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最牛的部门是哪个?不同的公司给出的答案,可能是不一样的。但要说公司哪个部门最憋屈,承接客户的炮火最多,那一定是客户服务部门。
因为一旦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消费者的负向反馈都会轰向客服,而当接连被投诉的客户服务部门,无力解决客户问题时,“背锅侠”在劫难逃。
如果再加上公司最近快速增长,但是产品质量不稳定,那么对于客户服务部门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了。
对客户来讲,是客服服务无力,实际上,客服也哭诉无门。
客户服务的四大“怕”
吉德林法则说: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曾在一次质量大会上发言表示:到客户一线去,不能坐而论道,必须起而行之。
只有经过一线调研,才能了解产品质量的真实状况。想要深入了解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何,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一天客服热线,听听客户的真实反馈。
总体来说,客户服务会面临四种共性难题:
第一大怕:质量问题出现了,故障排除不了,客户追问,却没法答复。
行业内某知名通讯器件供应商,设备调通后,看似可以正常运行。但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每隔一段时间,信号就会掉2-3分钟,严重影响效果。
虽然这个故障在内部测试没有问题,但客户现场却排除不了,客服人员着急也没有用,只能不断给客户解释和道歉。
第二大怕:同样的问题,不同产品重复出现。
近期,小家电市场异常火爆,各类小家电新品推陈出新,层出不穷,你方作罢,我登场。
然而,某家电企业客服却很郁闷,因为上个月刚刚推动内部,就X2型产品的脱胶问题,给到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但今天,又收到大量客户的投诉反馈,说X3型产品又脱胶了......
什么时候,公司同样的问题才能不反复出现呢?
第三大怕:客户已经火烧眉毛,公司无暇顾及,迟迟得不到响应。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销售终于突破非常重要的大客户,虽然只是采购了一个小批量的新产品,但这是下一步重大合作的信任基础。
现在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反馈到研发,但是,这个产品开发团队的开发资源已经释放,正在紧张地开发下一代产品,没有时间兼顾客户反馈回来的“小问题”。
第四大怕:质量出现问题,客户需要正式的反馈和解决方案,比如问题8D分析报告。研发部门迟迟给不出来,给出来了,经不起客户推敲,又被打回。
两年前,我开始服务于某激光功率部件供应商,他们设计产品的寿命为20000小时,批量供应抽检10件后发现,200小时后,有1件功率显著下降,于是,客户询问故障原因。
研发翻来覆去找原因,分析故障原理,就是找不到根因,也不能给客户准确反馈故障的范围。
这四种情况,客服被夹在客户和公司之间,安抚客户没有问题,但只能治标不治本,拉动公司内部资源,却也无从下手,最后成了夹心饼干,“两面不是人”。
对于客服来说,损失的可能是工作带来的不开心,但是当客户发现,质量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企业的品牌和公信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当消费者不再信任公司,当“质量差”成为了一家企业的标签,结果可想而知。
赢得掌声的四大“法”
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行业属性,关于客户服务部的工作,都明确指向了解决客户问题,满足客户需求。
但解决产品问题的落脚点本身,永远还是产品真正的质量。只有产品质量过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才能在市场上赢得尊重和掌声。
面对重重质量问题,客服部门已如履薄冰,那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客服体系工作的两个层面:
一、端到端的协同机制
客服的基本工作是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快速解决客户问题,给客户带来好的服务体验。因此,要对客户不同的问题建立分层分级的处理机制。
比如,根据反馈内容的紧急性、重要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SLA(服务水平承诺)要求,包括响应时间、解决时间、服务内容等。
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大部分问题在客服体系闭环,以追求最高的效率;但当涉及产品缺陷或难以定位的疑难问题时,就需要有机制保障,有效地驱动研发维护团队共同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端到端的协同机制。在标杆公司,是通过ITR流程,完成客户问题到解决方案的完整过程。
二、建设围绕客诉率下降的质量管理体系
虽然,客户问题的入口和解决方案的出口都在客服团队,但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彻底解决和举一反三,主要工作还是在后端。质量问题的真正解决,依旧是要集公司之力。
怎么做?从标杆企业提升客服质量的做法中,我们或许可以有所启发:
1、客户的声音是质量改进的源泉。
建立顺畅的客户声音反馈渠道,是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践行和落地。在标杆企业,有一系列的例行机制,来保障客户声音顺畅地传递回来,并得到有效的闭环管理。
如:
每年例行地组织客户回访,并形成客户回访报告;
组织用户大会,邀请重要的战略客户,不留情面地痛斥各类质量问题;
例行组织各类服务标准review会,确保各类质量问题都得到良好的闭环。
2、建立固定的问题处理团队,及时有效处理客户问题。
优化研发团队的排兵布阵,明确开发团队要端到端负责,避免开发团队人力释放后,问题没人处理的现象。
对内,明确研发部门的责任是交付端到端质量稳定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具体的开发任务;
基于研发团队各模块的端到端兜底责任,给每个模块研发团队提出,端到端能力建设和能力持续积累的要求,促进能力在研发队伍中,不断地积累沉淀,从而形成有效的组织资产。
3、构建基于客户视角的质量度量体系。
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度量是质量管理的作战地图。凡是不可描述的,就不可度量,凡是不可度量的,就不可管理。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客观,反映业务实质的度量体系。
建立质量的基线数据,对产品团队要求每年改进20%-30%,持续提升质量。
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通过奖惩机制解决动力问题,通过领导参与和持续改进解决活力问题。
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业务一把手。构建奖惩机制,红黑榜,绩效考核的质量否决,干部质量末位。
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是客户最不能容忍的,如果处理不好,客户就会流失。
客服部门要摆脱四处救火的困境,就需要企业重视起来,尤其是一把手。
借助这四招,妥善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客服质量管理体系,让产品从负反馈的循环中跳脱出来,从而支撑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终端质量 PK 一线客服
当今社会,企业的客服服务与客户期望值之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客服为什么总是解决不了客户的问题?
表面原因,是客服人员能力和支持能力的不足。客户服务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具备管理权限,无法有效管控产品质量。在传递客户声音过程中,也必然涉及企业内部多方。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的产品质量、产品交付失误。
当深挖到底部,我们就会发现,是企业质量流程机制的缺失或失效。
实际上,只有真正理解客户服务真谛的公司,才知道保障生产产品质量的核心要义。
将质量革命进行到底,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客服岗位、招募和培训合适的人,才能发挥出他们的价值。
客户满意度处在安全区的企业,必然是以客户为导向的,但同时也会意识到,客服部门不是单一的服务部门。
客户满意度,可以用完善的质量流程体系不断优化提升。
当产品质量能够最大程度地挽留住老客户,开拓新客户也就水到渠成了。一旦构建出以质量为核心竞争优势的能力,那么企业终将赢得未来市场的胜利。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肖隽忠,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