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业培训网 > 管理学堂 > 战略管理 > 从管理到心态,中国企业崛起的双刀 |
从管理到心态,中国企业崛起的双刀 |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15-11-23 13:39:07
|
|
作者:项兵
今天很荣幸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对新商业文明的思考。无可置疑,“新商业文明”是个大课题。第一次提起这个理念,一转眼已经十年了,整个思考还在不断学习和进化之中。 ▍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 中国过去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就。2009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商品贸易出口第一大国;2010年名义GDP超越了日本;2013年取代了美国成为商品贸易第一大国;2014年按IMF估计,中国购买力均值调整的GDP可能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我们的成功与我们辛勤的努力、我们的勤劳,包括我们的创新密切相关。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赶上了N个“台风”风口:第一个台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第二个大台风是新的一轮全球化——2001年我们加入WTO,中国经济真正实现快速发展;第三大台风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民主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第四个台风当然是和平,中国有了和平环境才有发展。所以这么多年来,这几大台风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环境,包括长江商学院的进步也是乘着中国崛起之势。 纵然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当时提出新商业文明这一理念最重要的考虑,是我们的挑战在哪里——企业应该承担哪些更重大的责任?企业家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乃至解决全球的发展和文明进步问题? ▍转变发展模式:重构中国企业生态体系 在这个大视野下,我们看到的挑战是巨大的,发展模式也确实有很多不可持续性。比如更精准来说,中国是组装大国,仍不是制造大国,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地实现从组装到制造的转变?如何从模仿一步一步走向创新?如何从追随真正到全球的引领?如何从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如何在主流行业取得比较大的突破?目前我们的优势体现在量上,N多行业的中国产品都是全球占有率50%以上,但是价值的获取上我们少得可怜:iPhone6我们只按住了11美元;芭比娃娃零售价格10美元,我们中国企业获取0.35美分——在主流行业能取得真正突破的中国企业少之又少。包括核电领域的成功企业、包括华为等电信类的世界级企业绝对是凤毛麟角。我们的主流行业需要系统的、全面的突破;量上我们做到No.1,但在价值获取方面我们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还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怎么样解决山寨问题、假货问题?怎么样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此外,中国的发展模式在造富上功能强大,打造了一批一批非常优秀、非常有名的成功人士,但在伟大商业机构打造方面进展非常之缓慢。我们有一批家族企业,不少国有企业,即A类企业、C类企业,但中国没有自己的IBM,没有自己的通用电器,没有自己的西门子这些超越家族控制、股权分散的所谓B类企业——任何大国崛起都是B类企业占主导。 为什么在2008年美国杂志《商业周刊》,我提名了华为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十大企业之一?不仅是华为销售额接近世界500强,也不仅是华为在主流行业有比较大的突破,同样不仅因为华为5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中国以外的市场,或者华为当时申请的专利数量全球第二——最打动我的是任正非先生在华为只拥有1.47%的股权,而华为给全世界创造了10万-11万中产阶级,给员工世界级的工资,给股东世界级的回报,而任正非先生并没有把自己打造成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IBM、通用电器、西门子,就是这样。中国的崛起一定要花大力气打造一批B类企业。有些B类企业是国企转制过来的,有些B类企业需要民营企业一步一步进化发展。我们必须营造更为合理的监管环境、税收环境、舆论环境,为中国打造一批优秀的B类企业,超越国进民退、民进国退这个狭隘的辩论,构造一个更为合理的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还必须有更多有智慧的人立志做优秀的学者——我们需要优秀的企业家,同样需要优秀的学者。 ▍价值取向与“心态”调整 最近这几年写了一系列有关“心态”方面的文章,为什么写这些文章?我发现人们如果心态不做重大调整,我们的梦想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我们都比较“花心”,没有专注,“憋不住”,太多人急功近利,只追求立竿见影的东西的话,怎么可能有“大风流”的创新?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我不反对排名认证,但我坚信商学院在不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必须承担不同的责任。我们不能被排名牵着鼻子走,也不能被认证牵着鼻子走。教学生如何挣更多钱、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无可置疑是商学院的重中之重。但在我们社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中国今天的商学院更有责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经商”,然后才是“如何经商”。仅仅关注如何经商、如何挣更多钱、怎样使得企业有更大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长江商学院,我们希望关心三大问题:为什么经商?如何经商?财富应如何使用与处置?这是长江商学院的梦想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全球视野、人文关怀,是长江商学院差异化优势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 希望更多企业家超越目前的短视和急功近利,当然更要超越为富不仁、巧取豪夺。我们对资源的珍惜、对环境的关爱是远远不够的。去年到丹麦,看到他们家居设计、灯光设计对细节、对材料的节省,用心在点点滴滴,不是作秀也不仅仅是为了省钱,这种社会责任的传达是无处不在的——这么富裕的社会对材料的节省做到如此之细,非常震撼!所以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改进空间。如果不重视这类问题的话,我们作为GDP第二大国、人口第一大国,造成浪费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关注这些问题,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面向未来,希望我们更多地超越科技。科技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但过于重视科技忽视其他,是片面的。美国80%以上的GDP来自服务业,N多优秀企业不需要拥有核心科技照样可以顶天立地,成为征战全球的伟大商业机构。这就是为什么长江商学院希望把人文课程带入管理教育。 ▍重视全球视野与全球“明道” 全球视野又是中国企业的一大短板;我们必须超越“民族品牌”。三星说“我是中国的三星”,IBM说“我是中国的IBM”,通用电器是“中国的通用电器”——美国的企业家在全球演讲,关心的问题都是全球的问题,而中国企业家绝大部分讲的只是中国的问题。没有全球视野更不可能有全球担当,即使和印度企业家相比,我们也相对落后一代。印度企业和企业家在全球的崛起,令人叹为观止——印度人可以修理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家目前为止都只修理中国市场,尽管中国GDP是印度的5倍。因此,下一步发展必须有一批企业家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资源整合的能力。 面向未来,新商业文明的核心元素中,我们必须超越“取势”。“台风”过后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中国的崛起代表什么“道”?中国企业的崛起代表什么价值?这些问题已经不能再回避了。带来贸易机遇、带来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全球的责任与担当。我一直强调,我们N多创新和创业都是为了创富,如果所有人仅仅为了创富而创新创业,就会走进一个死胡同。我们必须有更多年轻人超越为了创富而创新,必须有更多人为了兴趣、为了理想、为了梦想、为了担当,为了全球责任而创新创业。一位苏格兰朋友说过一句话给我震撼非常大,他说我们苏格兰人口很少,但却出了休谟、亚当斯密等影响全球的人物。因此,我反复强调全球视野、全球担当是中国人不可推诿的责任,这一课我们必须补上,也相信我们有能力、有智慧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有N多古代先哲的智慧可以解决人类发展的挑战,包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这比西方主流的“以人为本”,有差异之处和它自身凸显的价值。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是重大挑战,我们必须面对人类的“集体短视”——从政治到经济、从西方到东方,我们的治理体系之中没有任何长线的考虑。我们掌握了这么强大的科技,但也存在系统短视。改变这一现状,是商学院不可推诿的责任。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和治理体系的重构,至少成为行业规则和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面向未来,为解决全人类发展生存的重大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几乎所有问题都是西方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我们东方人去配合,这个时代必须结束了。随着中国的崛起,东西方“双向交流”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不是和西方抢风头,而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担当。500多年的沉睡,我们该睡醒了!所以如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我们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对世界的发展乃至于文明的进步都可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真正实现“取势、明道、优术”层面的双向交流,也许我们有可能推动新一轮的文艺复兴。 我坚信我们有智慧、有能力实现这一点。谢谢大家! |
|
版权声明: |
1.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 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