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杂谈:企业家心念要正而纯粹
今天看了一个现场采访比亚迪王传福的视频。有些感悟拿来分享给我的朋友们。也许对我们做管理、做企业是有启发的价值。
主持人问他,新能源汽车公司越来越多,您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王传福的回答是,这么多的玩家进入这个行业是好事,因为把这个蛋糕做大了,蛋糕做大了,也就是意味着这个行业越来越好做了。那么问题来了,越多玩家进入这个赛道,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那么如何存活、发展呢?三个点,一是核心科技;二是精准战略;三是快速反应机制。
这个视频,我连看了三遍,丝毫没有发现他是在“骄傲”的调侃,也没有丝毫的唱高调的感觉。看完这个视频,我的感慨是:
1、大企业是有它大的原因的。
2、大企业家对变局、对竞争的认知是清醒的、对自己的信念的坚持是笃定的。
3、大企业家对问题的视角是简单、纯粹的。
为什么我会有如此感慨呢?
1、大不如强。
企业做大,好像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想法、说法。但是大企业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昨天我见了一个公司的老大,他也想做大,结果大的代价是短短几年,几千万成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可叹又可惜!就像今天这个视频里王传福讲,亏个五十个亿是可以的,但是这几年的时间是多少年也买不回来的!王传福讲华为手机70%是他代工的,华为手机的金属框90%都是他做的。原来,人家也是“大”家啊。不过,人家大的是那么清晰而稳定。这和他上边提到的精准战略、快速反应机制的是完全契合的。想当年的巨人大厦也想大,结果以惨收场。这样的大却惨,我相信大家都能分析出一些原因来,这里有一条是重要的,大一旦是为了“证明”什么,那就离出篓子不远了。而且,企业再大,也不能有不能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思维,这一点下面会讲到。
再退一步讲,李彦宏、雷军等文质彬彬的“表面”之下,人家的下手未必不是稳准狠,不一定非要靠“音量”高八度来独占鳌头。
2、我们做企业,绝不能有吃独食的思想。
众所周知的李嘉诚拿到一个“大活”后,都会主动把一部分“活”分给参与公开投标的同行伙伴。其实,这样的案例在市场不少的,只不过他被树为了典型。可是,我们有的企业非要吃独食,自己闷在办公室想的是如何吃独食,开个会张口闭口也是吃独食。殊不知,现代企业已经从竞争,走向了竞善、竞合,独食思想已经是信息不对称时代的产物了。
而且老祖宗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先不说吃独食的思维是根本不现实的,即便吃了独食,那也是给自己挖了一个随时可以陷进去的坑,因为这样的思想拿来“教育”自己的员工,结果就是企业内部“异心”暗动,让员工想到自己是不是就是个棋子。所以,嘴巴痛快了,隐患却埋下了。
所以,在此提议各位,一定要用正向的、理性的、主流的价值观来打造自己的IP和企业的团队,绝不能自己被自己的坑给活埋了。
3、清晰又纯粹的视角,是让企业稳健发展,甚至是突破瓶颈的关键点。
有的企业的发展可谓是起起伏伏,就此而言原因颇多,但有一条不能否认,那就是缺少清晰而又纯粹的视角。这是很要命的地方!
前段时间,在南方一家企业做完培训后,和那家企业的老总有个近一个半小时的简短沟通过,她讲她最近挺迷茫的,经过一段的沟通后,我对他讲,你不是最近挺迷茫的,而是根本就没有清晰过,你的心太浮躁了,你的眼神、坐姿、语气、话语、员工关系、企业发展思路等,都很鲜明的透露出了你的心是乱的,心一乱,方寸就没了。后来,随着我问她答,慢慢的她的思路清晰起来,也纯粹起来;后来,坐在她的对面,我很直观的感受到她的心情平静下来,思路明快起来,其实她原本就是清晰、纯粹的,只不过一时迷失了而已,否则,她也不会把一家企业做得这么有一定的规模。我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再迷茫,只要敢于面对,也会拨云见日。怕就怕的是,对自己和企业的局限视而不见。
以上,就是今天看完这个15分钟视频后的收获,拿来分享给我的朋友,如果你正处于迷茫,没准就是一副良药;如果你正处于决策的选择,未必不是一个参照物。
本文作者:王伯元老师,如需邀请王伯元老师授课,请致电13718601312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