术都有专人跟踪,保证技术能力能够获得积累;
第三,构建全员参与的文化质量,形成质量管理闭环持续改进。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王宇,乔诺研发投资管理资深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