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IBM把个人计算机业务分拆出来卖给了联想,这家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转型为不生产个人电脑的企业;
通用电气公司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现在又准备回归制造业。
而许多曾经的行业霸主,如摩托罗拉、诺基亚、柯达等等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过去式。
不难发现,企业当前的经营业绩是由过去的业务决策所带来的,而未来的经营业绩取决于现在的业务决策。
企业如果不能根据当前的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把握住危中的机会,明天就会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管理者只有将资源分配给机会,而不是问题,才能创造出成果,拥有明天。
管理要聚焦机会,而不是问题
一、驾驭机会的前提是,必须学会驾驭动态的组织。
春节时,有家企业请我去给他们公司内训,这家企业每年的目标都是冲刺100亿,可结果却是年年都在原地踏步。
为什么呢?
这家企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求稳。人不行,不敢拿下;想动组织,又怕乱。
然而,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把变革、变化当成一种常态性化的事情来做,才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组织要经常折腾,不折腾的话,当突发情况来临时,再去折腾,就像汽车冷启动一样,费时费力还伤害发动机。
如果企业已经适应了常态化的变革,那当再遭遇到大的危机时,就会类似汽车的热启动,很快就适应了,只不过是压力增大了一点,不至于直接熄火,报废整个发动机。
华为几十年都是这么发展过来的,即使再来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华为还是这样去做事情,只是变化程度更大了一点而已。
二、真正重视管理,要有常态化的管理预算。
华为每年的管理预算,约为总预算的1.38%。好多企业都没有相应的管理预算,做一场培训甚至都是临时申请的。
平时都没有管理的相关动作,怎么能说自己重视管理呢?
三、企业里为什么会出现“伪高管”?
说到培养管理能力,很多人就认为是做几场培训。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培训能产生商业领袖。
领袖都是在具体的业务中,总结规律、形成有效的管理举措,实践干出来的。
企业里如果没有常态化的管理实践,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高管呢?产生的都是伪高管。
所以企业要反思,我们的管理环境是否具备长出真高管的要素?
四、要从业务到管理,不要从管理到业务。
很多企业的管控措施一大堆,仿佛把人五花大绑着。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怎么可能做好业务?
后台部门能否变换一下心态,以服务的心态去支撑前线作战?像华为经常说的,让一线呼唤炮火,后方提供资源。
因为只有前台组织有需求,中台和后台的组织才有存在的必要。
大部分企业,在设计组织架构的时候,总部的组织很清晰,中后台组织也很清晰,然而就是看不到前线的组织。
在组织结构图中,没有打仗的组织,中后台也不关心前线的将士们有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
这样,后方的支持是不可能到位的,那些前线的战士们很无助,仗怎么可能打得赢。
因此我们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习惯由外往内看问题,而不是由内往外看问题。
因为当我们总是由内往外看问题时,往往都会觉得麻烦问题一大堆;若习惯由外向内看问题,则会发现其实我们的机会更多。
·习惯用动态思维,而不是静态思维看问题。
当我们用动态发展的思维去看问题时,往往会意识到问题突然不再是问题了,而是促进更好发展的机会。
创造机会的四个好方法
一、经常与客户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修地铁时,泥土和垃圾的处理成本会非常的高。
在深圳时,我就碰到了一家企业,针对泥土和垃圾处理,研发出了自己独特的泥水分离系统,很快就把现场的成本降下来了许多。
使用这套系统后,他们根本都不用把这些泥土拉走,也不用去填埋了。这套解决方案就是和客户一起在现场创造出来的。
二、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做厚客户界面
1.创造机会离不开与客户的深度对话。
人类很多深邃的思想,其实都是对话出来的,如汇集柏拉图思想的《对话录》,汇集孔子思想的《论语》等,创造机会的过程一样需要深度对话。
评价营销人员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是否具备点燃客户、与客户开展一场有来有往的对话能力。
为客户“器官配型”,是一个与客户打成一片,进行交流、诊断、探索、提议、行动、确认……的复杂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确把脉客户的压力与挑战,向客户提出有独特价值的解决方案。
显然,这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活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客户“泡”在一起,才能“发酵”出深层解决方案和“泡”出机会来。
企业机会不够,往往是因为“泡”在客户那里的时间不够,时间在哪里,一个人的成功就在哪里,人如此,企业亦如是。
纵观企业现状,一些企业从事“器官移植”的人都少,更甭提在“器官选型”上的资源投入了。
企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泡”在内部,天天有开不完的会,解决不完的问题,如果解决问题还不能带来客户选择,岂不又是增加了运营成本?
企业看似很忙,其实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罢了。
建议一些企业出台相关政策,将客户界面做厚,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公司的流量入口。
2.机会是用时间“泡”出来的。
不是说谁与客户“泡”在一起,都能创造机会,必须是那些对客户业务有深入理解的人。
他们需要把时间“泡”在客户端,对客户需求进行精准“测绘”,才不至于要么简单地跟随客户的需求,或者简单地跟随内部现有的能力来做事。
这么做看似企业在客户端“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但由于“测绘”准确和事先管理好了客户期望,让企业各环节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和工作效率,减少了很多冗余工作量,这其实是一种最低成本的运作方式。
同时,这种前端控制的运作方式,在投标之前就为企业构筑了价值壁垒和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将机会变现。
三、开放“创面”,是成长的最短路径
很多企业害怕客户知道自己产品的问题,然后会一直捂着,结果把“伤口”都“捂烂”了。
产品升级最好的方式和最短路径,就是放开我们的“伤口”,让客户来挑剔,让客户来帮我们找毛病。
2003年,英国电信到华为认证。当时认证的结果是,华为除了厂房设施方面不错以外,其他的全部都不及格。
这种情况下,华为是怎么做的呢?
华为立即成立了一个公司级的项目组,花一年时间从各个方面全面提升。
到了2004年,再把英国电信请来给华为认证时,华为的提升速度让客户大吃一惊,后来华为成了英国电信21世纪的战略设备供应商。
英国电信认证华为,从另一个侧面看,更像是为华为撕开了一个“伤口”。没有英国电信认证,华为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离国际一流运营商的要求还有如此大的差距。
可见开放的文化,对一个企业有多么重要。
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从“我”之外的一切出发,这样才能防止“执我为实”,找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华为的开放文化,体现为华为在客户面前,并没有捂着撕开的伤口不让透气,而是开放创面,让创面自然结痂、愈合,再结痂、再愈合。
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华为能力再造、知识结晶的过程。
客户撕开伤口,才能让企业看到自身问题(问题是顿悟的开始)。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将能力迭代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探索未知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如果有人不断地提醒我们哪儿有问题,其实就是在给我们的学习提供导航。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的心智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输入。
既然是这么好的一个导航,那为什么一些企业不愿意开放”创面”、接受客户的挑剔,不愿意“安装”这个导航呢?
主要原因是价值观假设使然。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在一些人眼里,问题等于有了不好的影响,于是会本能地做出自然反应消除影响。
如果我们问一些企业,客户投诉是好事还是坏事?
得到的绝大多数回答是,客户投诉是坏事。但数据统计表明,相比未投诉的客户,投诉的客户复购率会上升约10%。
客户会投诉说明在乎我们,即使投诉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客户至少释放了情绪;
如果投诉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客户重复购买的比例会上升约40%,从客户不满意转变为客户忠诚。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跟着感觉走,正确的价值观假设应是问题等于机会。
企业应建立鼓励客户投诉的机制,而不是排斥客户投诉,通过开放的客户问题管理,可以尽可能的把"客户"变成"忠诚的客户"。
有一家企业,每年都会例行调查客户满意度。他们发现,有一个曾经的大客户,每次给的满意度分数都很高,也不反馈任何问题,但就是没有后续订单。
这家企业忍不住私下去打听,才知道客户与竞争对手在合作,满意度调查他们给高分的目的,居然是不想让这家企业去打扰他们。
这件事对这家企业触动很大,他们深切认识到,客户满意不等于客户忠诚,客户不满意也不等于客户不忠诚。
关键在于企业要发自内心,真正在乎客户的声音,用心解决客户的问题。
企业如果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假设,代价会越来越大。
一些企业花费在质量管理上的成本很高,质量管理队伍非常庞大,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其中纵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各部门形成了关起门来悄悄解决问题的文化。
彼此捂着自己的创面,导致创面越捂越烂,加上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捂着的问题越来越多,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企业不得不通过增加质量管理人员的方式来控制问题,但在出现问题的层面,永远找不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质量?质量等于满足客户要求,却不主动接受客户的挑剔,不让客户撕开创口,不建立反馈回路,那企业怎么知道自己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满足了客户要求?
一些企业宁愿花重金养那么庞大的质量管理团队,也不愿接受客户作为企业免费的质量工程师,真是咄咄怪事。
企业自己的质量管理人员毕竟只是客户代表,客户直接传回的要求,理论上比质量管理人员传回的要求更加精准、真实、可信,围绕客户的要求去努力,链条最短,效率更高。
总体而言,客户反馈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了合作,产品如果出了问题,客户一般会给企业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企业只要积极改正了错误,客户满意度往往会更高。
因为客户不仅从中看到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看到企业对待客户的用心态度,因而客户对企业的认知会更加丰满。
但如果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客户很难再原谅企业,企业应充分抓住客户包容自己的机会,快速解决问题,改善质量。
英国电信认证就是非常应景的例子,英国电信参与进来,他们发现了华为的诸多问题,在后来的接触中,他们见证了华为在这些方面的长足进步,最后,英国电信选择了华为。
四、目标一定要有过程管理。
之前帮一家客户做咨询,他们每次业务目标的偏差都很大,仅百分之二三十的完成率,但过程无人管理。等到年底算账时,就会差得更远了。
目标一定要有过程管理。
首先,我们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比如说有300个亿。
然后,在300个亿里面,在这空间中,我们的机会点、线索有哪些?我们要找出来,比如说有200个亿。
最后,我们年底要达成什么样的经营目标?比如说100个亿。
我们一定要形成这样的漏斗。
我发现好多企业光盯着经营目标,而不盯着线索,更不去盯着市场。如果只盯着100个亿的经营目标,且没有过程管理,最后不就只能完成50个亿了吗?
只有盯着机会200个亿,才有可能完成100个亿目标,我们必须形成这样的管理方式。因为目标是靠一个个机会,一个个线索去实现的。
最后的话:
在企业发展中,只有把资源分配给了“机会”,才能创造出成果,这是企业在“做正确的事”;
如果把资源分配给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质只是在进行效率改善,这是为了“正确地做事”。
而从企业经营的逻辑来看,企业首先需要的是效果,然后才是效率。因为没有效果的效率是无意义的,没有效率的效果是不成熟的。
所以我们始终都要坚持“把资源分配给机会,而不是问题。”
来源:乔诺之声;作者:胡赛雄 乔诺组织活力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