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谢祖墀
中国近期的股市动荡及人民币贬值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而这些关注过多地聚焦在中国的增长故事是否即将结束。
的确,很多人都亏了不少钱(但可以肯定的是也有人赚了很多),而且中国经济管理者的声誉已严重受损。股市暴跌很可能会在至少数月内继续产生影响,尤其是对那些不得不搁置IPO融资计划的私营部门企业。但与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稳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正在放缓,但似乎不太可能出现硬着陆。
中国政府看来无疑相信这一点。
近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央行行长周小川以及财长楼继伟都承认,中国股市暴跌及人民币贬值造成了全球影响。
但他们同时也都强调,人民币如今已经趋于稳定。这意味着人民币进一步大幅贬值的可能性非常小。他们还表示,预计未来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将保持在7%左右,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结构性改革。
真正重要的正是这些改革举措。如果中国到2020年能实现本国经济向消费和服务驱动型转变、同时在此期间保持7%左右的年均增长,那中国官员何止将挽回自己在经济管理能力方面的声誉。
使7%增速显得可信的事实是:虽然中国经济中的部分行业明显已经举步维艰(尤其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如钢铁、煤炭、铝和水泥),但其他众多行业仍保持巨大的活力。
以智能手机为例——随着小米(Xiaomi)取代苹果(Apple)和三星(Samsung)成为中国市场领导者,其非凡的成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试图闯入这一行业拼杀。
但如今,小米的崛起几乎已被另一家公司——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赶上。市场研究公司Canals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华为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赶上小米,其15.7%的发货量占比仅略低于小米的15.9%。
华为作为消费品公司的崛起是一项重大成就——何况该公司还继续牢牢保持着自己全球最大电信基础设备制造商的地位(包括占有全球移动基础设备市场20%的份额)。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也继续保持着超高的发展速度。阿里巴巴(Alibaba)的股价或许已经跌破发行价,部分原因在于该公司在截至6月季度的同比收入增长从去年的45%下滑至34%。
但这主要是国内竞争加剧造成的,特别是来自京东(JD.com)的压力,后者是中国第二大电商企业,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61%,达到74亿美元。
腾讯(Tencent)是另外一家从阿里巴巴市值下滑中获益的公司。在创纪录的季度利润的支撑下,本周腾讯取代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线游戏的持续成功(对其营收的贡献超过一半),以及两款免费通讯应用——基于智能手机的微信(WeChat)和基于个人电脑的QQ——超过10亿的用户推动了其利润增长。
简言之,尽管中国经济或许不再是足以浮起所有船只的不断上涨的潮水,但它将继续创造很多机会——其中一些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从制造业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服务业和个人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变,一个促成这些机会的关键因素将是富裕家庭的迅速增多。据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一项研究显示,到2025年,中国中产阶级人口数量将从目前的3亿增加一倍。
私人需求的持续上升,将鼓励企业去追逐业务增长——前提是它们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人们想要的。
为了让这种情况扩展至经济中的其他部分,中国政府需要加快实施其已宣布的金融和工业改革。这将意味着进一步放松管制,进一步鼓励竞争,以及促进对增值性创新和创业的需求。
除互联网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外,民营企业可能取得巨大进步的行业包括医疗设备和其他与医疗保健相关的领域、能源以及交通(包括电动汽车)。
随着股市逐渐企稳,IPO及其他融资计划将有望重启。资本市场将继续寻找优质公司进行投资,反过来优质公司也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新融资。
因此,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是中国企业的崛起远远没有画上句号。如果说从最近几周的市场动荡中能得出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世界应该更多把目光放在中国私营部门身上,而不是一味指望中国政府来推动增长。
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不可避免地继续经历起起伏伏,一些周期性现象可能会比其他国家更加突出。中国已经培养了一批甘于冒险(常常是巨大风险)的企业家。他们及他们的企业满怀渴望、行动迅速。经济放缓将考验他们的适应能力——可能会使很多企业陷入绝境。但是,其他企业将变得更加强大,并将最终成为推动中国前进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