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业培训网 > 管理学堂 > 经营管理 > 从诸葛亮壮志未酬看企业组织能力建设 |
从诸葛亮壮志未酬看企业组织能力建设 |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15-6-26 10:51:43
|
|
作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中天华溥首席专家 张宏波 相对于《三国演义》的后半部,我更喜欢前半部分,大概是因为前三国英雄人物辈出、情节跌宕起伏之故。相比之下,后三国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除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之外再无亮点。 其实,对于受《三国演义》影响较深的70后一族,后三国的无奈还在于蜀汉的迅速衰落,尤其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似乎三国的故事迅速终结,再也提不起读者的兴趣。蜀汉的一国之力全部系于诸葛亮一人之身,终究是造成了蜀国最终的灭亡,真的可以说是“其兴也速,其衰也忽”。 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与读者把蜀汉的衰落归结为诸葛亮没能在有生之年培养出优秀接班人的原因,认为后三国中的蜀国在诸葛亮之后再无领兵带将之人,从而无法与司马懿领衔的曹魏抗衡,最终落得被消灭的命运。诸葛亮的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也逐渐为后人所诟病,认为这种领导风格完全抹杀了下属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年轻人不能迅速的成长起来,从而最终的结果是后继无人,发展乏力。 但是在我看来,蜀汉之所以灭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蜀汉过分强调以诸葛亮为首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忽略了在发展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建设,从而造成了国家兴衰全部系于一人之身,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在前三国时期,刘备凭借桃园结义的三兄弟而起家,在后来收伏赵云、诸葛亮之后奠定了蜀国的基础。应该说,除了马超、黄忠以及短暂加盟的庞统之外,刘备在三国中期之后再也没有优秀的人才加盟。过多的依赖五虎上将与诸葛亮的结局就是在张飞、关羽离世,黄忠赵云老迈之后,蜀中再无大将可用。这种局面在诸葛亮在世时就已显现,最终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局面。应该说蜀国的衰败缘于对某个人的过分依赖,而忽略了帝国中的组织能力建设。在依靠个人的能力打下帝国基业的同时,而忽视了将个人能力有效的转化为组织的能力。 所谓组织能力,就是一个组织所具备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一种通过组织体制、机制、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显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消失,是长久推动一个组织成长的动能,就如一群不知名的德国球员在世界杯上打败众星云集的阿根廷队一样,组织的能力战胜了个人英雄主义。 在企业中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状况,中国许多企业的生存周期很短,很多原因就是无法有效的将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的能力。诚然,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初创者的个人能力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许多企业的创立者凭借一己之力,将企业发展成从无到有、由小及大。但是一旦企业步入一个平稳发展期,就会面临着一个难以逾越的向上突破的瓶颈。大多是因为企业的创立者仍然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相信他人,不培养他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造成企业中的其他人员只能从事于细碎的事务性工作。而对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决策则不能以集体的心态来进行思考。 组织能力的缺失还将会使企业面临一个决策风险的局面,由于不能够有效的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汲取经验,老板决策的现象难免造成顾此失彼,思虑不周。盖因此阶段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已经不是如企业初创期的简单,某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都不足以在整个企业的层面上进行综合的平衡思考,所作出的决策也难言完美。有人说,老板的天花板就是企业的天花板,其中就是这种局面的写照。 组织能力的缺失往往造成企业会由于一个人的成功而成功,而一旦这个人离开企业,很可能就会使其面临着消亡的厄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在当前的企业中仍然面临着难以改变的局面。 |
|
版权声明: |
1.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 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