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培训网!本站提供优质培训课程和培训服务!
免费注册 | 会员登陆 | 将本站设为首页 |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把资源分配给机会,而不是问题

当年IBM把个人计算机业务分拆出来卖给了联想,这家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转型为不生产个人电脑的企业;

通用电气公司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现在又准备回归制造业

而许多曾经的行业霸主,如摩托罗拉、诺基亚、柯达等等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过去式。

不难发现,企业当前的经营业绩是由过去的业务决策所带来的,而未来的经营业绩取决于现在的业务决策。

企业如果不能根据当前的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把握住危中的机会,明天就会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管理者只有将资源分配给机会,而不是问题,才能创造出成果,拥有明天。

管理要聚焦机会,而不是问题

一、驾驭机会的前提是,必须学会驾驭动态的组织。

春节时,有家企业请我去给他们公司内训,这家企业每年的目标都是冲刺100亿,可结果却是年年都在原地踏步。

为什么呢?

这家企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求稳。人不行,不敢拿下;想动组织,又怕乱。

然而,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把变革、变化当成一种常态性化的事情来做,才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组织要经常折腾,不折腾的话,当突发情况来临时,再去折腾,就像汽车冷启动一样,费时费力还伤害发动机。

如果企业已经适应了常态化的变革,那当再遭遇到大的危机时,就会类似汽车的热启动,很快就适应了,只不过是压力增大了一点,不至于直接熄火,报废整个发动机。

华为几十年都是这么发展过来的,即使再来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华为还是这样去做事情,只是变化程度更大了一点而已。

二、真正重视管理,要有常态化的管理预算

华为每年的管理预算,约为总预算的1.38%。好多企业都没有相应的管理预算,做一场培训甚至都是临时申请的。

平时都没有管理的相关动作,怎么能说自己重视管理呢?

三、企业里为什么会出现“伪高管”?

说到培养管理能力,很多人就认为是做几场培训。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培训能产生商业领袖。

领袖都是在具体的业务中,总结规律、形成有效的管理举措,实践干出来的。

企业里如果没有常态化的管理实践,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高管呢?产生的都是伪高管。

所以企业要反思,我们的管理环境是否具备长出真高管的要素?

四、要从业务到管理,不要从管理到业务。

很多企业的管控措施一大堆,仿佛把人五花大绑着。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怎么可能做好业务?

后台部门能否变换一下心态,以服务的心态去支撑前线作战?像华为经常说的,让一线呼唤炮火,后方提供资源。

因为只有前台组织有需求,中台和后台的组织才有存在的必要。

大部分企业,在设计组织架构的时候,总部的组织很清晰,中后台组织也很清晰,然而就是看不到前线的组织。

在组织结构图中,没有打仗的组织,中后台也不关心前线的将士们有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

这样,后方的支持是不可能到位的,那些前线的战士们很无助,仗怎么可能打得赢。

因此我们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习惯由外往内看问题,而不是由内往外看问题。

因为当我们总是由内往外看问题时,往往都会觉得麻烦问题一大堆;若习惯由外向内看问题,则会发现其实我们的机会更多。

·习惯用动态思维,而不是静态思维看问题。

当我们用动态发展的思维去看问题时,往往会意识到问题突然不再是问题了,而是促进更好发展的机会。

创造机会的四个好方法

一、经常与客户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修地铁时,泥土和垃圾的处理成本会非常的高。

在深圳时,我就碰到了一家企业,针对泥土和垃圾处理,研发出了自己独特的泥水分离系统,很快就把现场的成本降下来了许多。

使用这套系统后,他们根本都不用把这些泥土拉走,也不用去填埋了。这套解决方案就是和客户一起在现场创造出来的。

二、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做厚客户界面

1.创造机会离不开与客户的深度对话。

人类很多深邃的思想,其实都是对话出来的,如汇集柏拉图思想的《对话录》,汇集孔子思想的《论语》等,创造机会的过程一样需要深度对话。

评价营销人员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是否具备点燃客户、与客户开展一场有来有往的对话能力。

为客户“器官配型”,是一个与客户打成一片,进行交流、诊断、探索、提议、行动、确认……的复杂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确把脉客户的压力与挑战,向客户提出有独特价值的解决方案。

显然,这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活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客户“泡”在一起,才能“发酵”出深层解决方案和“泡”出机会来。

企业机会不够,往往是因为“泡”在客户那里的时间不够,时间在哪里,一个人的成功就在哪里,人如此,企业亦如是。

纵观企业现状,一些企业从事“器官移植”的人都少,更甭提在“器官选型”上的资源投入了。

企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泡”在内部,天天有开不完的会,解决不完的问题,如果解决问题还不能带来客户选择,岂不又是增加了运营成本?

企业看似很忙,其实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罢了。

建议一些企业出台相关政策,将客户界面做厚,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公司的流量入口。

2.机会是用时间“泡”出来的。

不是说谁与客户“泡”在一起,都能创造机会,必须是那些对客户业务有深入理解的人。

他们需要把时间“泡”在客户端,对客户需求进行精准“测绘”,才不至于要么简单地跟随客户的需求,或者简单地跟随内部现有的能力来做事。

这么做看似企业在客户端“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但由于“测绘”准确和事先管理好了客户期望,让企业各环节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和工作效率,减少了很多冗余工作量,这其实是一种最低成本的运作方式。

同时,这种前端控制的运作方式,在投标之前就为企业构筑了价值壁垒和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将机会变现。

三、开放“创面”,是成长的最短路径

很多企业害怕客户知道自己产品的问题,然后会一直捂着,结果把“伤口”都“捂烂”了。

产品升级最好的方式和最短路径,就是放开我们的“伤口”,让客户来挑剔,让客户来帮我们找毛病。

2003年,英国电信到华为认证。当时认证的结果是,华为除了厂房设施方面不错以外,其他的全部都不及格。

这种情况下,华为是怎么做的呢?

华为立即成立了一个公司级的项目组,花一年时间从各个方面全面提升。

到了2004年,再把英国电信请来给华为认证时,华为的提升速度让客户大吃一惊,后来华为成了英国电信21世纪的战略设备供应商

英国电信认证华为,从另一个侧面看,更像是为华为撕开了一个“伤口”。没有英国电信认证,华为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离国际一流运营商的要求还有如此大的差距。

可见开放的文化,对一个企业有多么重要。

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从“我”之外的一切出发,这样才能防止“执我为实”,找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华为的开放文化,体现为华为在客户面前,并没有捂着撕开的伤口不让透气,而是开放创面,让创面自然结痂、愈合,再结痂、再愈合。

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华为能力再造、知识结晶的过程。

客户撕开伤口,才能让企业看到自身问题(问题是顿悟的开始)。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将能力迭代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探索未知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如果有人不断地提醒我们哪儿有问题,其实就是在给我们的学习提供导航。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的心智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输入。

既然是这么好的一个导航,那为什么一些企业不愿意开放”创面”、接受客户的挑剔,不愿意“安装”这个导航呢?

主要原因是价值观假设使然。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在一些人眼里,问题等于有了不好的影响,于是会本能地做出自然反应消除影响。

如果我们问一些企业,客户投诉是好事还是坏事?

得到的绝大多数回答是,客户投诉是坏事。但数据统计表明,相比未投诉的客户,投诉的客户复购率会上升约10%。

客户会投诉说明在乎我们,即使投诉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客户至少释放了情绪;

如果投诉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客户重复购买的比例会上升约40%,从客户不满意转变为客户忠诚。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跟着感觉走,正确的价值观假设应是问题等于机会。

企业应建立鼓励客户投诉的机制,而不是排斥客户投诉,通过开放的客户问题管理,可以尽可能的把"客户"变成"忠诚的客户"。

有一家企业,每年都会例行调查客户满意度。他们发现,有一个曾经的大客户,每次给的满意度分数都很高,也不反馈任何问题,但就是没有后续订单。

这家企业忍不住私下去打听,才知道客户与竞争对手在合作,满意度调查他们给高分的目的,居然是不想让这家企业去打扰他们。

这件事对这家企业触动很大,他们深切认识到,客户满意不等于客户忠诚,客户不满意也不等于客户不忠诚。

关键在于企业要发自内心,真正在乎客户的声音,用心解决客户的问题。

企业如果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假设,代价会越来越大。

一些企业花费在质量管理上的成本很高,质量管理队伍非常庞大,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其中纵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各部门形成了关起门来悄悄解决问题的文化。

彼此捂着自己的创面,导致创面越捂越烂,加上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捂着的问题越来越多,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企业不得不通过增加质量管理人员的方式来控制问题,但在出现问题的层面,永远找不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质量?质量等于满足客户要求,却不主动接受客户的挑剔,不让客户撕开创口,不建立反馈回路,那企业怎么知道自己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满足了客户要求?

一些企业宁愿花重金养那么庞大的质量管理团队,也不愿接受客户作为企业免费的质量工程师,真是咄咄怪事。

企业自己的质量管理人员毕竟只是客户代表,客户直接传回的要求,理论上比质量管理人员传回的要求更加精准、真实、可信,围绕客户的要求去努力,链条最短,效率更高。

总体而言,客户反馈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了合作,产品如果出了问题,客户一般会给企业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企业只要积极改正了错误,客户满意度往往会更高。

因为客户不仅从中看到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看到企业对待客户的用心态度,因而客户对企业的认知会更加丰满。

但如果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客户很难再原谅企业,企业应充分抓住客户包容自己的机会,快速解决问题,改善质量。

英国电信认证就是非常应景的例子,英国电信参与进来,他们发现了华为的诸多问题,在后来的接触中,他们见证了华为在这些方面的长足进步,最后,英国电信选择了华为。

四、目标一定要有过程管理。

之前帮一家客户做咨询,他们每次业务目标的偏差都很大,仅百分之二三十的完成率,但过程无人管理。等到年底算账时,就会差得更远了。

目标一定要有过程管理。

首先,我们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比如说有300个亿。

然后,在300个亿里面,在这空间中,我们的机会点、线索有哪些?我们要找出来,比如说有200个亿。

最后,我们年底要达成什么样的经营目标?比如说100个亿。

我们一定要形成这样的漏斗。

我发现好多企业光盯着经营目标,而不盯着线索,更不去盯着市场。如果只盯着100个亿的经营目标,且没有过程管理,最后不就只能完成50个亿了吗?

只有盯着机会200个亿,才有可能完成100个亿目标,我们必须形成这样的管理方式。因为目标是靠一个个机会,一个个线索去实现的。

最后的话:

在企业发展中,只有把资源分配给了“机会”,才能创造出成果,这是企业在“做正确的事”;

如果把资源分配给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质只是在进行效率改善,这是为了“正确地做事”。

而从企业经营的逻辑来看,企业首先需要的是效果,然后才是效率。因为没有效果的效率是无意义的,没有效率的效果是不成熟的。

所以我们始终都要坚持“把资源分配给机会,而不是问题。”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胡赛雄  乔诺组织活力首席专家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22-7-8 10:11:48)
绩效考核暨KPI与BSC实战训练营
版权声明:
1、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企业培训导航
·按培训课题: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生产管理
研发管理
营销销售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职业发展
高层研修
标杆学习
认证培训
专业技能
·按培训时间:
一月课程
二月课程
三月课程
四月课程
五月课程
六月课程
七月课程
八月课程
九月课程
十月课程
十一月课
十二月课
·按培训地点:
北京培训
上海培训
广州培训
深圳培训
苏州培训
杭州培训
成都培训
青岛培训
厦门培训
东莞培训
武汉培训
长沙培训
最新培训课程
年度培训计划
企业培训年卡
企业培训专题
爆品战略
国际贸易
股权激励
领导执行
战略规划
学习华为
项目管理
工业工程
产品经理
采购管理
生产计划
供应管理
精益生产
现场管理
车间管理
仓储管理
营销创新
客户服务
谈判技巧
销售技巧
微信营销
电话营销
网络营销
客户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试
劳动法规
薪酬管理
绩效考核
培训体系
团队建设
内部培训
档案管理
内部控制
纳税筹划
非财培训
应收账款
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产培训
中层经理
商务礼仪
沟通技巧
班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训需求 | 网站动态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企业培训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培训服务!推动企业进步,助力企业腾飞!
客服电话:010-62258232  QQ:25198734  网站备案:京ICP备06027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