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邓聿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软实力。上年末政治局举行的最后一次集体学习,聚焦文化软实力问题,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的确,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是我们时代的大课题和历史使命。
习近平的讲话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一是从思想道德、社会风气、每一个人抓起,夯实文化根基,二是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三是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四是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这四个方面正是发展中国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从宽泛的意义来说,文化几乎无所不包。但任何一种文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有基本的价值导向。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必然有一个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思想基础。中国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解决价值观的重建问题,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来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于什么,鉴于中国是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必须包含民主、科学、自由、效率、平等、责任、权利和竞争等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因子。
每种经济和社会制度都需要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当一种文化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体现这种价值取向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就比较容易建立起来,人们在维护这种经济和社会制度时就会不遗余力。相反,如果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在人们的文化评价中失去了合理性,这种制度早晚会被抛弃。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直接得益于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的传播。像好来坞的文化产业对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就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同样需要文化价值观的支持。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建设上,我们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以及孔子学院的建立,反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开始在世界发挥影响力。尽管如此,同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相比,文化的影响要弱很多。因此,要提高中国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力,必须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根据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群众对高水平文化的需求,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在这方面,目前的问题仍然是计划体制与市场方式的矛盾,经济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对称、不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对称、不平衡,要求我们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的市场改革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鉴于文化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我们对文化的管制还有些过严,这不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就应克服单纯地、孤立地抓经济建设的片面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作为软实力、软规范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只有在文化上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才能发展和繁荣,并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