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充分体现了方向的重要性,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反而可能会越陷越深,于是我们会思考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这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认知以及加深思考。“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在资源有限和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如何确保开发的产品能够一次成功,上市即上量,学习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思想很重要。
正确的选择即对应着IPD体系中所提及的“做正确的事”。很多公司存在立项过多,有大量不成功的项目,或是立项缺乏依据,项目开发之后骑虎难下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对立项过程的管理。在H公司的IPD立项过程中,虽然不同类型产品有所差异,整体来说可能有40%左右的项目在立项阶段被否决,进入产品开发流程后,项目成功率要达到70%以上。而且在企业的IPD咨询实践中,三个试点项目的立项可能就有两个无法通过,这一方面说明找对方向的重要性,另一方也体现了其难度之大。
“产品开发是投资行为”是IPD的核心思想之一,投资讲究回报,而一旦研发方向错误,偏离了市场需求,产品无法盈利甚至亏损,将会造成大量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因此除了确保产品开发能“正确地做事”外,更需要确保开发的产品项目是“正确的事”。在IPD管理体系中通过Charter来确保产品开发是做正确的事,Charter即项目任务书,是产品开发的源头,承载着有竞争力的初始产品包需求和业务计划,因此可以说Charter的质量也是整个产品质量的基础。
Charter是产品规划的输出文档,也是产品开发的启动文档,决定了要做什么产品,怎么做出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Charter不仅仅是一份指导产品研发的材料,还包含各领域的策略、产品上市营销等内容,是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高质量的Charter需要清晰的回答6个关键问题(4W2H),即Why\What\Who \When\How\How much。
Why: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产品的战略价值或者商业价值(公司、客户、用户)是什么?
What:产品做成什么样?初始产品包需求包含哪些?产品的关键竞争力是什么?
Who:产品由谁来开发?项目团队资源是否能保障?
When:产品的关键里程碑是什么?产品的生命周期多长?
How:如何保障产品能够开发出来?产品的关键实现路径是什么?相关策略及配套是什么?
How much:产品的投资和收益是多少?
过程质量决定了结果质量,为了制定高质量的Charter,需要像开发产品一样开发Charter,IPD体系中Charter的开发流程叫做CDP(Charter Development Process),可以简单地分为初始构想、市场分析、需求定义、指定执行策略和Charter决策和移交五个阶段,CDP流程逻辑框架和重点如下:
初始构想阶段:该阶段可以理解为项目启动阶段,主要工作为承接产品规划和需求管理的输出,正式组建任务书开发团队(CDT,Charter Development Team),针对初始的产品构想启动项目工作;
市场分析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回答Why的问题开展工作,例如对宏观市场和行业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描述目标细分市场的特征、应用场景以及客户的问题和期望,以及分析竞争格局等;站在市场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能给客户/用户带来什么价值、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
需求定义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回答What的问题开展工作,例如描述产品特性,制定初始产品包需求和需求优先级排序,识别价值需求,制定产品目标成本等;站在产品的角度,与市场分析结果相呼应,回答产品做成什么样,产品的关键竞争力是什么。
制定执行策略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回答How\How much\When\Who的问题开展工作,例如制定营销策略、合作策略、制造策略、采购策略等(How),进行财务评估分析(How much),确定产品开发的关键里程碑和生命周期(When),确定产品开发团队人员(Who),整理输出初始产品包的业务计划;站在公司的角度,说明产品是能够做出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产品对公司是有收益的。
Charter决策与移交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组织Charter决策评审,以及评审通过后明确任务书开发团队和产品开发团队(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的材料交接工作,确保双方对材料的理解一致。
由于市场在Charter制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CDP每个阶段需要对前面各阶段的活动结论进行“螺旋式”的审视以上升认识和优化结论。
制定高质量的Charter,不仅仅是对流程和模板的套用,更需要理解IPD的核心思想和背后的逻辑框架,这样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产品开发从正确的事情开始!
信息来源:汉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