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就是看。东看看细看看,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就是洞察。
看看过去看看现在看看未来,看到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便是战略形成的动力,也是洞察。
洞察是要水平的。我到永济的鹳雀楼,尽管1997年重修的时候在原址西移了2.5km,但总体地理位置和结构并没有质变。登鹳雀楼留下的诗篇无数,最有名的有三个:李益、王之涣、畅当,而又以王之涣的最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然而,我在鹳雀楼的上面还是下面,都在琢磨——白日依山尽,那必须是西边,可是怎么看也看不到西边有山,有的只是片片树林,按理应该是白日依林尽才属于写实才属于真实,可人家王之涣眼中无山但心中有山,他知道无尽的边际是有山的,所以,毅然决然地使用依山尽而不是我等眼中的依林尽。再者,“黄河入海流”,鹳雀楼可是在山西,绵延婉转地流入大海入海口,那是山东营口,得多远,他怎么就看见了呢。他广博,他知道黄河奔腾不息最终是归入大海,你看不到,但是他看到了,他的心看到了。
这,就是一种洞察,是洞察的一种。没有想象就没有假设,没有假设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战略。
作为战略规划的《隆中对》300多字,5段,谈不上战略规划,但可以算得上优秀的战略规划导引,并完全可以作为战略意图或指引用。按陈寿的说法,这只是一次谈话,还是第一次见面的谈话,谈出这么高水平,而且诸葛亮待在隆中那个地方天天唱梁父吟的,只有26岁,按现在说只是硕士刚毕业,那是天纵奇才了。
1、对竞争对手分析较多甚至可以说偏多。相比较有些人的战略规划整个过程很少的竞争对手分析,那属于优秀得多了。一般地,内外因分析即交锋的二者,对手部分不要少于20%且不要超过50%,否则,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会错位甚至颠倒。其实隆中对就有这样的嫌疑,尤其在组织、人才方面的能力短板和如何发展上,几乎欠缺。
2、几乎没有指出刘备方面的弱点和不足、劣势,连没有立足之地、兵员很少都不说,而直接阐述美好愿景,有拍马屁的嫌疑、或者害怕打击刘备的自信心。我们这是替古人担忧,不过这只是从技术角度来谈的。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自己也不善于能力的建设、组织的发展,因为他自己也很累很累,到后来更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等。也许这就是天生的隐患、先天的不足。毕竟是个战争篇,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其资源性和能力性决定了很多。
3、尽管刘备有正统性而且没有一下把刘璋直接灭掉(以及陶谦让徐州他不受,刘表在荆州他不取,的卢防主他不让)都彰显刘备的做事原则即价值观的令人称道(伪君子不伪君子,另说)。但是士燮向东吴投降、张鲁向曹操投降,非常大面上表现出所谓的正统并非得人心,这一定与刘备的政治理念有关。而隆中对完全忽略了这点,只是强调了别人是奸臣、别人是混蛋,殊不知很多关系人都用脚投票了。即使所谓的联吴的吴,从来就没有铁杆过,缺了风险管理。
4、荆州益州相隔太远,熟读史书的毛主席在点评诸葛亮时,便认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真可能是战略性错误,也未尝不对。如果果真如此,那我们都是在错误的战略里为必然的失败而伤感,所谓的看三国流泪为古人操心了。这是最为可悲的。
5、尽管谈了些“路径”即那个和什么、连什么、内政怎么怎么、一旦有变怎么怎么的,然而在本质上缺乏了——以什么为中心的主要价值观。缺,严重地缺。蜀汉的立足之本不该纯粹是什么正统,而是要有能力和实力稳固地盘,发展什么本事防御侵略并能够打胜仗。夷陵战役之后,就标志着蜀汉的巨大衰落——完全没有发展纲领和指南。从中也可以看出,隆中对只是诸葛亮的巅峰之作而已,而已(不好意思)。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能够生活和活着的根本在于有竞争力、能够具有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获得客户的信任、能够让员工分享成功的成果和喜悦,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经营、永续经营。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技术/产品与客户需求的互相匹配,是极其重要的。
6、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心中没有客户即人民,他们只有地盘、只有敌人。贯穿到前述的与政治理念有关。
7、所以,也就不可能具有针对性的自己的问题的识别和改进,用我们的一句话说,蜀汉一直和永远地“流着血狂奔”。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耍嘴皮子、搞点大小诡计、发明点工具做武器。其他的,提不到台面。
来源:惟益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