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唐兆希
关于组织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设定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这些管理思想和理论你可以看成是管理界的哲学。而企业家们就是这些思想的信徒和践行者,通过他们的管理实践又孵化出一个个新的管理思想家。
组织并不复杂,再复杂的组织也是由一个个人一件件事组合在一起的。组织非常复杂,就是因为这些简单的人和简单的事的组合是无序的。所以,构成组织的要素很简单,但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每件事的起因和目的不同,最终这么多人和这么多事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组织行为就变得非常复杂。复杂似乎非常难认识和控制,所以,管理简单说就是设计能够形成“合力场”的机制以超越复杂性!
简单组织的复杂性首先因为不同时间段组织中不同人的压力和动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动力和压力使组织中的人表现出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倾向。简单的加薪、晋升、机会可以解决某个人的问题,却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组织要素很简单,但组织的构成却非常复杂,为什么呢?我们推动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初衷是想解决大部分人的问题,但最终导致组织“变异、混乱、复杂”的人却是“大部分人”之外的小部分人。
构成组织的要素很简单,那为什么组织本身会变得如此复杂呢?所以,复杂的原因一定不在单个要素上,而在把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以及更多简单要素之间的作用导致的。所以,组织就像无规则的“布朗运动”,每个人的自由和有序却构成组织的无序。
每个组织都是完全不同的,如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精心设计组织方式和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但可惜的是我们总是简单地套用通用的管理模式来解决个性化的问题。
从需求角度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成长、成就、归属”是他满意工作的条件。建立满足这些条件的机制不难,难的是要同时满足所有条件。这不是简单的加法问题,而是复杂的、动态的、互相影响的“算法”。从这个角度看,完美的机制和完美管理不可能存在于实践中——组织一定会存在适当的混乱。
最糟糕的陷阱就是我们的注意力老是会被“无序”所吸引,我们天性害怕“无序”,因为“无序”会带来不安全感。但,如果无序是组织的必然,那么我们经常错误地耗尽最宝贵的资源去消灭一个必然存在的、不可能被消灭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总是“杞人忧天”般瞎忙。
组织的方式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组织方式只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如果我们把太多注意力放在组织方式上,我们往往会忽略目标。所以,当看到无序的时候,我们应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无序?”“无序是必然的吗?”“无序的解决有助于实现目标吗?”“无序是否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