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业培训网 > 管理学堂 > 营销销售 > 静待中国营销的春天 |
静待中国营销的春天 |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15-10-26 13:31:16
|
|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金焕民
毫无疑问,身处实体经济中的多数中小企业,目前处境艰难、前途渺茫。 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纯粹是力不从心,我在五年前就离开了从事近二十年的的中小企业咨询工作。我给出的理由很“冷酷”: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绝大多数应该“寿终正寝”。 面对中国“井喷”式的消费增长,中小企业的“制造”,以其“双低”(品质低、价格低),契合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中国市场需求。尽管在2010年之后,它们的制造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走向“常态化”的市场需求,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也就是说,在它们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时,它们也同时成为“过剩的”产能。 因为它们没有创新能力,只会模仿,所以它们什么也没有创造;因为它们没有形成像样的附加值,所以,它们没有完成资本积累;因为它们过分相信以往的“经验”,认为这次挺一挺,也能度过难关,结果却是欠了一屁股债。 这就是事实:幸存到今天的中小企业的“能力”,是模仿来的,而不是自主形成的。这种能力在模仿空间消失时,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关门。 其实,中小企业就是靠模仿生存的。其生命周期兴起于一个行业周期的成长期,兴盛于行业周期的成熟期,消亡于行业周期的衰退期。只有那些在模仿中建立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才能躲过消亡的风险。很可惜,中国的中小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忙于捡“碎银子”,不愿意或者也没有能力关注“能力建设”。 这也是规律:在“行业生态”中,多数中小企业是依附于龙头企业生存的。在龙头企业具有超强的创新能力,不断地推动行业从一个周期进入另一个周期时,中小企业就会一直处于“春天”中,否则,就会进入严冬。 很遗憾,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多数只是规模型,而非领先型或者领导型。在行业进入衰退期,它们也遭遇了严冬。它们与中小企业命运的差异,仅仅在于,它们只是遍体鳞伤的幸存者。 所以,“马云们”打心底里瞧不起它们。 虽然出了很多书,写很多文章,但在中国营销界,我始终不入流。在大家讲品牌时,我用大量文字想证明,重要的不是品牌,是过硬的产品。于是演绎出了“产品声誉”、“声誉产品”有概念,提出了“产品打天下”、“价格定乾坤”、“用产品销售价格”的命题,做出了“让人望而生畏的不是品牌而是产品”的假设。 目前最热的是“新营销”。个人又坚持认为只有新环境、新问题、新主流,没有什么新营销。换言之,只要营销的宗旨、使命和任务没有发生变化,就不会有什么新营销,“新”的是方式、方法或者营销技术,不是营销的逻辑和营销的内在规律。我认为在营销面临重大考验时,首先思考不是什么如何创新,而是弄清最基本、最根本的东西。只有如此才不至于以创新的名义做无谓的折腾。我固执地认为,目前的营销已经被所谓的新营销绑架。其直接结果是方式大于方向,现实绑架趋势,这甚至使得连传统经济的巨头都正在失去战略定力。马云们放个屁都是香的,董明珠们说什么都会受到嘲讽。要说不正常,这种现象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当我把张五常的《经济解释》、罗宾逊夫人的《论马克思经济学》和德鲁克的几部专著摆在书桌上,准备以自己的思维演绎价值创造和营销的时候,读到了包政先生《营销的本质》。暂且不论这部书自身的价值,仅包政先生“闭关”数载写作此书的时机选择,就十分耐人寻味。 在中国营销理论界,包政先生是少有的既是严肃且造诣极深的学者,又是卓有成效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实践者。他的努力,无疑是适应了中国营销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需要。 我们有理由对中国营销的春天充满期待。因为有马云们的创新,有董明珠们的坚持,有包政们的思考。 创新是必须的。但如果中国营销仍然不能在透视顾客需求和顾客价值的基础上,回归价值创造,仅仅在营销技术上打转转,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就永远不会是营销事业,我们所津津乐道的也永远不是什么营销理论。 |
|
版权声明: |
1.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 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