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整理自《规则》
编者按:
6月8日,据报道,台积电已将华为海思原本预订的第四季先进制程订单取消,将产能全部开放给了苹果等其它客户。
紧接着,6月9日,台积电发声明,表示纯粹是市场传言,但又表示不能披露客户的订单细节,并称正在对新出口管制措施的影响进行评估。
针对美国芯片供应链的制裁,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面向全球媒体回应,“求生存是华为现在的主题词。”“华为的业务将不可避免要受到巨大影响,但有信心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华为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一路走来,早在十年前,任正非就说过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正是这样的思想底蕴,造就了华为充满居安思危色彩的战略规划,今天一起来品一品,华为用战略的确定性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27年。
任正非曾经说:“世界那么大,不需要抢占那么多地方,只要打进10%的高价值区域,抢占一部分高价值大数据流空间,我们就活下来了。”在华为内部,一直强调“聚焦主航道,抢占战略制高点”。
任正非认为,踏踏实实做有限的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在某个领域获取高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全方位进攻,这样就能超越竞争对手。
在这个指引下,简单化是主旋律。世界会越来越简单,简单也会带来开放,复杂会建立起“篱笆“,简单和开放带来竞争力。
为简单的人,做简单的产品,易于使用的产品,这是未来的模式。
复杂化的冲动时刻都会存在,因为组织中存在小团队,小团队争夺利益,就会建立壁垒把事情复杂化,通过信息不对称,建立小团队的差异化优势。
需要认清的现实是,企业内部的“布朗运动”杂乱无章,方向是不确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运用战略管理的确定性,去应对方向的不确定性。
1994-1996年:面对弱点,才能振兴
任正非赴美国考察后提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皇帝,我们中华民族唯有踏踏实实、面对自己的弱点,才有可能振兴。
世世代代繁荣梦的破灭,使我们更深地感觉到了技术上向美国学习,管理上向日本学习的深刻含意,随后开启了《华为基本法》的制订。
从游击队转向正规军,从人自为战、村自为战的麻雀战转向阵地战,优化管理,员工参加管理,要改革一切不合理的流程。
1997年:荒漠上创造奇迹
任正非提出学习以色列,在资源严重贫乏,严重缺水的荒漠上创造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
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因为只有服务才能换来商业利益,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
“我们要寻找一批真正认识管理的内涵,和永恒的管理主题的志士仁人。早一些学管理,早一些主动。”“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它是华为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价值观,也是华为挑选干部的价值标准。
我们要从管理上要效益,从管理效益中改善待遇。我们提倡自觉地学习,特别是在实践中学习。
1997年底,任正非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公司、贝尔实验室与惠普公司。
任正非在文章中写到:美国人民的创新机制与创新精神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信息潮的变幻莫测,快速的演变,不断的生,不断的亡,这是信息产业的特点,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临死亡。
这次访美我们重在学习管理,学习一个小公司向规模化转变,是怎么走出混沌的。
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是后进者的名言;创造机会,引导消费,是先驱者的座右铭。任何时间晚了的悲叹,都是无为者的自我解嘲。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创新机制与创新精神,以促进我们更快的富强起来。
1998-2000年:二次创业
华为引入西方科学管理体系,任正非提出二次创业。
他提出:继承与发展,是我们第二次创业的主要问题。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是靠企业家行为,第二次创业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
淡化企业家和强化职业化管理,要求我们逐步的开放高层民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否战胜自己,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
创新的目的在于所创新的产品的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持续改善管理,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一切不能自我批判的干部将全部免职,不能再担任管理工作。
在这个期间,任正非反复提到自我批判,华为学西方的态度是削足适履”。任正非还写下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凡是要保自己利益的人,要免除他的职务,他已经是变革的绊脚石。有些人没犯过一次错误,因为他一件事情都没做。
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
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2001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
要在海外市场的搏击中,熟悉市场,赢得市场,培养和造就干部队伍。我们要选择在这样一个世纪交换的历史时刻,主动地迈出我们融合到世界主流的一步,实现成为世界一流设备供应商的使命和责任。
这一年,任正非还经历了母亲的去世,他写下了《我的父亲母亲》,这不仅仅是寄托哀思,也是华为给时代的一个交待,只是当时很多人没有看懂。
“我也因此理解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华为的成功,使我失去了孝敬父母的机会与责任,也消蚀了自己的健康。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扪心自问,我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事业与员工,无愧于朋友,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
每个人遇到重大变故,都会往回追溯自己的使命和历史定位,这个使命,既是任正非本人的,也是华为的。
2002-2006年:苦练内功
任正非说: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天的到来。
他说到几个关键点:人的能力提升,公司规模,客户关系,活下去,海外市场,新思维、新方法和创造性的工作,现金流,建立广泛的同盟军,大力支持海外的拓展。
提出不能技术导向,要提高管理效率。
这时,任正非首次提出灰色观念,还亲自写了文章《华为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激励海外将士,并希望华为大学成为将军的摇篮。
2007-2008年: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
这个阶段,任正非谈到,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一线员工可以不奋斗,但干部一定要奋斗。
另外多次谈到内控,明确了自检、内控检查与评估、授权体系建设这三项工作的责任人就是流程负责人,高管是建立内控环境的首要负责人。
向新员工推荐了四本书,《致加西亚的信》、《致新员工书》、《天道酬勤》和《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并建议哈佛讨论式的学习。提到“狼狈为奸”的合作模式,明确说到授权,以及在实战和自我批判中培养将军。
2009-2011年:一线呼唤炮火
任正非开始谈到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一线呼唤炮火”,也说到妥协、灰度和包容。
一线呼唤炮火,就是从中央集权到分权制衡,向海军陆战队学一线授权。
华为长期坚持的创新战略,是基于“鲜花插在牛粪上”战略。干部培养和选拔,不搞培训制、只搞选拔制。
2012-现在:面向未来,投资未来
华为开始推行轮值CEO机制,提出面向未来,强调对未来的投资,以客户的未来为基础建立自己的未来,把钱消耗掉、把能力培养出来,“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则。
任正非说,华为不需要沸腾,需要的是“积跬步而至千里”的乌龟精神。
这个阶段,华为谈到了很多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绩效管理、靠自己、控制欲望、回归管理本质、克服困难、在实战培养干部、反腐、让雷锋拿钱,超越美国,做谦虚的领导者、握紧拳头、边作战边赋能、涨工资降福利……战略、流程、激励等各个方面都谈到了,而且发文特别多。
在任正非的思考长河中,自我批判意识非常强,多次发言和撰文都谈到了自我批判,而且这也是一直存在关键词。
自我批判推动了整个思考过程的前进,华为从一个小公司,逐步成长,建立体系,反复优化体系,即使经过IT寒冬,也长期持续的保持高速增长,就是因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且是问题来临前就开始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也在持续提升。
华为的战略规划的发展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在这个故事线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变革,而这些变革和战略规划,都是在回应任正非这一系列的思考。
历史从来都不是平静的,未来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