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明白小米神话的三个为什么?作者:荣振环最近“读客图书”的朋友送了我一本书《参与感》,按理说是抢鲜阅读,可是一直没有时间写书评。不是懒了,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现在外界各种解读小米的声音,各种学习观摩小米的团队,林林种种的业内人士现身说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刮成了一股台风,把一只叫做小米的“猪”吹上了天。 终于,我们等到了业内资深人士黎万强现身说法,公开了其多年工作的笔记。 当然,也会有些朋友讲,这个你也信,成功了才叫故事,失败了就是事故。很多理论不是成之后总结出来了,原来干的时候有个屁理论啊。 话说,要是在以往,我信这句话。企业里的很多方法论是总结出来,实际做未必如此。后来自己也在实践中运用某种自己叫不出来名字的套路在行事。这个套路在产生一定的成效之后,有时也会把它总结为吓唬人的模式。 我发现,这里面是有章法可循的。 所以,我比较认可小米手机的一些经验分享,参与感也好,三三法则也罢,以及具体的一些方法和理念,我觉得挺有价值的。 我最近遇到一些做企业相对比较牛逼的人物,大家对小米的种种成功经验还是比较欣赏的。相反,遇到一些做企业相对不那么成功的人物,反倒是对小米嗤之以鼻。 这让我想到“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句话。如果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并且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随需而变,你可能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收获。但是如果你开放性心态不够,不懂取人所长,那么你就只能停滞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走原路,在自己的井底点评像井盖般大小的天空。 总之,不管小米怎么说,黎万强如何分享,我信了。 当然,我这么说完,有些人会不会想,这丫是不是收小米钱了,这么推崇小米。 其实,我还是相对比较客观的。我认为小米的营销以及小米在品牌建设的功力要远远胜过小米的产品。 我以前也写过小米的主题文章、在各种论坛、培训课上推崇小米的经验。为啥呢? 主要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营销做的真滴不错。尽管雷军也好、黎万强也好,说他们很少营销,做广告,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在互联网时代推广自己,营销自己的好办法。 今天咱们就了解一下这些好办法。 我把本文标题起名为《小米手机的三个为什么?》其实,最开始,我想把本文标题起为《小米手机的三个绝招》,这是一种又土又傻但是可能会有点营销力的名字。就和前段时间热火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样。傻B的名字总是能够激起涟漪。 但是,我想了想,还是朴实一点吧,我想把我一直没整明白了内容通过本书整明白。 所以,本书评就是“整明白小米神话的三个为什么?” 第一个,为什么是参与感? 雷军说: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可见参与感在雷军心目中的地位。雷军提到,不管这个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我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老板和吃饭的客人都是朋友。 黎万强也提到信息传播发生三个重要转变: 1、 信息从不对称转变为对称;2、 信息传播速度暴增,影响范围空前扩大;3、 互联网信息室去中心化的传播,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普通人都是信息节点,都有可能成为领袖;这种情况下,用户不参与,就难以获取真正的口碑。 那么如何做好参与感呢?黎万强提到三三法则。三三法则是: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有的人说小米的经验不咋地,我总想反问一句:你有爆品吗,你有粉丝吗,在这个基础上你有自媒体吗? 企业千万不要做了几天微博、玩了几天微信,就说自媒体这条路行不通。很多情况下,你玩不好是因为压根就没有开放参与节点,没有设计互动方式,更没有扩散口碑事件,啥都没有,你凭啥说小米经验不好呢? 第二个,为什么小米用二流产品做出影响力 说实话,我用过小米手机的产品,当时是双枪战略,一手苹果,一手小米,一个移动,一个联通。后来发现小米手机明显不堪负重。发热就不用说了,最后是奇慢无比,到最后是拨电话拨不出去,拨了没反应,当你放下手机,过了五分钟人家自己拨出去了。 后来果断换成了三星和苹果的双枪战略。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列车上乘客都低头摆弄着手机渐渐地有一部分乘客放下手机,满怀惆怅地望向窗外:他们手机没电了,他们是iPhone用户。列车又经过了几站,又有一部分乘客放下手机,满怀惆怅地望向窗外:他们是Android用户,他们第二块电池也用完了。 突然打雷了,车停了,部分乘客举起手机,砸开了车窗,他们得救了;他们是诺基亚用户。时间很久了,救援的人还没来,夜幕笼罩,人们陷入黑暗和恐慌中,突然附近传来震耳欲聋的《爱情买卖》,几个大哥举着和探照灯一样的东西将前方照得通明,他们是勇敢的山寨机用户! 天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几位小青年拿起手机放在头上遮起雨来,他们是三星用户!也有几个小青年太冷了,他们在抱着自己的手机取暖,他们是小米用户!小米,只为发烧而生。 这个段子显然就是针对小米产品的缺点的。 所以,小米手机在我心目中只是一个二流的产品,无论硬件配置多么豪华,它真滴不如三星和苹果。当然,价格也低很多,所以叫做一分价钱一分货。 但是,小米的品牌影响力要远超过它的产品,为啥呢?他们选择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他们内部设置“爆米花奖”,根据用户对新功能的投票产生上周做得最好的项目。 他们让用户深入参与到产品研发过程中,设计了“橙色星期五”的互联网开发模式,核心是MIUI团队在论坛与用户互动,系统每周更新。 他们以论坛建立起了10万人的互联网开发团队,这样用户和员工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些都是用户思维。于是,尽管小米手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很多发烧友和铁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自己参与自己可以忍受,自己可以改进,这叫做“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当员工和用户一起做出有爱的产品,用户不断倾注爱,产品就是优缺点,用户也会很宽容的说,那不是缺点,那是创新的源点和改进的机会。 第三个,为什么品牌总上头条? 从小米手机出来我就一直关注小米的品牌传播策略。发现他们经常能够上头条。光新闻联播就上了好几次了。当然,这里面自然有雷布斯的光环效应。 除此之外,他们有很多差异化的做法。 比如,先前我们理解品牌是现有知名度再有忠诚度。他们反向游泳,是先有忠诚度再有知名度。小米一开始只专注忠诚度,通过口碑传播不断强化这一过程,到了足够的量级后,才投入去做知名度。 知名度意味着让用户听见,美誉度意味着走到用户身边,为了走进用户身边,小米额外重视参与感,从小米的内部口号:因为米粉,所以小米;到《100个梦想的赞助商》微电影;小米的同城会、每年公司的米粉节,爆米花线下活动,小米手机创造一个又一个和用户一起玩的机会。用户有机会和小米的团队一起,成为产品改进、品牌传播的大明星。 所以,从用户的角度,当内容里面有我,我就会传播,大家都传播,小米上头条的概率就更大了。 总之,本书是黎万强的工作笔记,也是智慧心得。我觉得对于其他企业了解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打法是很有意义的。最近我接触了大量期望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老板,大家都苦于没有思路,也没有切入点,其实我觉得黎万强最后分享的“暴扁爽”三部曲倒是可以给大家一个参照。 第一个就是产品策略、产品结构要爆,先弄一两款爆品;第二个就是组织结构要梳理,要扁平化。互联网时代必须走群众路线,组织结构要扁才能做出符合用户需要的速度;第三个就是团队激励要爽。员工爽,他会自我燃烧把热情传递给产品,把爱撒给用户。 所以,当你搞懂了三个为什么,理解了爆扁爽,然后全方位拥抱互联网,让用户参与你的事业,你不一定会是下一个小米,但绝对不会被小米们所淘汰。
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荣振环微书评”:这是中国最为睿智的移动互联、营销与品牌、新技术、新思维的微书评。微信号:rongzhenhuan.荣振环图书推荐,每日推荐一本好书。让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好书活用,智慧伴侣。中间穿插微品牌策略、微营销策略、微文化智慧。让你学到即能用到。每日一书,人生不输。欢迎朋友们把好书分享给你的朋友,传递书香,共享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