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旨在做好3件事:认知转换,技能提升,行为训练。
【培训讲师】李大涛老师(>>点击查看李大涛老师详细介绍)
【课程背景】
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停工停产,出现经营危机,这对劳动关系的冲击不容忽视。比如部分企业开始降薪裁员,引发劳资纠纷。可以说,现阶段,企业面临稳定发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降低用人风险以及化解劳资纠纷等多重调整。
既有专业的法律知识、操作理论,又有大量丰富的案例解析,帮助你系统提升应对劳动关系管理的事务技巧和风险防范能力。
【课程特点】
授稀缺性:此课程将劳动法体系和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紧密相结合,国内极少出现此类课程。
针对性:课程内容精选了过去主讲老师亲自处理过的且在不少用人单位内部也曾发生过的代表性案例,这些案例完全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大环境、大气候、大趋势,极具参考性和启发性。
实战性:实战演练,学员深入思考与充分互动,老师毫不保留倾囊相授;学员把错误留在课堂,把正确的观点、方法、工具、技能带回去。
【课程收益】
全面了解劳动用工过程的法律风险;
理解与劳动用工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培养预测、分析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思维;
掌握预防和应对风险的实战技能及方法工具……
【培训方式】
案例讨论、影片教学、情境模拟、游戏互动
【课程安排】2天 (12小时)
【培训对象】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
【课程大纲】
专题一:违纪违规问题员工处理技巧
1. 对于违纪员工,部门经理应注意哪些日常细节问题?
2. 如何进行违纪员工的事实调查、证据固定?
3. 违纪处理的原则和依据有哪些?
4. 对于违纪员工,该在什么时间处理?
5. 如何书写《违纪违规处分通知书》?
6. 如何在《惩罚条例》中详细明确违纪违规的行为或情况?
7. 如何办理违纪员工离职手续及出具相关证明文件?
8. 如何追索违纪员工的违约赔偿责任?
9. 如何解雇严重违纪员工?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10.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必须书面送达员工,否则对员工不产生法律效力,如员工拒绝签收时企业如何应对,如何送达,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专题二:调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绩效管理风险防范
1. 企业单方非法调整岗位,员工可以解除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企业该如何规避?
2. 合同约定的岗位已经发生变化,且员工已到新岗位一段时间,后却要求恢复到合同原约定的岗位,怎么办?
3. 用人单位变了名称,换了老板、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4.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需变更劳动合同吗?
5. 员工认同不合格的绩效结果,为什么在“不能胜任工作”引发的争议中还是败诉?
6. 为什么企业根据绩效结果支付员工绩效奖金,最终被认定非法克扣工资?
7. 法律上如何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8. 对绩效考核不合格员工,如何合法辞退?
9. 如何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
10. 结合劳动法,如何确定绩效目标?
专题三:企业被迫裁员瘦身注意法律问题
1. 疫情下的裁员,多数也是出于无奈
2. 疫情期间,特殊情况的员工企业没法轻易裁员
3. 人社部:稳定劳动关系,防止企业违法裁员
4. 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可能会选择裁员自救
5. 也有企业承诺不减薪、不裁员
6. 裁员未必是最好选择,能否“无薪休假”
7. 裁员要合法合规也要合情合理
8. 疫情期间裁员:企业无奈员工不甘
9. 国内企业遭遇裁员浪潮原因更复杂
10. 企业裁员或减员的动因
11. 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性裁员”
12. 公司裁员,HR应该做些什么?
专题四:招聘入职
1.如何预防劳动者的“应聘欺诈”,如何证明劳动者的“欺诈”?
2.招收应届毕业生,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3.招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4.招用待岗、内退、停薪留职的人员,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5.入职体检需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6.入职前后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哪些情况,如何保留证据?
7.《入职登记表》如何设计,才能起到预防法律风险的作用?
8.劳动者无法提交《离职证明》,该怎么办?
9.企业如何书写《录用通知书》,其法律风险有哪些?
专题五:劳动合同订立
1.用人单位自行拟定的劳动合同文本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备案?
2.劳动者借故拖延或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如何应对?
3.未签订劳动合同,需支付多长期限的双倍工资?是否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
4.劳动合同期满,继续留用劳动者,但未续签合同,是否也需支付双倍工资?
5.什么时候为最佳时间,签署劳动合同、用工协议?
6.法律禁止2次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和试用期限该如何约定?
7.用人单位收购其他组织时,如何与被接收的员工签订、变更劳动合同?
8.应否与属于职业经理人的法人代表签订劳动合同?
专题六:社会保险法
1.用人单位拖欠社保费,有什么法律责任?
2.用人单位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如何处理?
3.员工不愿意买社保,并与单位签有协议的情况下,该协议是否有效?
4.试用期间,是否必须缴纳社会保险?
5.如果无参保,劳动者因第三方责任产生的医疗费用,能否要求单位报销?
6.企业协助辞职员工骗取失业保险金,有什么法律风险?
7.女职工未婚先孕、未婚生育争议如何处理?
8.怀孕女职工提出长期休假保胎,直至修完产假,该如何协调此问题?
专题七:工伤保险条例
1.属于工伤范围的情形有哪些?
2.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3.怎样理解“上下班途中”,怎样控制期间的风险?
4.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需承担哪些费用?
5.工伤员工借故拒绝复工,借故不断休假,如何处理?
6.对于第三方造成的工伤事故,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又同时要求第三方支付人身伤害赔偿?
7.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理赔款替代职工工伤赔偿待遇?
8.发生工伤事故,双方私下和解,补偿协议该如何签订才有效?
【联系咨询】
联系电话: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联 系 人:李先生 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