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户为中心是众多企业核心价值观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条。我们见到100家公司,至少95家都会说,自己的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至上。但很多客户,我问他:你的客户是谁?他又回答不出。
真的做到的,为之寥寥;真的做出价值的,更是凤毛麟角。
客户主权的时代,竞争的本质日渐凸显为对客户的争夺。客户洞察、消费者洞察在当下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但真的要做到理念与行为的一致,知易行难,如果进而还能做到创新,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消费者洞察这个能力来说,很多公司都意识到了重要性,但是却未意识到其必要性,也就是我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不是必须、立刻去做。或者是想做,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作为消费领域新兵的某标杆企业,它的消费者洞察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知行合一,并助力业务在7年时间,从435亿做到4829亿,实现10倍增长的呢?
草莽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
改革春风吹满地的草莽年代,只要产品能做出来就不愁卖。80、90年代的某标杆企业,从B端商贸业务起家,后续老板意识到技术才是控制点,于是给公司取名叫技术有限公司,然而后来在商业竞争中遇到两个痛点——
1、内部组织目标对不齐
产品以技术为中心,研发部门疯狂炫技,搞了很多千奇百怪的产品;市场以销售业绩为中心,把用户并不需要的产品卖出去;营销以忽悠用户为中心,包装至上。
2、外部竞争光靠模仿已经无法做到领先,而团队对于创新却很茫然
很多企业对产品差异化有种痴迷,本质是以技术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最后反而容易失去市场。
早在90年代中期,标杆公司的老板就提出“以客户为中心才能赢得市场”。从每年的用户大会、每年做战略规划时深度的客户洞察等动作,也映射出标杆企业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守。
那时大家戏称,要把公司名称从“技术有限公司”改成“客户有限公司”。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企业,第一种,因为看见所以相信;第二种,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优秀的企业往往选择做第二种。
在贯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路上,标杆企业用了3年的时间入门去感知用户,又用了4年才完成消费者洞察体系的建设与内化。
洞察,在业务成长中践行
虽说标杆企业在洞察这件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上,选择了因为相信而看见,但其消费者洞察体系建设,也并非为了建立而建立,洞察核心要对准业务问题,释放业务价值。
在其内部流程中,消费者洞察流程是作为使能流程,嵌入业务主流程,通过深入系统、常态化、沉淀最佳实践的洞察活动提升业务的成功率。
7年10倍增长的三次转身
伴随着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从百亿到千亿,7年10倍增长,基于不同的业务问题,标杆企业的消费者洞察建设亦经历了三次转身:
一、2011-2014年:生存期,洞察由市场销售和竞争驱动
2011年,进入手机公开市场,作为后进入者,标杆企业选择的是跟随战略:模仿对手爆款、被动响应渠道需求的机海战术,带着100多款型号的混沌渡过了生存期。
那时候的洞察更多是销售驱动、竞争驱动,虽然也有洞察的活动,但和当前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一样,洞察活动做的极浅,散落在各个单元,未形成有价值的业务指导。
二、2014-2017年:崛起期,为实现单点突破到系列成功,用户驱动的洞察体系被提上日程
2014年,某款产品歪打正着、意料之外成为市场爆款,市场销量数十倍于预期,误打误撞地让标杆企业在终端市场的一类人群中打开了声量,率先树立国产品牌高端形象。
但这种“以己度人”的单点成功并未得到自然延续,后续推出的几款产品又石沉大海。面对市场可谓是“一问三不知”:因为成功来源于技术驱动与产品驱动,当时有以下几个典型现象:
1、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只能按照价格段去规划:
高中低档全开发、品类人群全覆盖,金-银-铜-铁四档,任君选购。像我们接触的很多企业,到现在也是这种产品开发理念。
2、不知道目标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只会讲参数高,强调性价比:
主打“高质平价”,用最好的材质、最高的配件,高配置配料,成本越高,定的价格也越高,虽然想要打动高端性价比用户,然而性能打动的却是买不起的那批人,而这些人最终流向的是主打低端性价比的对手。
3、不知道用户为什么购买,产品变成“像素级”模仿:
竞争对手出一款卖的好的,就快速跟随,大家都长得差不多。对手推5大卖点,我就推10大卖点,卖点越堆越多,故事包越来越多,结果发现,还是打动不了用户。
时至今日,很多已经成为引领者的企业,还在重复着这些误区:早期支撑企业商业成功的大多是竞争驱动、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但这种驱动逻辑带来的是一招取胜,可遇不可求,很多企业在推出一款爆品以后,很难再打造第二个爆款。
当企业已经从后进入者成为行业引领者或者实现局部领先时,支撑企业商业成功的一定是用户驱动,哪怕是技术创新,也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
在进入公开市场之初,标杆企业就提出了消费市场的千亿愿景,而当时技术驱动的产品开发逻辑,已无法支撑公司从偶然成功到必然成功,更无法迈向持续增长的千亿目标。
于是,标杆公司开始思考系统建设消费者洞察体系,将原来散落于各个单元的洞察活动,以能力中心的组织形态进行统管,解决重大疑难问题、提升洞察能力、统一活动标准、统一任职资格。
这条体系建设之路,一走就是4年。
企业变革管理是思路转变的过程,思想的转变是成功的起点。当时公司领导提到:“洞察用户非常重要,这是一条必走之路,现在消费者洞察没有产生价值,是因为大家的能力不足,而不是方法不对。你们的预算没有上限,因为你们花的是小钱,干的是大事!”
三、2017-2020年:全面领先战略,消费者洞察成为业务持续成功的创新之源
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标杆企业逐步探索出用户驱动的产品开发逻辑,通过复盘单点产品的成功,精准定位优势目标用户,回归场景,在行业成长期时,满足某类优势用户的差异化显性需求,从而实现对某一人群的强化覆盖,做到了至少30%的人群市占率,实现了一个系列的持续成功。
面对市场竞争,很多企业的解决思路是差异化。但是往往只停留在产品的差异化,拼硬实力,当技术的代差越缩越小,最终还是会陷入同质化拼价格的泥潭。
但市场终将趋于饱和,还需要从单系列成功走向全系列成功,这个阶段就对洞察有了更高的挑战——需要通过人群破圈辐射新的人群。
全系列的产品组合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一类用户的洞察,而需要更深入地对行业人群的深入洞察,甚至是对竞争对手的人群洞察。只有在人群源头上找到差异化,方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战略竞争视角的洞察便成为此阶段的洞察重心:
如何定义与区分你的目标用户、竞争对手的用户?
如何通过用户分群为产品和营销带来更大业务价值?
产品越来越多,如何进行产品组合设计?
当你和对手的性能参数已相差无几时,你要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为50%甚至100%、200%的溢价买单?
……
而至少80%推出全系列的企业,往往死在全系列的产品组合这个阶段。
本以为用高中低价位段就能做好用户区隔,到后期产品上市发现,内部用户重叠、内部先打架,重复投资、不同渠道竞争同一群客户等问题层出不穷。
本来中高端做得还可以,想要抢占低端用户推出了中低端大众系列,结果到了上市复盘时,打开用户数据发现高端的用户也流失了,低端的用户也被友商以性价比争夺走。
品牌定位被稀释,产品团队、销售团队、品牌团队只能看着库房里一堆的呆死料,又不知如何挽回。
为了实现从偶尔的单系列成功走向必然全系列成功,这一阶段,标杆企业逐渐通过最佳实践的沉淀固化了消费者洞察的组织、架构、职能、活动,支撑了这一蜕变,并通过消费者洞察体系释放四大业务价值:战略价值、产品价值、营销价值、用户经营价值。
让用户驱动基因从产品概念设计之初就植入,贯穿战略定位、产品开发、营销推广、上市操盘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了以用户洞察驱动业务创新、从源头上甩开对手一条街。
消费者洞察的N个老大难
标杆企业通过用户驱动,实现了7年10倍的三次转身,中国消费领域有非常多优秀的引领者。但我们走访很多客户后,发现当前中国很多企业在做消费者洞察时,往往遇到如下的老大难问题:
一、知道洞察很重要,但无从下手,做出业务新知,难。
某DTC品牌企业战略负责人说:“我们公司各个层级都有在做洞察行动,洞察动作也都做了,但是做来做去,发现很多结论,他们不调研我都知道,做不出业务价值。”
这种情况下,洞察结论缺少业务新知,看不到价值,不愿意继续投入,砸几个亿做营销预算,结果大量资源浪费,营销一停,客户也流失了,更不愿意投入洞察,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二、不知道怎么建洞察组织,人怎么配,事怎么管,难。
某消费电子企业营销负责人说:“我们对洞察是非常重视,也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做消费者洞察,做调研、做洞察,内部大量人在做同样的事,信息难以协同,资源大量耗散。大家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如何提升组织能力?每个团队都在用各自的方法做洞察,很难形成统一语言。洞察的人水平不行,怎么招到更专业的人?这些人怎么管?”
三、找不到目标用户,产品区隔、产品规划,难。
某服装企业一号位说:“我们去做产品开发的人,甚至去做洞察的人,都并不理解我们的用户是谁,也不清楚动作的价值。洞察的质量不高,各个品牌、甚至同个品牌的产品都在打架,高端难溢价,低端又不具备规模优势,实在是难。”
四、每年数亿的营销费用,怎么高效营销,难。
某大消费企业销售老大说:“我们每年巨额营销投入,至少一半的钱可能都是浪费掉的,现在营销ROI下降越来越明显,地毯式全渠道营销已经难以为继了,而且产品给我的卖点也没有竞争力,我只能砸钱硬卖,老板也很着急。”
五、洞察人员总是感觉不懂业务,洞察归洞察,业务归业务,总是拉不通怎么办?
……
您的企业是否也有以上老大难的问题?您的企业中了几条?
如何让消费者洞察能更好对准业务问题,释放业务价值?
如何从单品偶然成功走向全系列的持续成功?
消费者洞察体系到底如何建立?
标杆企业的三次转身,或许可以给到我们一些启发。我们也非常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消费者洞察圆桌会中一起交流。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Kevin,乔诺战略首席专家,原跨国公司产品线总裁、战略总裁、营销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