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在采访间,董祥老师聊起了一段旅程经历。那原本只是一则简单的提问:“您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喜欢旅游。前年吧,我到了云南泸沽湖边,晒着太阳,那是个很舒服的下午,有点微风,湖面很平静,我就静静看着眼前的这片湖水,鸟在天上飞出一个优雅的弧度,那一刻就感觉太美好了,有一种特别的幸福感……”。
采访前,我一直对董祥老师有一些模板式的理解:敬业、自律、儒雅……他身上似乎总有着很多个标签,但听完了这段讲述,我似乎理解到了一点他藏在标签背后那种淡然气质的由来。
董祥老师的性格是外放的,也是内敛的。他有旺盛的精力,曾经一人身兼公路、法规、市政三科教学;他又是个极度完美主义者,凡事都想做到一流顶尖的水准;他把有些事看得很淡,比如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又把有些东西看得很重,总说“做老师,课比天大”。
在外人眼里,董祥老师就是好老师的模板。但或许就像他自己说的,当你俯身向平静的湖水面望去,与另一个自己的目光交集,你才会看到自己的本质。
人生三重境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他最看重最后一重。
“别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看得清自己,对得起自己”。
01、静水流深
一个人的笃定或许自有其来处。
董老师说他成为老师,更多源自他的性格。“我喜欢分享,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跟别人分享是一种快乐。如果还能够让别人有所长进,那就是一种莫大的成就”。
大学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的他,毕业后在中国铁建大桥局工作了四年,在施工现场这个更多要靠关系维系的环境里,性格偏文静的他,疲于各种人际,满心焦虑,工作从未带来过真正的喜悦和踏实。
“后来我就去监理公司工作了三年,也算是一共是在工程单位待了七年时间吧。差不多2009年前后,觉得随着年岁增长,一直在施工企业有些力不从心了”,他回忆:“于是我到东南大学读研究生,正巧当时东大是建造师考试院的阅卷点,我参与了三年阅卷,由此开始接触到二建的教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就开始接触一建考试”。
他坦言,努力的背后,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的不满,害怕不前进被时代抛弃,担心一松懈就要被落下。
如今成为行业名师,董老师对于“红了”这件事,他看得很轻。
“如果你的东西能够对别人有某种启发,这是很美好的事情,若走红真带来了什么红利的话,那就是我的课真的影响到了不同的人,所以红了我也开心”。
他说这个时代有些时候真的太焦虑和浮躁了,学员是,有些老师也是。
“很多人真的拼命的冲冲冲,不知疲惫往前跑,他们总想多抓住一些机会,总觉得抓住所有的机会,一切就会好。这样的努力当然会把人推向成功,但如果冲过了头,反而会迷失掉自己的价值”。
“我觉得我是个很慢的人”,董祥老师考一建证书花了两年时间,2011年报考公路实务,凭着七年的现场经验和研究生经历,自信满满的他却在经济科目挂了科。“当时就很懊恼啊,自己轻视大意了,如果好好复习的话,肯定一次就过了。但现在想想,这次失败反而是我最大的收获,告诉自己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任何时候都要全力以赴,慢慢来,踏实最重要”。
面对很多学员出于改善经济目的而考证这一现状,董老师会常常告诉他们:学习首先要“踏实”,这份脚踏实地的稳定感,会让自己只对当下专心,要把学习当作终身的事情,哪怕不断遭遇失败,也不退缩,即使很累很苦,也坚持到底。
谈到如今大环境对老师的影响,视频,公众号,私域流量……这些关键词似乎正在对“教育”的本质产生着影响。面对这些,董老师觉得重要的是去“接纳”。
“如果你觉得这些东西已经打扰到了你,其实是你自己内心已经有了一种缺失”。
“曝光与喧嚣之下,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那么就停下来吧,从另一个人的角度凝望和审视着自己,想想自己前进的原因,是向光明奔跑,还是被黑暗追赶”。
当我提问“您作为一名成功的老师……”,董老师突然打断了我。
“什么是成功?考出一建算是成功吗?出名算成功吗?赚得更多算成功吗?其实也是算的,但它更像是个自然而然会到来的附属品”。一直以来董祥老师只在教育这个事业上追逐自己的价值,于他而言,一种淡然与平静的状态,可能是更大的一种成功。如他所说,一个好老师,除了成绩、口碑,不需要别的来证明自己,“其它的,我无法控制,更无意迎合”。
自始至终,董老师的讲述都很平静,胸中有万千丘壑却不张扬,娓娓道来的话语,一字一字感染着我。
越深刻的道理越简单,越动人的味道越朴素。光而不耀,静水流深,平静的水面下,往往蕴藏着最磅礴的力量。
02、“我愿做一名向导”
“我觉得老师和学员最好的关系,就是向导关系”,他觉得教学中任何技术都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通过引导,激发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我去西藏,到一些高原地区,或者到一些相对偏僻的地区,我会请向导领路。老师也是这样,在一个他陌生的领域,给他指明方向,指明学习的方法,让他沿着这条路往前走,而不是反复给他操练培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际上是很关键的,有志者事竟成,今后的路,最终得他们自己走”。
每年考完一建后,董老师都会进行一场长途的旅行,他更愿意出发去寻找答案。一路上收获风景和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浸泡在另一种生活中,经历的顿悟,都化作了今后的教学哲学。
他举了个学员的例子:
“有个学员是江苏南通的专科学电的,毕业后在电厂工作,2015年报名了二建,实际上他当年跟工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工作岗位跟工程也没什么挂钩,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考完以后对我说想报一建”,当时对于这位既没专业背景,又没工作经验的学员,董祥老师并不看好。
但让他意外的是,在当年全国通过率仅有2%的情况下,这位学员竟然成功一建过关。“在这种情况下他能顺利通过考试,如果要说有什么成功经验,我觉得就是他能够严格执行我跟他说的事情,比方说我让他这一章怎么学,他会不折不扣去学,完全按照我指的方向去走,我觉得这是成功的关键”。
在董祥眼里,老师是最好的职业,“你可以迅速地有一种特权,引导别人的特权”。他认为,引导者对于这个行业乃至社会都非常关键,做老师,要有一种高度的自觉,因为每一个字,都要对千万人负责。
他表示,这种自觉主要反映在三方面:
首先是对课件的重视。“个别老师甚至三年没有改课件,这个太可怕了,课件就是我们的产品,是名片”,为此董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完善自己的课件,边教边改,发现理想与现实差异之处,再次打磨修改。每一次备课,他对理念和行为反思改进,发现教与学的科学规律,最终达到对教学的深层完善。
其次是对口碑的重视。“好口碑,不仅源自好的授课态度以及职业道德,还来自你和学员的关系”。董老师很重视和学员的交流,在交流中不仅能发现教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获得成长,教学相长,学习从来都是相互弥补的。遇到同样有施工经验的学员,共同话题之间的共鸣让他欣喜;与不同行业的人对话,也许只是浅层了解,但同样会带来新的启发。
最后是对技能的重视。“一昧的照本宣科,是会被很快淘汰的”,他举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市政实务教学中非常关键。“比方说我在今年课程中引入了3D动画,极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老师能够在这方面操作能力上有一些提升,对未来竞争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或许他觉得解释得太过冗长,便做了个总结:“做老师,就是要大道至简,把自己变简单;然后再道生万物,去影响千万人”。
为此董老师特意感谢了学天教育这个平台,作为学天建造师项目市政组的带头人、教学研究院的特聘专家,在这里,新人老师的进步,领导的教育情怀,都带给他“家”的感觉。
“实际上在来学天之前,我跟国内一些其他机构也合作过,有些机构我觉得单纯为了赚钱,学员最后能不能过,那可能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他感慨:“学天是一个很有教育情怀的机构,在这里大家做的事,很多都无法用数字来衡量,这是一片沃土,值得我去为之耕耘付出”。
2020年,学天教学研究院成立,集团联合各教育专家、独家签约老师、培训行业知名老师,共同怀着“回归教育的本质”的初心,迈出了产品和服务提升重要的一步。董祥老师成为了其中一员,在这里,“匠心磨好课、师心育好人”是每个人的目标,“让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是永恒的使命。
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对他来说,这是一份荣幸,也是一份机缘,更是一份责任。
最后我和董老师聊到“与学天携手,未来又有着怎样的目标时”,他引用了学天董事长刘丰的话:“刘总说过,如果一个人每天只进步1%,今天就是昨天的1.01,那么乘以一年365次方,也会是个很惊人的数字,是很了不起的自己。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每天持续进步一点点”。
耕耘中自显气质,奉献中自生欢喜。
他看着我,又像看着更远的地方说道:“我就是在做一名老师,一名简简单单,又有些倔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