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培训网!本站提供优质培训课程和培训服务!
免费注册 | 会员登陆 | 将本站设为首页 |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中国企业已迎来新拐点

这两年在做咨询项目的过程中,我逐渐直觉到一个观点,并从多种渠道、诸多企业家那里得到验证:

无论对于传统企业,还是新锐互联网相关企业,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个变化——一个新拐点即将到来。

这个拐点,就是未来的企业经营的主流竞争对手,都将是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企业,竞争将主要在这些专业型企业中展开。

我将我的思考和数据分析,分享给大家,未来世界为什么会是专业企业之争?什么样的企业是专业的?也希望得到朋友们的指正。

面对专业型对手你能赢吗?

先讲两个我自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在大学的时候,我虽然作为校羽毛球队队员,实力超越大多数同学,却在一次与省青少年羽毛球队进行的友谊赛中,被少年队的女子选手大比分击败。

这是一段难堪的经历,尽管对方给我留足了面子,只守不攻,但我们无论如何全力杀球,都杀不死对方。

那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未经专业训练的自己和专业选手之间有多大差距。

第二个故事,是在2013年,我的一个老同学,一家很早投入能源行业和光伏行业的公司的创办者,告诉我说,他决定将其太阳能逆变器产品线取消。原因很简单,因为华为要进入这个行业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和这样的专业公司对抗。

我当时觉得很可惜,毕竟产品都做出来了,也开始有小规模的销售了。但是今天复盘来看,这个老同学很有眼光。

因为从2013年华为推出逆变器之后,3年内就在该领域取得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并且一直保持优势到今天。

相比于其他的产品,太阳能逆变器可以复用华为在通信电源领域、通信设备管理、室外长期高可靠性体系设计能力等,再加上千锤百炼的职业研发管理体系,因此华为一旦进入市场之后,对其他公司来说,事实上是专业选手对比非专业选手,很快就能推出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且每一年都会推出新品,三年之后,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就具有了碾压性优势。

这两个案例的启示是,如果贵公司当前还不是专业选手,在你的赛道里,如果某天有专业选手即将登场,你会赢吗?

发达国家的专业转型期和中国的所处阶段

1975年到2005年间,美国标普500上市公司里,其无形资产在从原来的17%,逐步提升到了80%。

无形资产既包括专利、公司机密、品牌,也包括管理能力。企业无形资产比例的持续增加是企业软实力,也就是专业性提升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事实上,这几十年,也是这些公司基本上开始称霸全球的时期。另外一个佐证,就是华为作为世界领先的专业型企业,无形资产比例大概在80%左右。我们基本上可以把80%设为专业企业的基线。

同比,中国沪深300指数中300家企业的无形资产平均值是35%左右,约相当于美国的86、87年。这和我们咨询中的体感类似。

这个数据对应的也恰巧是美国那个快速上升到专业性的十年。从数据分析和我们的咨询实践,我们也预判,未来10年,中国优秀企业也将像美国一样逐步走向无形资产成为主要占比,进入专业选手时代。

这十年,对于非原材料和代工行业来说,如果企业只有重的有形资产,没有强的无形资产,那么在有专业选手进入赛道或者行业出现整合期的时候,他们都将走向非常艰难的困境。很有可能像X能汽车和X航集团一样,把当初凭胆量和运气赚的钱,最终凭实力输出去。

专业和不专业的企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幸福的企业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或者说不幸的企业并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样子。

以企业家比较关注的战略为例。

华为一直采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叫BLM模型。

每年做战略从差距分析起步,然后通过“战略意图、市场洞察、业务设计和创新焦点”来做公司战略,之后再通过“关键任务和依赖关系、氛围、组织、人才”来做详细的执行计划。顶部是战略领导力,底层是战略指南针。只有做好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们才能够保证公司在战略上能够导向商业成功和财务成功。

这个模型的框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每一个节点都需要长期的构建能力。

通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迭代和建设这个能力,华为像从一个业余选手经过专业训练一样,慢慢地变成专业选手,最终实现在洞察力、创新力、领导力、干部力以及最终的组织人才方面都有很好的积累,从而保证今天华为的战略没有基本的大问题,可以打败业余选手。

管理能力和个人才能很类似。

大家都知道有1万小时定律,一位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要反复训练自己的专业能力。他们每天早晨起来有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和一系列的步伐训练,以确保自己的体能是非常充沛的。同时通过重复的定点训练,来确保在每一个场景下能够快速落位,打出最合理的球。

这些人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专业训练,才使他自己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这样的过程是躲不过去的。

企业想成为一个高手,就必须在一个稳定的架构中持续迭代,构建自己的能力。否则,今天换这种方式,明天换那种方式,重复摇摆,没有构建稳定的能力,就会不断重复过去犯的错误。

反过来,我们也要看一些不幸的企业各自的不幸。

很多企业一直没有一个稳定的战略架构,因此很难迭代自己的战略执行力,就可能会重复地犯错误。

除了战略之外,在其他管理领域,专业做法和非专业做法不一样,和常规的完全凭直觉和感知去做事情也深有不同。专业的做法其背后有专业的道理。

例如互联网行业最近几年有一句话成了所有人的座右铭,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好像成为行业真理了。

可如果你做产品研发而不是做互联网服务,这话就不一定对了。我们可能就要相信反面的说法:“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因为只有慢,才能做出精雕细磨的好产品。如果快了,萝卜快了不洗泥,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称之为带病上线、带病进入市场。结果产品有瑕疵,带来客户满意投诉,带来投诉问题的成本,带来对品牌的损伤。

苹果公司一年也就迭代一次,也没有那么快,而且iPhone一年就出几款,并不多。一些公司喜欢做特别多的创新品类,今天做一个创新,明天做一个创新,每个品类都没有做精细的管理,虽然做了很多新品,消耗公司特别多的资源,却没有产生更高的收益。

其次就是成本控制。很多公司对成本控制做到极致,学习丰田的成本控制,对工厂里的每一个物料都进行非常细的控制。但是未来的研发型企业,最大的浪费其实是应该避免做出失败的产品。因为每一个失败产品背后,是公司付出的资源,包括各种各样的销售投入、品牌投入、产线投入,如果最后失败了,不仅浪费了钱,还浪费了时间、浪费了人才,所以最大的浪费是失败产品的浪费。

面对专业选手,为什么很多企业没有做管理优化?

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第5次反围剿效应。

早期毛泽东掌控井冈山的时候,前4次反围剿都很成功。但第5次反围剿时,换了领导人,要做阵地战,用苏联顾问在苏联成功的阵地战经验去对抗蒋介石的部队,结果武器装备、人员数量都远不如敌人的红军在阵地战中出现大量的伤亡,最终不得不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但是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解放军又开始采用阵地战战略,成功解放全国。所以说并不是阵地战有问题,而是不能在不合适的场景中应用。

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样的策略对企业来说比较难以判断,因为他并没有经历过所有的阶段,就像苏联专家并没有经历过中国那个阶段一样,企业很害怕自己错误的判断,陷入第5次反围剿的陷阱里去。

第二个原因,变革之路的艰难。

变革管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改的是团队的认知、习惯和利益分配,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往往出现“不变革等死,变革可能找死”的两难。任何一个企业走到今天都是不容易的,企业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可靠的变革管理办法才可以。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的变革,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如商鞅变法造就了秦的大一统,而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则都是以失败告终。而近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华为三十年都是成功的伟大变革,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基本方式是:先试点。黑猫白猫先试点,深圳试点好了,再推广到全国各地。

第三个原因,我称之为乱花渐欲迷人眼效应。

管理科学不像数理化,它是一个偏经验性的学科。现代管理科学还处于百花齐放阶段,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看了很多书,说这个好像可以,那个好像也可以,就会出现一种问题:到底应该学什么?如果学得不对还出问题怎么办?

比如有的企业家学阿米巴,发现不是很成功,就对这些企业家产生了伤害。如何选择合适的管理体系,对企业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的选择,也成为很多企业家在走向专业管理的一个很大困惑。

我们在华为的时候,其实感觉不到华为的管理体系有多厉害,就像鱼在水中感受不到水的存在一样。离开华为之后再反思,才发现这套管理体系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血液中,非常厉害。

华为用了能找得到的最优资源来做管理体系构建。例如,华为把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请过去做华为基本法,还采用了黑石集团的人力资源体系,去支撑体系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中,华为把所有的知识都投入实践,变成可以固化到企业的、可以重复使用的管理,并且做了多次的验证。所以今天来看,华为还是挺厉害的,他是把西方的管理,结合中国的文化和实践,在几十年间反复迭代,并验证它,打造了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体系,以及从零开始的每一个阶段的复盘,可以供企业家选择合适的“反围剿”作战策略。这是中国企业家当前最靠谱的专业修炼标杆。

未来十年,成就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最后想说,我们所有的企业家都感觉到,未来可能是最好的十年。

为什么这么说?有句话说得很好: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企业家,企业家长期看专业不专业。

中国有塑造出一批世界级企业家的国家红利基础,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稳定且开放的经济环境。反观海外,美国的政治分裂,欧洲的分裂,环境都不稳定,甚至也不一定开放。

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优秀的、最全的供应链和最好的互联网销售渠道。你只要有好的Idea,就可以找到非常多的企业帮你做ODM或者OEM,资金也非常充裕,融资手段非常丰富。

此外每年有几百万的工程师,这些人才红利也只有中国才有。

最后,这些年随着国家越来越强盛,大家也逐步有了敢于追求卓越、敢于追求领先的大国气魄,现在缺的只是管理和技术科技。

相信中国补齐管理和基础科技短板后,将是世界最专业的国家,在这个最专业的国家基础上一定会诞生一批最专业的企业。只要这一批专业的企业,用最新的这些管理的能力和科技武装好,他们一定会成为下一个行业的领导者,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作者:徐实,华为前解决方案高管、乔诺首席顾问。来源:乔诺“年中十讲:给中国企业下半年的十大建议”直播第一讲——《专业时代下的新增长之路》。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21-7-8 21:37:33)
绩效考核暨KPI与BSC实战训练营
版权声明:
1、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企业培训导航
·按培训课题: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生产管理
研发管理
营销销售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职业发展
高层研修
标杆学习
认证培训
专业技能
·按培训时间:
一月课程
二月课程
三月课程
四月课程
五月课程
六月课程
七月课程
八月课程
九月课程
十月课程
十一月课
十二月课
·按培训地点:
北京培训
上海培训
广州培训
深圳培训
苏州培训
杭州培训
成都培训
青岛培训
厦门培训
东莞培训
武汉培训
长沙培训
最新培训课程
年度培训计划
企业培训年卡
企业培训专题
爆品战略
国际贸易
股权激励
领导执行
战略规划
学习华为
项目管理
工业工程
产品经理
采购管理
生产计划
供应管理
精益生产
现场管理
车间管理
仓储管理
营销创新
客户服务
谈判技巧
销售技巧
微信营销
电话营销
网络营销
客户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试
劳动法规
薪酬管理
绩效考核
培训体系
团队建设
内部培训
档案管理
内部控制
纳税筹划
非财培训
应收账款
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产培训
中层经理
商务礼仪
沟通技巧
班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训需求 | 网站动态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企业培训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培训服务!推动企业进步,助力企业腾飞!
客服电话:010-62258232  QQ:25198734  网站备案:京ICP备06027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