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流程,是业务的助推器,还是绊脚石?
小赵加入了一家头部鞋服企业,岗位是专员,部门有几十个人,但他平时的工作很忙,天天忙业务。
有一次,他采购了一批办公用品,需要报销一笔2800元的单子,供应商直接给了发票,希望能在一周内到款。
小赵心想,金额不大,最多2-3天就能搞定。
第一天,跑了3个地方,签到了2个字。
第二天,跑了5个地方,只找到3位领导。
……
一个月后,在供应商的不断催促下,报销单子终于走完了流程。在这过程中,小赵认全了16位上级领导,从组长,到副部长,再到部长、副总监、副总……
流程繁琐的背后,是“糖葫芦串”型组织,是组织架构的不清晰。
看似层层分权,实则只有工作下放,副总接了公司的一项战略指标,直接原封不动传达给副总监,副总监再原封不动传递给部长,一直到最后,只有专员一人做事,其他人反而成为了阻碍工作的瓶颈。
我们在辅导企业的实践中发现,战略执行不力的背后,往往是组织架构不清晰。
大部分企业在初创时,大家齐心协力搞业务相对容易。但随着业务发展,人数快速上升,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组织能力跟不上了,就像一个笨重的大象,一声令下,原地打转甚至摔跤。
我们的业务为什么常常陷入组织能力的泥沼?
如何让组织能力真正对准业务、成为我们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下文,我们将打开组织设置的3大通病。
业务流不清晰
第一个误区,是横向的组织架构不清晰,本质是业务流不清晰。
组织最终是要架在业务流上的,业务流代表了分工;而业务流程,是对准战略去建立的。
在战略滚动刷新的过程中,组织架构的核心诉求是: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战略?如何承接业务流?
比如说大客户转型,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
有一家企业,最近正面临着这样的战略转型。他们原来是贸易型企业,面对的都是一些散单客户;后来逐步发展后,就要向大客户转型,直接面向大客户,做全球顶尖大公司的生意。
这种战略转型非常明显,然而业务流程、组织设计还是按照以前小批量的贸易型公司来做。
这时,问题出现了,在端到端流程中,第一步是接受客户需求。
原来小批量的时候,“人在家中坐,单从天上来”,靠口碑、靠宣传,坐在家里就有人找你,告诉你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要多少,单次订单的货量比较少。
但现在如果你做大客户,就转移到了“人多肉少”的竞争市场。比如说要挤进苹果的供应链,你必须主动出击,紧贴客户,苹果为什么要选择你?产品竞争力?成本?供应效率?客户关系?
在这个环节,整个业务模式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比如说大客户销售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决策流程?从线索到机会,从机会到需求,从需求到订单,再从订单到回款,都是需要重新梳理的。
如果不把这些业务流梳理清楚,组织架构的调整就没有直接依据。
把这些定下来之后,我们才能看见,在这上面我要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总部定位不清晰,分权、授权机制模糊
组织是一个立体结构,除了横向维度外,还有纵向维度,即从上到下、总部定位问题。
首先,你的定位和决策机制是什么?
老板办公室外,排队等了一群人……
大部分公司在初创时规模较小,老板放眼一望,办公室里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我知道你们都在做什么,有能力监管。
但当企业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这样的CEO就会变成企业的瓶颈。总部定位不清晰,会导致授权机制不清晰。
所有的事,事无巨细都要找CEO。我们会看到老板办公室前,每天排了一堆人,CEO每天都像陀螺一样疯狂旋转。
有一次我们和客户聊天,老板苦笑着说,他是全公司最忙的人,因为没有明确的授权,下面的人都不担责,所有的事情都找他。
举个例子,开会的效率特别特别低。老板的会议安排满满,常常是大会套小会,今天上午在和第一拨人开会时,开到一半,突然说我出去15分钟。然后中间出去开了另一个小会。
等再回去时,第一拨人和他说:“这15分钟,我们什么也没讨论,因为没有人做决策。”
层级分了一堆,最后干活的就只有一个人。
在本文开头,那个跑了16个流程,就为了报销2800的小赵,其实在很多企业都有相似的情况,是典型的“糖葫芦串”型组织。
比如说,专员上面有一个组长,组长上面设置了个副部长,在上面是部长、副总监、副总……但其实这一串“糖葫芦”,每个人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按照层级一层一层切上去。
我们常说“分权制衡”,但设置了那么多角色,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分权,比如说副职吧,部长和副部长的角色区别是什么?这种“糖葫芦串”式管理,其实就是一个人管一个人的串联组织,到最后干活的就只有一个人。
总部的定位是很重要的,在总部定位清晰了之后,我们要选择组织的管控模式,如战略性管控、财务型管控、运营型管控,在管控模式之上,我们需要的是一套科学的分权、授权机制。
组织绩效不清晰,无法承接战略,没有起到牵引作用。
公司战略落下来,各个组织最直接的承接方式,就是KPI。
但如何合理、恰当地评价各个组织对战略的价值贡献?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组织绩效设置,往往会陷入以下几个困局。
1.考核指标单一
很多企业的考核指标比较局限,有些全是财务指标,甚至能达到80%的占比;有些只有短期指标,没有中长期土壤肥力指标。
如何让考核全面牵引?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供你参考: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
2.指标数量特别多,无法聚焦
有些企业,一个部门甚至承担了20多项指标,什么都考。
考核代表的是一种战略牵引,而战略的最核心要义就是资源再分配。二三十项指标摆在眼前,你的人力、物力怎么去发力?资源的平均分配,只会导致撒胡椒面,什么都干点什么都一般;抓不住牛鼻子,没办法聚焦主要矛盾。
标杆企业选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工具,来解决以上几个问题,这个工具有几个关键节点:
1.找到能够衡量业务关键结果的北极星指标。
到底什么维度的指标,才能代表业务的核心成功?比如说抖音的核心价值是短视频内容,所以它的北极星指标是“用户停留时长”。
有了这样一个结果性指标后,就有了牵引方向。用客户停留的时长,体现产品价值和短视频内容质量。进一步,停留时间越长,广告收入越高,营收指标也会越高,这是积累性指标。
很多客户更多会考虑过程性指标,还是以抖音为例,可能会考用户数、点击量、广告收入等等,但这些指标的背后,你的核心诉求是用户停留时长。
2.不同业务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有差异化考核。
有一些产品线是核心业务,有一些产品线处于成长期,有一些还处于孵化阶段。这三类业务不能用一张表考核,不同业务的考核指标是不一样的。
3.考核指标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具有时效性。
随着业务发展、市场发展,尤其是在战略转型时,我们应该格外关注考核指标是否还能适应最新的作战方式,持续滚动刷新,才能持续起到牵引作用。
别只侃侃而谈业务,避而不谈团队管理,打造一支高绩效团队,让目标有人接,愿意接,接得住!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苏茜,乔诺组织活力产品线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