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变革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有这么一个公司,已经参照标杆实践设计了IPD流程,也任命了包括IPMT(集成产品管理团队)和PDT(产品开发团队)在内的重量级团队,开展了试点和小范围推行。
但公司高层领导去拜访客户的时候,客户抱怨产品研发响应周期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公司内开始有质疑的声音,是否IPD变革不适合我们公司?
深入了解该公司的情况发现,作为典型的硬件研发类企业,IPD的理念和实践是适合该公司的,只是该公司的IPD变革只做了一部分,并没有配套齐全。
IPD不仅仅是一套结构化流程和一套重量级团队,还有对产品研发体系的组织管理变革,比如产品线的责任中心管理、利润中心考核机制和人力资源配套政策。
首先,IPD变革要明确产品线(IPMT管理下的研发组织)作为利润中心的责任定位,在授责的同时还要授权,实现权责对等。
赋予产品线协调内部大平台各方面资源的能力,产品线有动力也有资源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客户需求进行及时响应,包括对大平台有些组织做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必要的“补位”。
其次,IPD变革要配套构建一套支持利润中心运作的管理机制。
财务要能够对产品线维度的成本费用和利润进行核算,在算清楚账的前提下,才能对产品线的实际绩效进行衡量,才能真正地实现授责,公司也才能放心地进行授权。
当然,对产品线的考核不仅仅包括收入和利润等当期多产粮,还应该包括在“增加土地肥力”方面的战略贡献要求。
第三,IPD变革还有基于对产品线的利润中心要求,对产品和产品团队设计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奖金包机制、薪酬包机制等。
既有配套必要的“动力机制”机制,IPMT管理的产品和产品线团队才能被激发起来,IPD变革的落地才有保障。
组织的成功包括“方向大致正确,队伍充满活力”、“管理简单高效”等三个方面的要素。
企业在IPD变革时往往侧重在“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方面,对如何使“队伍充满活力”方面考虑较少,或者不做配套调整,导致IPD变革的效果不能彰显。
所以,企业在推行IPD变革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结构化流程和重量级团队等变革方案外,还要考虑配套设计如何使“队伍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转变,才能保证IPD变革的真正成功。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周瑞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