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乔诺之声;受访:任思龙,良信电器董事长
良信电器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由任思龙等七位行业专家创立,2014年上市深交所。
在过去的22年里,良信专注低压电器高端市场,在成熟的赛道里另辟蹊径,走出独特路径,成为受到行业尊敬的科技领先企业,且持续保持高增长。2020年销售收入达30.17亿元,同比增长47.98%。
我们好奇的是:良信快速增长之下的动力是什么,其持续且高速发展的思路是什么?乔诺鲲鹏会对良信董事长任思龙进行了一次专访,乔诺创始人龙波、乔诺首席顾问徐实与任总进行了一个下午的交流,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初见任思龙,一件笔挺的白衬衫,睿智、严谨又不失亲和,正如良信给人的感觉一样,专业、可靠又温暖。
我们的话题,就从良信的精品创新开始。
谋局聚力 在聚焦中创新
“2014年以来,良信围绕着新的经济形态研发了很多特色产品,比如5G专用的1U断路器,就是我们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投入3000多万,20多人组成重量级团队,100余项专利,历时五年,仅方案就改了十几次。这是一个颠覆性产品,也是一个行业首创产品,成功解决了通信电源行业5G基站高密电源的难题,可以说改写了行业格局。”
说起公司的研发和创新产品,任思龙如数家珍,沉静而不乏自豪。
“5G专用1U断路器除了产品本身的先进性之外,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助力华为在5G市场上树立了绝对领先优势,同时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低压电器行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由外资企业的跟随者变成了超越者!”
其实不只是5G,近几年,良信持续布局房地产、新能源、信息通信等优势行业,发力工建、公商建市场,进军数据中心、电力、智能家居领域,“有电有良信”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全球面向未来的高密度5G通信、新的绿色能源,下一代智慧家庭、智慧工厂等等领域都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力量和创新。
“低压电器行业是一个量大面广而又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工厂厂房,无论是工业控制还是智能家居,只要是用到电的地方,它的电能分配、保护就离不开低压电器。”
虽然低压电器的应用领域量大面广,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但是良信并没有全面出击,盲目地在各个领域抢地盘、插旗子,而是坚定地选择了战略聚焦,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良信发展纲要》这样描述良信战略:“专注低压电器领域,选择目标集聚战略。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软硬件建设和组织能力提升始终是资源投入的重点方向。”
2020年面对疫情、外部环境不确定等的叠加影响,良信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根据公开财报数据,公司2020年营收达到30.17亿元人民币,2021年第一季度增速再创新高,同比增长60.73%。
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爆发力?任思龙觉得,这源于良信对技术趋势的把握和持续强力的研发投入。
“我们去年的研发投入是销售收入的9.1%,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硬件类公司,实际上四五个点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我们已经接近了10%。所以,我们在产品创新上把握了行业趋势,也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增长。”
其实不只是战略布局,良信的诞生也和任思龙敏锐的商业嗅觉分不开。
为梦创业 给《厂长学》包书皮
1983年夏天,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任思龙搭上火车到达甘肃,在低压电器制造企业天水二一三厂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刚进厂没多久,初出茅庐的任思龙就遇到了一件尴尬事。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当一个企业老大,我就买了一本《厂长学》放在包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有一次跟我们厂长出差,不小心把《厂长学》掉在了地上,弄得我好几天不好意思,后来我就给那本书包了个书皮儿。”
梦想当厂长的任思龙在天水一干就是16年,从最初的基层设计人员,一步步做到了设计室主任、研究所所长、技术副厂长。就在离最初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时,任思龙却放弃了即将实现的梦想,出人意料的辞了职。
“实际上,我觉得是自己看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当时的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小而散,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品都缺乏一个像华为这样的领军企业。”
“看透”了其中利弊,1999年,37岁的任思龙决定创业,和六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凑了55万元启动资金远赴上海,于是,良信电器正式诞生了。
尽管干的还是最熟悉的“老本行”——低压电器,但白手起家的初创时期,他们每一步都走得充满艰辛。
“创业之初,我们就没有走传统的渠道销售这条路,而是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定位中高端市场和进口替代,找到标杆客户的痛点,以差异化、甚至是定制的解决方案,通过项目的形式去做点到点的项目型营销。”
“我们的营销人员有一个基本素质,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产品知识,不但能把产品向客户讲清楚,而且要把客户的真实需求带回来。因此,我们的客户触达能力优于行业内任何一家公司。”
现在,良信已经是华为、维谛、中兴、阳光电源、三菱电梯、万科、碧桂园等众多行业龙头的优秀供应商,而这些行业龙头的战略前瞻性和严苛要求又促成了良信成就客户、追求创新、质量第一的精神追求。
“变”中求进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想一路走来的创业历程,任思龙说用“摸爬滚打”来形容很贴切。
“首先是业务的变革,创业初期的三四年时间,我们和大多数行业一样,采取了底薪加提成的保险式销售制度,但是当公司有了规模以后,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和评价的需要了,就变成了工资奖金制。”
到2010年左右,良信再次进行营销变革,把架构设计细划到区域。后来发现,这种架构形式效率也不高,便再次进行变革。到了今天,已经打造了高效而专业的销售体系,并且还在持续优化中。
“不仅是营销,研发、制造、供应链、职能部门也一样进行过多次变革。2017年底,我们开始推动建立端到端的流程型组织,几经演变,才形成了目前的组织结构形式,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创业初期,我给兄弟们设立的第一个目标是做到一个亿,2006年实现了;第二个目标就是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2007年底,良信决定启动上市,在经历过申报、被否、再申报、IPO关闸、敲钟上市的漫长煎熬后, 2014年良信成功上市。
对于上市,任思龙如是说:“上市有三个好处,第一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第二对公司品牌塑造、公信力、人才吸纳帮助较大,第三就是通过上市建立起了一部分创业者的退出机制。”
2009年到2010年之间,良信拿出一部分股份吸纳引进了一批业界的职业经理人。
“这些人为良信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建立了部分管理体系,但因为文化冲突、个人风格、管理理念等的差异,他们陆续离开了公司。现在我们还在不断引进人才,但会更慎重,也会设计一些好的机制作保障。目前,良信的中高级管理者已经全部是自己培养的了。”
2017年底,良信做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变革,把以前的股东式管理变成了以职业化为主的管理模式。
“股东式的管理,是天然的职能化管理,个人权力过大,缺乏制度和流程制约,很多变革很难推动,也很难建立起真正的流程型组织。”
2019年,良信创立20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实现了50%的历史最高增长,远高于行业5-6%的增长速度。
一次次摒弃旧机制,一次次实现新裂变。在艰难变革、勇敢前行的过程中,良信自己在摸索,不断地向标杆客户、向优秀的企业学习,也在不断地寻求咨询机构的合作和帮助。
“脑”“路”融合 新思路决定新出路
“一个好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的教练员。乔诺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把华为的经验进行梳理打磨,把众多的成功案例进行提炼升华,形成了更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方法论和结构体系,再通过有丰富实战经历的导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一个又一个合作伙伴走向成功。”
与乔诺合作之前,良信也合作过多家公司,但实践起来总觉得隔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纱。
从IPD管理体系,到战略DSTE再到组织活力咨询,良信与乔诺的合作正在一步步走向深入。
“尽管我们现在跟行业第一还有三四倍的差距,但我们希望以这样的增速,用几年的时间,能够和它达到同等规模,并逐渐实现超越。”
关于企业家的成功与失败,任思龙这样理解:“一个企业家最大的问题,所有失败的原因,就是把一两次的偶然误以为它是必然,我们要想把偶然的成功变成必然的成功,就要去提炼总结,把它制度化、流程化,比如乔诺这套体系,我们要把它学会,内化、固化、优化,然后按制度和流程去做,就一定会成功,我们是可以借助它实现百亿、甚至千亿目标的。”
以下为与任思龙的访谈实录:
Q:您觉得如果良信发展到1000亿甚至更高,瓶颈在哪?
A:我觉得良信做到100亿,或者更多一点,我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参与者,或者准操盘者,但是 500亿也好,1000亿也好,那就不一定由我来做,真正实现这样的连续增长,对管理者、领头人来说有非常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企业家精神以外,精力、体力、管理能力和对业务本身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公司需要的时候,我完全可以退到后台。
Q:喜欢什么样的干部?或者说提拔干部您会看重哪几个特质?
A:首先还是要人品好,做事有底线,认可组织的价值观,协同、包容,能和大家达成共识;第二个还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干成事,用华为的话说总是能打胜仗,我喜欢这样的干部。当然,对于哪些能力突出、毛病也突出的干部,在坚持底线的前提下,还是要用人所长。
Q:有哪些企业家是您人生的标杆,哪些是您认可的榜样?
A:任正非,我很早就知道任正非,我看了他的很多讲话,《华为基本法》就看过好几遍,我觉得他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因为他华为才能做到今天的成功。
Q:37岁创业,为什么这么多年您能坚持下来?
A:一个就是成功欲和驱动力。我从小就想当老大,而且在我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我都要做到第一,学习如此,做事也是如此,好胜心特别强;还有一个就是信仰和追求,我从内心希望做一款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做一家行业最好的企业,看到企业发展,我就信心百倍,来到公司我就激情满满。
Q:您觉得您最重要的管理实践有哪些?
A:刚创业前几年,我是老大哥式的管理方式,现在看其实是有问题的,没有把个人友情和公司需要区分开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个就是我有一个最大的情结——一个都不能少,认为大家一块出来创业,一定要一起走到底,这实际上是不够理性的;第三个就是从新认识了偶然到必然,着力推动体系化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