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企业体量很小,怎么跟行业龙头企业合作?
第一,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认知的误区。每个企业生存在这个社会上,都有它的独特价值。
即使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公司,也还是有采购额的。在相应的采购额下,首先要找到门当户对的资源,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寻找一些比我们强的产业链资源,来引领我们往前跑。
第二,在某个领域,有了让自己有力量的“量”,我们就可以跟门当户对的供应商进行博弈,也可以吸引比我们强的供应商来跟我们合作。
在市场端,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产品多样化,提升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在内部,要建立研发的技术平台,在平台上拉通不同的产品,建立路标库、优选库并不断复用来实现聚量。
第三,要在内外达成共识。
与强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首先要双方高层在文化理念、发展规划上达成共识,获得平等对话的门票,与对方的大脑中枢进行对话。其次要洞察供应商的真实诉求,寻求合作突破点。
同时,要在公司内部达成共识,整合公司资源,拉通所有需求,全盘考虑解决方案,制定与供应商双赢互惠的合作策略并确保落地执行。
为了营造竞争,我们招了更便宜的新供应商,但没多久就涨价了,怎么办?
聚量和竞争是降本的两把金钥匙,竞争环境是一定要营造的。
良性竞争要引入的是“真鲶鱼”而不是“假鲶鱼”。那些为了进入企业而在某个产品上报出低价的供应商,往往只在为了进入企业获得一个门票。
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是否有成本竞争力?会不会在大量交付的时候,因承受不了低报价造成的巨额亏损而涨价?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很大,此时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这种问题的根因是没有对供应商资源做前瞻性布局,同时也缺少对新供应商的赋能。
所以开发供应商时一定要进行全面考察,找到真正的同路人,引入“真鲶鱼”。
必要时,还要对有潜力的、愿意追随我们的供应商进行扶持,让“真鲶鱼”与现有供应商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竞争,才能牵引良性竞争,避免被动的局面出现。
现在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很多,物料的归一化管理会不会导致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会不会限制产品创新?
首先要走出一个误区:做物料的归一化要解决的是复用、聚量的问题,并不是要限制研发的创新。
要明确定制化一定是基于客户可感知的需求,客户感知不到的需求,就不应该做定制,而是要不断地复用我们优选库的物料,遵循归一化。
在客户可感知的地方,例如手机的外壳,让客户感觉到“炫”,就要看未来的方向上哪些技术、工艺可以提升客户感知,把它提前应用到我们的产品上,这就是定制化。
定制化不是无序的,要有序的使用相应的技术路标器件/工艺,而不是泛滥的拍脑袋的使用器件/工艺,要对准产品的商业成功。
在对准商业成功的时候,所有采购域的小伙伴都要成为工程商人。研发要转变成有商业思维的工程师;采购不能仅仅关注价格,要从工程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供应商的技术为我们的产品创造价值,让客户愿意为这个价值买单。这个时候大家才能形成合力。
来源:乔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