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只有两件事情要做: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
营销的挑战是“变”近年来不少国外的友人都感叹道,中国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一两年的进程相当于他们国家好几年的进程。所以,在中国做营销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变”。很多人只管做营销,而忽略了经济基础。
其实,营销不是独立存在的,是有经济基础的。
营销的第一个阶段是“生产的观念”。1992 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召开,标准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相对的供给过剩后,才出现产品的观念、销售的观念、市场营销的观念、顾客的观念等。所以,营销滋生于“环境”,必须符合不同的经济形态,看产品面对的主要消费者处在什么样的消费形态。
今天所用的方法今天有效,但明天不一定有效,过去同样的洗衣粉在城市要做电视广告,而在农村要搞刷墙运动,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显然过去的营销策略早已捉襟见肘。在中国做全国性的营销会非常痛苦,因为经济形态不一样、行业发展不均衡,最聪明的营销手段对某一个局部来说也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管理没有好坏之分,营销手段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恰当”或“合适”与否。
企业要做两件事: 营销和创新。营销高手在做,“攻心”攻到让你的客户爱上你,“洗脑”洗到让你的客户丧失理智。
在讲座现场“有一个产品,德国制造,你们有哪些感觉,”“品质好,安全,耐用。”听众回答道。而对印度制造的产品,大家都称没有感觉。他在问问题时隐含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只说了一个产品,但是没有说是哪个产品。 “你们已经丧失理智了,这是德国企业持续不断地给大家‘洗 脑’造成的。印度公司没有给我们‘洗过脑’,所以我们找不到感觉。”
德国企业长期的营销定位,让大家形成了惯性思维。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个标准不是白纸黑字写明的标准,而是人心里面的标准。颠覆性创新即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以促进变革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在这里,“颠覆性”并不意味着中断或混乱,而是替代。在企业中,颠覆性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它要求员工快速适应不同的生产、开发或营销方法。
通常,对于经过深思熟虑的产品,颠覆性的变化似乎开始破坏其设置,但它们可以证明它们创造所未有的新市场机会的能力。今天的颠覆性创新包括 5G 世界、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和电子数字阅读器等等。
颠覆性创新有时与持续改进的概念相冲突。持续改进的重点是完成过程中的中小型增量变化,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为目标。
创新是多元人才环境下的发生与发展,不让雷锋吃亏只有有科学的历史观,才会有科学的发展观,不忘记英雄才能更好激发更多英雄奋战。
鉴于技术探索的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需要建立当期激励和回溯激励相结合的机制,以更好牵引从事技术探索的团队和个人直面挑战、坚韧不拔、持续贡献,落实公司不让雷锋吃亏的激励导向。
回溯激励主要面向以下技术探索场景的团队和个人:
第一,技术探索前期方向和价值不清晰,能够克服资源不足等挑战坚持开拓进取,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团队和个人;
第二,技术探索存在多个路径,证明所探索路径不可行、帮助公司少走弯路和个人。
本文来源于乔诺线上课程《超越竞争的增长范式:长期拥有领先一代的产品》学习心得,作者为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文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