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需求管理的直播答疑中,学员们抛出企业积累已久的问题。我们聊到内部需求时,提到很多管理的问题都是相通的,因此对照行业标杆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同样,许老师在产品研发、需求管理的路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洞见,为我们的企业提供更多参考。
到客户现场后,如何调研收集客户的需求?
——“客户完成KPI的难点,就是他今年最大的痛点,而且是场景化的痛点。”
如何收集内部需求?
——“在企业内建立真正的DFX还是要靠公司的积累。”
——找职能部门多访谈。
——内部完成KPI的难点,也是最大的痛点。
新技术突破,不经过完整的需求分析,仓促上市,会怎么样?
——“他现在的做法,风险点就是暴露了他的技术路线。可能就是给竞争对手一个模仿甚至超越你的机会。”
到客户现场后,如何调研收集客户的需求?
外部客户需求的收集方法,总的来说分为两点。
第一,要聚焦在客户的痛点上。在做客户调研前,事先要先了解客户的KPI是什么,最近他的领导给他布置了什么任务,他今年的目标是什么。客户完成KPI的难点,就是他今年最大的痛点,而且是场景化的痛点。
通过了解客户的痛点,能够聊到一些表象的问题。另外调研过程中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诱导性问题。
比如说,“王总,公司在这些方面是不是遇到了这些问题”。那其实这个已经在诱导客户了,对于深挖客户需求是不利的。
第二,跟着客户的业务流程去做一遍,观察客户的场景。
最近在辅导的一家企业,内部做了一个“黄埔军校”。
学员被送到广州,直接去跟着销售做工程项目交付。在现场中,他们发现自己内部的业务交付流程非常漫长,而且也更好地理解了客户的痛点。
所以,百闻不如一见,看100次不如自己做一次。现场调研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跟着客户的流程去走一遍,真正的去做一遍。
内部需求(DFX)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收集内部需求有如下两种方法比较合适。
第一,参考业界标杆。
难点是,我们可能只能拿到一些比较表面的信息,因为DFX实际上是很多公司的经验积累。这是公司Know How的一个表现,对公司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财富,是一个过程资产。
通过业界标杆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在某些方面是大家的共性问题的。可以少走些弯路,但是在企业内建立真正的DFX还是要靠公司的积累。
具体来说,可以沿着职能部门去收集。
如果是通过重量级团队的话,可以由重量级团队里面的部门代表去搜集,汇总来提出,如果没有的话,只能是产品规划的人员,产品经理直接去找职能部门收集。
收集过程中有一些小技巧,通过访谈的方式去搜集问题,谁会痛就去找谁。在部门中谁可能是最容易受伤的,就找他去了解情况。
第二,复盘。
对于这段流程的关键KPI进行复盘,比如制造部门,很关键的KPI有交期,返修率等等。打开这些KPI,通过五WHY的方法去找根因。
根因如果能回到最初的需求角度,这就是很好的一个输入。
像这部分的工作,在标杆企业是由质量部来做协助的,所以效率会比较高。这是说的收集内部需求。
需求排序的准则是什么?
问:需求分析的时候,客户价值,公司价值,竞争价值可以根据什么准则来平衡?多大颗粒度的需求才需要做需求排序。
第一,整体是在产品立项时,用PDC排序表做产品排序。做资源投入的抉择,这时候是产品颗粒度的选择。
产品立项后,在做具体的方案或者是做计划时,发现资源不够了,可以采用需求级排序。某种程度来说,PDC的排序表要比需求的排序表要大。
但实际操作时候可能没么简单。因为在产品立项的时候,通常就会考虑是不是能够把某些需求给砍掉,然后把产品做出来。这时候,可能就要把两张表组合起来了。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基于需求等级再排序。比如说需求等级分成HIGH,MEDIUM,LOW。
针对HIGH,大家出一张PDC排序表。针对MEDIUM,大家出一张PDC排序表,可能这些表格还会反复迭代,因为有的需求在MEDIUM里,对市场很重要,这就需要反复迭代。
第二, 需求分析的三个价值。
在我们的需求排序表中,基本就是按照这三个价值来展开的:市场空间,竞争,客户价值。
从市场空间来导财务数据,这就是公司的价值,其次,还有竞争的价值,最后,TCO/TVO就是客户价值。采用一些能够进行量化的项目来评估这三个价值,用更小的颗粒度去衡量。
此外,提醒各位学员,在课程中其实我也强调了这点,需求排序,这种规划的工作一定是主观加上客观。既要做量化的客观评估,也要做主观的评议和讨论。
因为规划工作肯定不是简单的,不是说我们搞一个公式计算一下,就知道要做哪个了。天下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企业实际的情况肯定是复杂。所以一定是个客观和主观的一个结合。
第三,需求排序的原则是,不看颗粒度,看价值。
如果小颗粒的需求全做,肯定工作量会很大。只要是价值需求,就必须要进行排序。
因为排序,不仅仅是解决研发能不能做的问题,还涉及商业模式和销售策略,更重要的是他给客户带来的价值,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能不能帮企业盈利,能不能获取竞争优势,那么小颗粒的需求如果是价值需求,就应该排序。但如果不是价值需求, 就干脆不要做了。
分享一个小的案例:
某企业收集到一个需求,他们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研发人员提议:东西已经做出来了,是不是可以考虑变成一个需求去市场上卖?
由于实现这个需求也是很大的工作量,也比较慢,市场也同意了,那就去卖吧。但是,事后来复盘的话,这个做法其实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个需求实现后,只能解决客户很少场景的这些问题。
如果一开始,需求能够做的很完整,再加上其他的投入做一个很完整的需求包的话。他就能解决客户一个很重要场景的问题,就会带来比较好的市场回报。他现在的做法,风险点就是暴露了他的技术路线。可能就是给竞争对手一个模仿甚至超越你的机会。
总结来说,需求的排序, 要看价值,不要看工作量。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许老师,乔诺研发管理资深专家
【相关课程】
·IPD高管训战课程:从需求洞察到产品规划与技术规划(深圳)
·用户需求挖掘和产品规划(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成都)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如何搞定市场需求(北京-深圳-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