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一个封闭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开放的国家,从一个“三来一补”的生产加工型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科技水平强大的国家,从一个商品的进口国发展成为商品的输出国,甚至经过了制造业的大国之后,面临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成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
虽然从整体经济角度已经形成了完美的转型,但在微观层面,我们还没有在战略、运营、管理、营销甚至资本运作等角度实现转型,很多时候是在把制造业上的思维模式,照搬到服务业中,这使得中国的服务业,不管是满足内需上还是对外竞争上,都产生了极大的折扣,让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感觉憋屈。
服务业虽然与制造业,无形的服务与有形的产品之间,虽然有扯不断的关联,但是也存在先天差异,只有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差异,才能从微观上实现转型,改善并扭转中国服务业所存在的不公正的局面。
比如制造业的产品供给都具有前置的特点,在加工基地会有积压的库存,会有仓储物流以及渠道终端方面的沉淀。同时,制造业的产品也存在零部件的分别采购,这个不管是区域性还是国际性,都有很大的异域合作空间,产业集群的可以形成集中采购,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华强北等等。
而服务业虽然在专业性上也有比较明显的分工,专业的纵深感也很强,但顾问咨询于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智业中的头部企业)的优质资源也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层级,比如根据城市等级,不管是人才构成还是专业深度,不管是战略高度还是实操经验,从成本结构到报价系统,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服务业自身的采购,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商务办公,自身形象传播以及给客户的硬件配套,都离不开制造业,甚至服务业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承担了制造业的渠道分销、终端展示、大客户背书、给客户的标配等职责,因为每个店铺与公司所陈设、库存和消耗的,都少不了硬件。
服务业的一部分职能是有形产品的终端与大客户,重要的还是经营那些产品的人,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策略技巧,挖掘客户的需求价值。
是在红海中竞争,还是在蓝海中盈利?这是一个问题。
从自身的特色看,服务业都是提前储备,资源前置,而不是如制造业那样的还需要补货。因为服务不能是批量生产,而只能按需定制。服务的核心在于个性化方案的沟通与落实,服务难以形成流水线的规模,制约因素又很多,比如人员的时间是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人员的专业又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背离的情况,人员的性格也并不总是与客户达到和谐统一,人员的协作总是会出现不和谐与掉链子,服务并不如有形的产品那样,形成比较直观的视觉刺激,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服务业存在淡季旺季,而且是每天都会出现淡季旺季(人的生物钟),人的流动相对于物流成本高出很多,虽然不需要搬运装卸,却是很麻烦。
你的价值是什么,这决定于你为什么样的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也构成了你的存在的意义。
李彦宏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结束了,以后将是AI(人工智能)时代,当AI可以取代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正在与高端服务结合。服务天然具有高端的优势与特点,我们还没有发现业没有发挥服务的优势。比如情感和温度,比如互动与协作,比如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服务体现在关心,比如一杯暖心的热水,即使是白开水都有情感因素,比如一件礼物,在特殊的时机会有特殊的含义,会赋予更多的衍生价值,比如一句问候,并不仅仅代表几个文字符号或者是一些声波,而更多的是那语言文字之后的情感诉求。只有把那些剥离,服务才会蜕变成为商品。
纯粹物化的商品永远无法达到服务的高度,房子只有成为家,有了家的归属感才能增值;钱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与需求挂钩、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床具、寝具、衣服、化妆品等等只有与人结合,与人的肌肤接触,才具有实际价值。
当我们激发出人的需求,满足了人的需求,才能做到物尽其用。而在激发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制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从商品转变到奢侈品的过程。其中有目标客群的细分,有心理因素的激发,有心理满足,有群体的归属感,有自尊与荣耀,罪重要的是有细致入微的服务,才能形成相应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钻石说出大天,本职上就是碳,但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跟感情归属,跟时间结合,跟承诺结合,跟幸福结合,跟虚荣结合,就形成了图腾,就会显得弥足珍贵,而成为某种特定关系的标配。
当物质生活足够丰富,当恩格尔系数逐渐减少,人在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逐步被满足,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线,就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
教育能让人看到未来,亲子能让人看到未来,魅力让人感觉到被接纳,费用降低,如何节流?从销售费用上算账。
服务业的产品是什么?服务所销售的客体是专家,是无形的东西,重要的不是你卖的东西,而是卖东西的人,出了问题怪谁呢?谁的信誉受损失?
作者:贾春宝;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