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领导者的两难在于喜欢任用听话的部属通常是不能干的,而能干的部属却常常不听话;更深层的意义是部属能干不只是做事能干,而经常是在最后能够把领导者干掉的。所以领导功力高低的展现在统御(统兵御将)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用语的真谛。
中国盛世的帝王典范,如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康熙、雍正、乾隆常为企业家所仰慕,随着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其帝王领导统御学更值得现代企业家借镜,如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领导者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知人善任而不是去作事;纵使有天大的才华,一旦事必躬亲就会造成诸葛亮一生的最大遗憾-英才早逝。所以我们老祖先才会在四大文学巨著编述三国演义的刘备、西游记的唐三藏、水浒传的宋江都写成看似没用的英雄特性反而当上首领,其目的是要开启子孙无为的领导智慧-领导者有答案反而听不到部属的任何答案。使领导者要有包容人才的胸襟并给予才能强的部属能有发挥的舞台,如此才能广邀天下英才集思广益共创大业,正是忙碌的现代领导者以最短时间快速了解中国领导统御学,提升组织经营管理的最佳方式。
课程收益:
▲ 学重在安人效法天道,拥有道家深藏不露的高度智慧,避免投机取巧的干部只手遮天。
▲ 领导者须重视修己,提升自我品德修养,包容比自己更有才华的部属让他能全力以赴发挥。
▲ 提升领导者对中国历史经典及各家国学思想的兴趣,有助于建立可长可久的企业组织文化。
课程时间:1-3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界、政府机关、团体组织职位层级为副总以上的决策层领导者等。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 视频互动+案例分析
课程大纲:
第一讲:领导者必须要能与时俱进
一、无为才能无所不为(大有为)
——《人物志》曰:”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能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以不同,故能君众能也。”
二、有答案无法集思广益
——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三、事必躬亲会上侵下职
1. 诸葛亮一生的最大遗憾——英才早逝
2. 与时俱进:本来的好习惯,随组织职位提升未能应变反变成坏习惯。
3.《论语雍也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第二讲:人品德行比其才华更要紧
一、用人要重本事而非能力
1. 德本才末之道:
1)大学"德者,本也; 才者,末也"
2)《易经》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3)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2. 本事与能力的差异
1)能力要犮挥到对方能接受才叫有本事
2)伦理: 心目中有对方存在;对方能接受
案例演示:乾隆皇帝与大臣刘墉,突然在交谈时,刘墉回嘴辩驳顶撞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时情绪失控下叫刘墉去死,您是刘墉要如何应变处理?
二、惟德取才——培育人才的两大方向
1. 品德(做人)
2. 才能(作事)
1)《三字经》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2)《弟子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3)《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三、五伦孝悌之道
1. 孝(上下之间关系)
2. 悌(平行之间关系)
1)孟子"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论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四讲:领导要俱备统众与御将的能力
一、领导为何比管理更重要
1. 领导
1)重点在发挥比自己强势部属的潜能
2)适用于高层领导
2. 管理
1)重点在控制比自己弱势部属的能力
2)适用于中丶基层主管
二、统众与御将的质量解析
1. 为何"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三、统兵御将的实务演练
情境演练:您是高阶领导者,有事较晚到场开会,一进入会议室却发现秩序吵杂混乱,您要如何快速掌控现场的秩序?
案例演示:大想科技集团为世界前三大,董事长张强聘用一位总裁杨飞很有才华,却在主持股东会议时,自以为是的决定重大投资案,不尊重其他投资大股东的意见,大股东私下向董事长报告说总裁杨飞不尊重他们资大股东的意见,想要集体退股。您若是董事长要如何妥善处理此次的危机?
第五讲: 领导者的察颜观色的识人学
一、发觉部属的潜能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 不教而会:教没有几次,就已经很有心得
2. 久学不厌:虽然遇到挫折,却能屡败屡战
3. 能有创见:对事物常有与众不同的新想法
二、识人的要领与训练通才
1. 识人的三大要领
1)从外见内
2)由显见微
3)识同辨异
2. 训练通才的三大原则
1)是非难明
2)屡败屡战
3)挑战创新
3. 通才必须兼有八种能耐
三、识人学应有的整体观
1. 人的官能部份
1)心性
2)言辞
3)思维
2. 人的外观整体
3. 外在环境影响
——《论语为政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孟子离娄篇》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昏暗不明)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掩藏)哉?“
——姜太公看透人的本心八法
——管仲观人的十二原则
——陈立夫知人之道八大要旨
【联系咨询】
联系电话: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联 系 人:李先生 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