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安排】2012年12月27日(周四) 广州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A座309室 【课程投资】2100元/人(含培训费、教材费、午餐) 【课程对象】本课适合各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 + 视频演绎 + 案例研讨 +角色扮演 + 讲师点评 【课程背景】 本课试图运用法家思想为企业解决以下问题而提供帮助:如何用人?如何管人?如何激励人?如何组织人?如何培养人?如何适应人?如何满足人?…… 【掌握技巧】 1、本课试图融汇中西管理智慧,而且尤为注重发挥中国本土的管理智慧。 2、本课要纠正一些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而形成的“左”的管理观念,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而传授一些国学知识、历史知识等。
本课强调软硬结合的工作方法。法家是一班硬心人,他们当然注重硬的方法:坚持原则,不留情面,铁面无私,果断干脆,刚直不阿,如此等等。但是,在企业管理中,仅有硬的方法还不够,还需要软的方法:重情义,关心人,谦和,温厚,如此等等。
【课程大纲】: 本课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授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为人风格与基本思想,清理以韩非子为“坏人”的种种看法。突出法家管理智慧中的一个中心(管人),两个基本点(硬与软)、三项重要原则(理性看待人性、合理分配利益、严格执行规章)。 本课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 一、硬心人的管理智慧 本部分把管理者分为硬心的人与软心的人,说明两类人在个性上的不同,比较他们的优缺点。韩非子等法家人士都显示出硬心人的管理智慧。硬心的人管理似乎比软性心人的管理高效。商鞅变法是硬心人的变法。法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硬,然而他们的缺点也在于太硬。缺少灵活性、不懂得变通、同情心不足等都是硬心人管理的不足。弥补这种不足的一个途径是硬心人向软心人学习。因此,好的管理者应该软硬兼施。 二、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作为硬心人,韩非子对利益的冲突非常敏感。他发现了太多的“不两立”。著名的矛盾的故事就是表明不两立的。管理者看到雇主与雇员、上级与下级的可能的或现实的利益冲突是很明智的。不过,如能把这些冲突降到最低限度,而把他们的利益的协调、一致升到最高限度,那就更明智了。韩非子提供了从不两立到双赢的智慧。本部分还会结合实际批评那种否定个人利益的“左”的管理理念(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如此等等)。硬心人敏感于利益的冲突,而软心人则会更注重利益的协调。本部分会再次强调软硬兼施的必要性。万科的老总说:“我们从不提倡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三、人性论:从荀子到韩非子 韩非子的刑德(赏罚)二柄在管理上具有永恒的价值。管理者在运用“二柄”时要时刻注意利益的协调。一般来说,赏的一柄可以考虑多用,而罚的一柄可以考虑少用。过于耿严的韩非子有时似乎表现出相反的倾向。要避免滥用赏柄和完全不用罚柄这两种情况。在现实中,管理者违反赏罚得当原则的事并不少见。关键在于掌握“合情合理”的标准。不过,似乎调整一下先后顺序,改为“合理合情”更好。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管理者强调理更能保证实施二柄的公平性。 四、二柄的现代运用 韩非子有一名言:“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低水平的管理者尽己之能,一般水平的管理者尽人之力,高水平的管理者尽人之智。有人对管理者下了很独特的定义:“管理者就是自己不干事,让别人拼命干事的人。”企业的规模越大,越需要高层管理者无为。小企业对“上级无为,下级有为”的原则要作适当的调整。韩非子显然深受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影响。他著有有名的《解老》、《喻老》篇。要澄清一种误解:无为就是完全无所作为。事实上,用现代语言来说,“无为”更多地是指“遵守客观规律,不要妄作非为”。 五、上级无为与下级有为 法家与道家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在韩非子那里,正如在老子那里一样,道是最高的概念。其实,诸子百家都以道为最高概念。道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而理是具体之物的个别原则;道为一,理为多;道为常,理为变。管理者要注意常变结合、经权结合。法是道与理的体现。法家的法具有复杂的、多样的内容。现代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就是属于其中之一。韩非子提倡君王带头守法。现代管理者当然不能在实际中违反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本部分还要讨论法、术、势的结合。有人把韩非子作为“术家”,这当然是误解。不过,他所说的术,确实可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扬光大。 六、道•理•法 很多人都认为,韩非子主张性恶论,但是,整本《韩非子》都没有对人性恶的明述或暗示。他承认人性好利自为,但没有下“恶”的评判。当然,他也没有说人性善。好利自为的人性是既不能说善,也不能说恶的。从这种对人性的看法出发,管理者适合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软硬兼施的做法也是与这种人性论相吻合的。韩非子的老师荀子被认为是性恶论的代表,但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他是性朴论者,而不是性恶论者。《性恶》是荀子后学的作品。韩非子继承了老师的性朴论,但突出了人性的好利倾向。 七、从阳儒阴法到阳法阴儒 有人批评传统中国政治存在阳儒阴法的倾向:表面上用儒家,实际上用法家。这种批评暗示了儒家是好的,而法家是不好的。但事实上两家都各有好的和不好的两面。法家重利益,儒家重道德。管理者要兼用之,最好采取阳法阴儒的做法,也就是从外制度上立足法家的利益论,严格管人,而在内心深处则要尊重儒家的道德论,温和待人。本课反复强调软硬兼施,硬的一手多来自法家,软的一手多来自儒家。在企业的道德建设中,要员工守住道德底线:不损人。要唱道德低调(这种低调尊重人的好利本性,不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反对损人利己),而不能唱道德高调(那是“左”的做法)。阳法阴儒的管理者是好的管理者。
【老师简介】周炽成教授 男,1961年生于广东郁南,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政治系主任。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再毕业于该系,获硕士学位。然后来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至1998年留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职博士生,获博士学位。个人独立完成并出版专著、译著10部,其中有专论法家和韩非子的《法:公正与务实》、《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文章90多篇。所有作品字数近300万。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多篇书评对本人的专著和译著专门作出评论。主讲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先秦子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授课风格:激情洋溢、思想敏锐、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贴近生活。 曾服务过客户:中山大学(管理哲学与企业战略高研班)、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肇庆市委党校(企业管理班)、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湖南卫视(教育节目)、广东电台(教育节目)等。 讲师寄语学员:管人管物,软硬兼施。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