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降本,一定是聚量、有竞争。有竞争最好的方法是招标,但是不能把招标用滥了。
很多企业在做招标时使用电子招标,没有底价,无止境地要求供应商降价,只有最低价格的供应商拿到份额。在这种恶劣的竞争下,就会有一些企业走向极端,拿到订单不交货,或者订单量大的时候或是供应紧张时要求涨价。
我们说的招标,主要是竞争性评估,最关键的是前期策划。
在策划的过程中,首先,要看清品类资源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相同水平的供应商,要把势均力敌的供应商放在一起才能够真正的竞争起来;
第二,要激发供应商的竞争意识,避免板结化,要引入一个”真鲶鱼”,这个鲶鱼一定是之前布局好的,经过培育和磨合的,可以保证交付和质量的。
第三,要充分识别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规避措施,例如是否有签订协议来约束供应商的质量达标情况;拿到份额不交货怎样处罚等。
这些都考虑清楚了,我们才会开始招标,让招标发挥威力,真正的撬动竞争。招标是有效的竞争方法,关键是如何做好策划,用对用好招标这个武器。
目标成本怎么设置比较合理?
目标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长效机制,是让企业持续具有成本竞争力。
我们在目标成本管理的时候,首先要清楚目的是什么。在这之后才能确定3个导向:市场导向、竞争导向和自我改进导向。
第一个市场导向,要去设计研发一代的新产品,一定是在上市之后,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而且是客户能买得起的产品,也就是客户能够信赖的产品。
这包括了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以及商业模式,我们要用这样的一种思维,市场导向的模式,去设置和思考我们的目标成本应该设多少钱。
第二个竞争导向,我们的产品上市之后是对准哪些竞争对手?对准竞争对手的哪一代产品?
在目标成本设置的时候,要考虑到竞争,这是 2C 领域。而2B领域的客户一定是对标的,是在满足基本性能需求的时候,比谁的价格更低,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目标成本的设定。
第三个自我改进导向,在我们的企业内部,产品及研发都要有追求,都要思考在满足利润的前提下,怎样通过创新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从三个导向纬度去考虑后,选取其中一个最低值作为产品的目标成本,并持续进行管控。
设置战略卡位,会不会很容易变成独家供应商?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战略卡位。
战略卡位实际上是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产业链有一些技术或资源的独特价值,然后我们通过合作双赢的方式,最终获取到这个价值,让我们在市场上有这个核心竞争力。这是战略卡位的本质。
回到这个问题,战略卡位会不会造成独家的问题?从实战的角度来讲是不会的。这个问题反过来讲,可能有点道理。
因为我们的很多战略卡位,实际上都来源于独家。在产业链上有价值,往往指的是一些比较稀缺的价值,如果很多家都有了,那其实也不稀缺。所以说从实战的统计来看,很多战略卡位确实是来自于独家,但是不会造成独家。
这个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很多小伙伴,意识还是有点偏差。我们大家都觉得战略卡位可能是一个独孤九剑,学会了以后所向披靡。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战略卡位的本质还是双赢。
如何平衡质量和降本的矛盾?
很多人仍然觉得,降本行动只能靠降质量来达成,这其实还是认知上的偏差。就像周老师讲的丰田案例,质量和成本永远不是矛盾的。
首先,降成本,永远不能降产品的合理质量。如果你有过设计,你可以降,只要不是过设计的,一定不能降质量。尤其是有追求的企业——有人统计过,所有的隐形冠军里面,他们对于这个做到行业冠军企业最牛的两个点是什么?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质量好。
第二,降成本的核心是要端到端协同,以及创新。方法有很多,我们会发现可以通过创新等多种方式降成本,而不是牺牲质量。
第三,我们的产品是可以分类的,在这个高等的和中低等产品上,人们有不同的体验和质感的需求。但即使是最低档的设备,在大家期待的体验之上,质量都不应该降低。
所以我就从三点上回答这个问题,建议您再反过头来拉大家打开思路,一定要找到新思路,而不是局限于我只能降这个产品的质量,那就麻烦了。
如何做好物流计划来减少等待和浪费?
在物流计划这一块,我们通常分为两种场景: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
中长期物流计划,是物流资源的规划。通常来说,其规划时间往往超过三个月乃至半年,比如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还有配送中心的规划选址。
通常我们需要依据采购计划、生产计划或销售计划,将计划量转化成物流发货的体积量,从体积量来测算所需要的仓库面积,或所要走的物流路径。
另外还要考虑的因素如产品特性、包装要求,或客户的特殊要求等等。这些是做资源规划时需要考虑的。
也就是说,中长期物流计划,重点是规划资源,包括仓储、运输以及关务,包括港口的选择等,这些都要做一个长期选择方案。
短期计划,通常以几天或者几周为单位,最长可能到一两个月。是要根据客户的订单量、采购到货量以及成品量等,去提前预定相应的仓储面积以及运输资源,包括找好物流服务商、跟供应商和客户沟通好收发货的准备等等,它是一个短期的准备。
来源:乔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