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企业最大的关注点是什么?是增长,也是持续增长,更是高效增长。
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也许你离自己的增长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也许你经过了千难万阻,完成了增长目标,但这就够了吗?
显然不够。因为2023年就像一座大山,等待着你去跨越。
管理大师拉姆·查兰曾经说:“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如何主动出击,变中求胜,是每一个企业家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
谁的反应更敏捷高效,谁更能把握目标用户的需求变化,提供超出用户预期的解决方案,谁就有突破增长的机会。
提升战略效率:保证方向正确
当下商业环境,呈现以下几点趋势:
第一,告别“草莽时代”
过去三四十年的“草莽时代”,只要有产品就不怕没客户,企业很快完成原始积累,实现高速发展。
在今年8月,任正非先生提到,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形势的变化,将给华为带来市场压力。“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不只是华为,大部分企业在近两三年都感受到了“寒意”,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告别过去的野蛮生长阶段,真正进入考验企业韧性和反弹力的时候。
第二,赢家通吃,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当下,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往往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像互联网等行业的头部企业占据超过80%市场份额。
大部分行业内出现“清杂”运动,大量中小企业因为自身落后的产能,不得不被淘汰出局,为头部企业留出了增长空间。
第三,“人口红利”让位于“管理红利”,粗放式管理淘汰出局
大多数行业从过去单一的产品层面,或者营销层面的竞争,慢慢转向整体经营层面的竞争。粗放式管理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这是众多行业正在发生的变革。
而战略的意义就是,用一套机制保证企业——站在现在,看清未来,先一步看到后天的环境,并指引企业前进的方向。
一个好的战略,往往会围绕这8字方针:成为第一,专注聚焦。
1、成为第一
“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指出:商战是一场各种认知之间的较量。企业定位的第一法则就是“成为第一”,这样才能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一个强有力的定位。
事实上,在市场竞争中,行业第一名,往往会拿走大多数的行业发展红利。
2021年,各行各业的“第一”企业获得了更多的顾客选择、大量的资本追捧:茅台市值达2.18万亿元、农夫山泉市值超过4768亿港元等等。
当然,没有谁天生就是行业第一,所有的行业第一都是从细分领域的第一开始。所以,好战略背后还有一层真相:即使做不了全行业第一,也要做细分领域的第一。
在燃油车时代,上汽集团是中国销量最大的企业,年销量高达500多万辆,当前市值1780亿左右。
随着新能源车崛起,理想汽车选择另辟蹊径——定位中大型智能电动SUV,做到了细分领域的第一,市值早已超过2000亿。
而优秀的企业家,往往是那些对“第一”有执念的人。
2、专注聚焦
成为细分领域第一,企业需要——专注聚焦,核心资源投入核心战场。
台积电几十年来只做芯片代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积电的市值和利润都超过了芯片巨头英特尔。
无独有偶,宁德时代数十年时间,只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它的战略重心全部放在了动力电池这一领域,因此成为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全球第一,市值高达15000亿。
在战略聚焦的层面,遵循“3C法则”,有利于做出准确的战略选择。
-- 锁定目标用户(Customer)--
锁定目标客户围绕三个关键问题:
谁是你的客户?
客户的偏好如何变化?
哪些人应当是你的客户?
企业如果目标客户不明确,就难以精准洞察客户需求。
而且客户的需求不是静止不变的,每个人及其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新的客户偏好也会不断产生。
我们可以看一下咖啡行业客户偏好的变化,由过去的价格转为质量,以及对第三空间的“沉默需求”,这也是促使星巴克繁荣兴盛的原因。
在思考扩大你的客户群时,有没有新的群体看中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否沿着价值链跨出一步,为客户的客户提供服务等?我们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和客户、潜在客户交流沟通。
-- 研究竞争对手(Competition)--
企业在抢夺市场份额前,需清楚竞争对手是谁,究竟是在跟谁竞争。
企业经营者既要研究目标客户的需求,也要重点研究标杆企业的劣势,寻找它没有满足的客户需求,想方设法去填充市场空白。
-- 找准自我优势(Corporation)--
客户为何选择你而非其他企业?
如何让更多的客户选你?
为什么只有你能做成?
我们需要给客户一个不可抗拒的解决方案,要在成本、效率、客户体验这三个核心维度上为客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们做成的任何产品和服务,都会立刻面对被抄袭和模仿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企业内部思考,如何能继续保持住我们的经营优势?我们的护城河是什么?核心壁垒是什么?有了核心能力,竞争对手就不可能轻易复制。
激活组织活力:打造一支常胜铁军
一、不断沉淀“精兵”
当马斯克收购推特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裁员,比例高达三分之二,为什么?
原因之一就是马斯克觉得推特的人效低,人效低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增长。因此,他表示推特要向微信学习,仅千人的团队就能做出十亿的日活。
不只是微信,包括之前风靡一时的QQ秀、QQ空间,都得益于腾讯一直推崇的赛马机制。它是激发员工自驱力的土壤。
赛马机制就是要打破平衡,拉开差距。打破产品线之间的平衡,打破区域之间的平衡,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平衡。
二、激励向“高绩效奋斗者”倾斜
华为的价值分配向劳动奋斗者倾斜、向高绩效者倾斜。
只要前面这批人是冲锋的,对他们的激励到位了,剩下的人就会前赴后继地跟上,企业就会越打越强。
对此,华为提出了获取分享制,在组织视角强调:多劳多得,做大蛋糕;人少多分钱;更多自主权。
从华为近20年的实践结果可以看出,获取分享制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组织活力,为企业带来了利润率的提升,是企业高速发展和持续有效增长的重要法宝之一。
三、淘汰不适合的人
企业发展要注意避免的情况是——劣币驱逐良币。
在一个未建立起良好退出机制的组织中,当绩效不佳的员工没有被有效淘汰的时候,那么,离开的将是绩效优秀的员工。
所以,企业如果要建立全面、完善的留人政策,则不能缺少有效的员工淘汰管理机制。
在绩效管理中建立淘汰机制,常见的手段就是末位淘汰制。
比如,华为的末位淘汰制有三大导向:
员工的危机感:一定要形成不进则退的干部导向,把确有作为的人放在岗位上来,不管他的资历深浅;不称职者坚决淘汰,不管职位多高;
看当前不看历史:历史的辉煌已经在历史中给予了奖励,不能掩盖当前的不胜任,更不能功过相抵;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被调整的干部要调整好心态,振作起来,在后续的岗位重新做出成绩之后,可以适时继续任用。
2023年,打赢一场真正的仗
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给所有管理者几点建议:
一、拥抱变化,把危机看做再发展的飞跃台
在如今前景不明朗的世界经济中,什么时候会发生像雷曼危机时期相同的经济萧条,谁也无法预测,如何把握好正确的经营之道,正是我们企业经营面临的课题。
管理者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即:拥抱变化,拥抱不确定性,以积极心态穿越迷雾与困难。
华为、可口可乐、苹果......纵观这些国内外优秀的企业,都曾经历过多次严重的危机,最终都能穿越周期。
把危机视作机会,重要的是在平日里打造企业高收益的经营体系,高收益是预防危机的最佳策略。
稻盛和夫在企业管理中总是强调:“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他认为,高收益不仅是一种“抵抗力”,也是一种“持久力”。
二、降本仍是关键
当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眼看着订单数量、单价不断下降,这时仍要维持盈利,就必须彻底削减成本,成本的下降程度要大于价格的下降才行。
有人也许会认为,平时在削减成本方面已经做过很大努力,再要大幅削减成本,表示“太难了,不可能”。
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具体做法上,降本必须对准产品,降本目标必须对准产品的端到端成本降低和利润提升。
在两个对准的指导下,降本目标设定会考虑4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客户期望、竞争对手、上游产业链机会和挑战、内部机会及能力。(详细参考文章《2023年降本,现在就要回答的3个问题》)
三、提高资产效率
企业管理离不开资产的管理,因为企业活动是围绕资产展开。
我们通常更容易理解企业追求利润,但这是表象。利润的背后是企业资产的竞争力和优势,比如产品、设备、渠道等等。
企业管理从关注利润,到关注资产效率,是管理水平的提升,因为后者比前者更难做到。
提高资产效率有两种办法:第一,是防止产生新的闲置资源;第二,是释放闲置资源。
如何防止产生新的闲置资源呢?就是按用户需求去生产,而不是先生产产品,再去找消费者,真正做到“零库存”。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释放闲置资产”。比较典型的商业模式是共享打车,让许多闲置的私家车,释放出来,实现资产共享。
企业激活增长,很难,但也并不复杂。
管理者只要认真地使战略、管理、执行始终保持目标一致,把核心资源用在有价值的核心业务上,化繁为简,必能找到一条简单高效,且易执行的持续增长之路。
来源/ 乔诺咨询;作者/ Flor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