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板最近在群内转发了一篇微信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做《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而且他在转发时还写下这样一句话:“转到自己的公司员工群里吧,挺有道理,也挺管用的!不谢! ”
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老板不可以拿来吓唬自己的员工,反过来作为员工当然也不必真的害怕。因为,这个文章只讲了问题的一方面,没有讲另一方面,因此今天我就重点来讲讲这个“另一方面”:
其实,公司更需要人才
与这篇文章有着类似题目,而内容也基本一致的文章还有好几篇,也差不多都是10W+。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事实是,一个组织是多么渴望人才,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吧,也不用我列举了吧?
老板们也可以仔细地回想一下:当一个关键岗位上的员工挽留失败、最终离职之后,那种力不从心、手忙脚乱的感觉吧?而当前,招人也很难吧,否则招聘工具、平台的生意不会那么兴旺,而公司的HR为了招到一个胜任的员工花费多少成本、精力,心里不会没数吧?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从“资本雇佣劳动”向“知识雇佣资本”转变的观点,当然,前提是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拥有技术和知识的复杂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逐渐成为稀缺要素。
所以,在公司和员工的关系上,老板不必有“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的自嗨,而员工也不必有无法自立的恐惧和自卑。那么公司和员工之间的正常关系应当是怎样呢?
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是共生共享与动态适配
“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这种观点的背后是一种倾向于消极的意识,代表着一种依附和竞争关系。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首先绝对不是员工依附于企业,更不是为了相互牵制,而是企业认为某个员工能够在公司发展、支撑公司战略中发挥作用而进行雇佣,反过来员工又是因为企业提供的岗位能够让其施展才能、并获得相应回报而入职。
因此,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积极的,两者之间应当首先应当是共生共享的关系,这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与其中的各个物种的关系,不能说生态系统可以离开各个物种,也不能去说某个物种可以离开生态系统,而是各个物种之间构成的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崩溃。
而不可忽略的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还要遵守动态适配的规则,即公司在发展,员工也在发展,两者之间的共生共享关系要长久维持就必须在动态发展中保持适配性。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公司会毫不留情地淘汰员工,而不会去管员工“离开平台而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怎么办;反过来,员工也会淘汰公司,甚至出现所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因此,无论是员工还是公司,都不是“谁离不开谁”的问题,而应当是“这些人”在一起工作恰恰“最好”,无论从数量、结构上都是正好,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一样,维持这精巧而动态的平衡,每个物种、整个生态系统都生生向荣。
理性思考就够了,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成功
那么下一个问题则是,如果发生了“不适配”的情况(请原谅我把离职、跳槽说的如此清奇,呵呵),应当怎么办呢?
我的意见是,在考虑清楚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决策,这就足够了。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生活压力,房贷、车贷、孩子抚养、老人赡养等等一大堆每月都少不得的费用;另一方面,任何成功都不可能平顺地、不经历任何压力而自然而然地到来。两者之间平衡好就是了。
作为员工个体,真正需要焦虑、恐慌的是,个人能力没有与从业时间获得同比例的增长,而学习能力却在退化,四十岁的时候还在和年轻人拼体力。所谓“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指的更多的是这类人吧;而年轻人、90后,这话是不太起作用的,他们有更充分的试错时间和机会,不是很多老板已经见识过他们会因为某种情绪上的不爽就选择离开吗?
而若是选择创业,这件事儿要稍微慎重一点,因为做一个成功的员工和做一个成功的老板,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而也不必纠结,如果已经思考清楚、下定决心的话,人生不就是短短的几十年吗,折腾也是是人生的意义之一啊?
很多老板,不也是从原来的“平台”上跳出来自己另起炉灶的吗?不要拿这句话来吓唬自己的员工了。其实,跳槽的一个也不会少、倒闭的企业也一个不会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来源:嘉绩科技;作者:朱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