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否有这样的疑问:
为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产品,为什么销量好的却没有几个呢?
明明客户提的需求我全都满足了,订单还是拿不下来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人觉得头痛,想去医院开点去痛片;这时医生该怎么做?直接给他开药吗?当然不会。
首先医生会问:“你怎么了?”也就是挖掘问题的过程;
患者回答:“头痛。”
如果医生直接开缓解头痛的药,那可能患者回家发现虽有缓解,但还是会痛,然后默默的骂一句“庸医”。
实际上,我们知道,医生往往会让我们进一步做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检查,这就是寻找问题根因的过程,最后发现头痛其实是由于长期失眠导致的。
所以医生最后开的药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处方,与患者需要的“去痛片”大相径庭,却能实际解决患者的问题。
各位不妨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是直接给了患者去痛片?还是深入分析后,对准“失眠的问题根因”给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呢?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需求=问题+解决方案。
乔诺在多年辅导过程中发现,很多客户提出的都是自己预设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背后的问题。
而很多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都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要么直接按照客户预设的解决方案直接开发,要么就是没有对客户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造成了很多反复和资源浪费。
举个例子,在国内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年代,某企业创始人就曾提到过,手机需要大电池。
如果我们直接把大电池做为客户需求来考虑的话,电池要做多大才算好呢?另外,大电池势必会带来成本和体积的增加,手机也会变得又大、又重、又贵。
我们回顾需求的定义:需求=问题+解决方案,并对这个例子进行深度分析。
客户预设的解决方案:大电池。
问题:其实是消费者在办公、娱乐、通话等场景时对于续航能力的要求。
深挖一层,问题根因:一方面是因为电池容量低,所以需要不时补充电量;另一方面是因为充电需要的时间长,出门在外,不方便随时补充电量。
真正的解决方案:便携移动电源、提升手机容量、快充等。
当年“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语可谓风靡一时,带动其手机品牌销量持续攀升。
我们做需求管理,是通过一套系统的工具和方法论,让大家避免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
不仅要分析出客户提出解决方案背后的问题是什么,还能更深一层,剖析问题背后的根因,然后对准问题根因给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您的企业是否存在“没有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就盲目开发”的情况?
如果当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我们的产品开发会节约多少成本呢?
来源:乔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