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香豹;通讯地址:葫芦岛市龙湾大街葫芦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125001)
据统计,德国2014年1月制造业扩张步伐创下逾两年半来最大涨幅,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升至56.5,连续七个月处于扩张区域。(若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扩张;若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萎缩。)
历经百年发展后,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的后工业时代,德国制造业依旧发展迅速,成为欧盟乃至世界的一大经济增长亮点,细究其原因,寻找其百年长青的基因奥秘,或许能为中国制造由大做强、顺利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与制造业无缝隙衔接
德国制造业能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百年不衰,很大程度得益于德国采用的制造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
职业教育:“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德国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这种职业教育最早于1972 由奔驰等大公司在巴登符藤堡州管理与经济学院的基础上,创立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校,并于1974 年由州政府确认定名为“职业学院”。此后,这类新型高校在巴符州蓬勃发展。职业学院的学生必须与相关企业签订学习合同,这意味着,职业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后备职员。职业学院的专职师资队伍约占30%,除了从大学和高等应用技术学院聘请兼职教师外,还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职业学院的学制为三年,学生不仅要学习大学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职业实践。职业学院的教学分别在学和企业中进行,即所谓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每学期三个月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既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同时,只有获得了技师证书的人,才有资格独立开业,创办自己的工场与公司。要获得技师证书,还需要在3年毕业后再当3至5年的学徒,直到通过资格考试。
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除了必须有一定的学术资历以外,还必须拥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规定的企业实习。报读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必须完成九年制的文理高中,或者接受过相应的职业教育,并获上应用科技大学资格。经过30年的发展已被公认为是德国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占高校总数的43.2%,与综合大学、教育学院、艺术院校一起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新体系。除了数量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高校中的地位也非常高。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高层的人也越来越多,如奔驰公司总裁施林普就是从这类大学毕业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生人数普遍较少,平均为4 000人,学制为四年,提供学位。应用科技大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就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在自由、民主、社会法制国家中的行为责任心。应用科技大学明显的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除了理论学习以外,学生还得完成不少于二十周的企业实习。
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德国制造”的强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先的产品技术含量,最前沿的创新技术与严谨的技术应用,成就了经久不衰的德国制造。
全员参与。德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买单。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 目前,德国科研经费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3%,着重用于高新技术、战略性研究、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等,位居世界前列。
企业主导。长期以来,德国企业高度重视创新活动,并为此提供了优越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德国弗朗霍夫学会一项研究显示,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令德国企业有着令人惊讶的研制新产品的速率。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在德国制造业企业中,研发方面的投入一般都比较大,平均为企业销售额的4%左右。经过深思熟虑的创新为德国的富裕提供了“创新租金”,加强德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中的地位。德国经济研究所(DIW)2010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没有哪个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导向型行业附加值比重比德国的更大。尖端技术产品的营业额中,7%以上用于研发。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预算则在全部收入的2.5%-7%之间。通过快速实施最新的创新技术,公司能够迅速在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即便在欧债危机期间,尽管订单有所减少,但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仅没有相应递减,反而逐步增加,使以先进制造业为强大支撑的德国经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甚微,反而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而更具生机和活力。
便捷的技术转移。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是建立在其科研体系基础之上的,与科研体系的紧密联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和优势。这是因为许多科研机构不仅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且深入到技术转移和推广的工作中。同时,技术转移体系与广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德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科技水平高,技术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除内部研发外,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第二大途径,德国大多数企业都接受过技术转移服务,并且与技术转移机构保持长期的服务关系。另外,这个体系是以各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人力支撑的,这是其高水准服务的首要前提。
融合信息化。德国将信息技术作为降低制造业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有:促进IT环境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短期内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重新评估已有外包合同,从总体上提高软件和IT服务的外包份额;使用灵活的、以应用为基础的价格模型。在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阶段,主要通过提高整个商业过程的效率来节省成本。注重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自动化控制、交通电子、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领域。如今,德国50%以上的工业生产和80%以上的工业产品出口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制造业中,50%的增加值和新增就业机会及50%以上的出口都依赖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德国制造业在保持其“德国制造”的质量信誉的同时,通过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其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管理成本不断下降、运营绩效日益显著,德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地全面提升,德国制造在重型机械、高端制造等领域已领先美国,如自动化设备、汽车技术等。
三、一脉相承的制造业文化
德国的制造业文化代表了一种努力创造持久永恒产品的手工业文化。
质量第一。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制造企业行为——追求完美。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从宗教层面上来看,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德国人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关系。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不朽传奇。
遵守秩序。德国人严守秩序,无论是擦玻璃、做饭,还是加工零件、安装设备,“不论干什么都离不开雷打不动的两个前提:一个是程序,另一个是工具。什么程序必用什么工具,什么工具必配什么程序,不得有丝毫变通。”秩序主义的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无论是家庭中的杯子、碟子,还是领带、衬衣,乃至工作场所的文件、工具等物品,都摆放得井然有序;否则便找不到东西。
标准化。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为德国制造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建立了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最主要的制定机构为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其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同时建立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最主要的认证和监督机构为南德技术监督公司、北德技术监督公司、莱茵技术监督公司,实行独立于政府和行业以外的自主经营,依照ISO和DIN等标准对企业产品和制造流程进行检测,并为合格者颁发认证证书。这样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制造业创造价值达180亿欧元。
善待员工。德国政府和企业认为,幸福员工才能支撑起一个幸福企业,而一个个幸福企业才能产生幸福GDP,让员工感到幸福,是所有企业必须所做的事。员工的幸福,不仅是工资的提高,更是其真实才能的上升,对于制造业来说,每个技术工人都是其关键组成部分,技工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品牌满意度,甚至国家制造业的强盛。
四、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
企业的发展与宏观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也是德国制造业基业长青的奥秘。
政府扶持。和“去工业化”国家不同,德国选择了一条“制造业兴国”的发展道路。德国强大的制造业是由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支撑的,其特色在于存在很多“隐形冠军”——强大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在某个细分领域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 “隐形冠军”往往都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并且研发投入较其他国家同类企业高得多。这些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并且敢于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政府坚持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导向,以及为此创造的良好制度环境。德国1984年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1986年开始税制改革。目前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中小企业营业税起点从2.5万马克提高到3.25万马克,对统一后的德国东部地区营业税的起点更是从15万马克提高到100万马克;提高中小企业设备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所得税下限降低到19%;对周转额不超过2.5万马克的小企业免征周转税;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固定资产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等。
法律健全。德国制造业得到良好发展,背后主要推手是国家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1957年,联邦议会为了保障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反垄断,首次出台了《反对限制竞争法》,极大限度地限制了“卡特尔”的形成、大企业对某一市场的控制地位以及企业的兼并。目前,德国汽车行业中聚集着全德前十大规模的企业,如大众汽车、奔驰和宝马公司,各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各显独色,保障了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为了规范企业的发展,保护企业发起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依据“结社自由”的原则,德国在原有《商法典》和《民法典》的基础上对公司的经营形式进行规范。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先后出台了《设备安全法》、《产品安全法》等。为了保护员工的利益,还引进了《劳动法》、《劳动保护法》、《反不正当解雇法》,并在20世纪60年代“新社会运动”的影响下出台了《雇员代表参加企业管理法》和《参与共同决策法》,规定雇员人数超过500名的大型企业必须设立监事会,选派职工代表参与重大决策。此外,在颁布有关企业《破产法》的同时出台了《解雇保护法》,为员工获得企业破产薪酬补偿费以及企业转让时强制保留劳动关系等提供了保障。
政策稳健。财政金融政策为德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与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同时为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德国的财政金融政策长期保持稳健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使得德国经济能够免受“重债”之痛;灵活的平衡国际收支政策使得德国免受输入型通胀之苦;弱势欧元提高了出口制造业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后,紧随而至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欧元不断贬值,这大大提高了德国出口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德国制造业出口的增长。
德国制造百年不老,其基因奥秘无外乎八个字:教育、技术、文化和环境。如果中国制造注入德国制造的长寿基因,也一定会做大做强,屹立于世界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