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也有自己不堪回首的危机时刻,也用各自的策略在寒冷的冬天里钻木取火,活到了今天。
华为是如何“过冬”的?面对疫情和经济的双重打击,企业该如何活下去?
华为:不抱任何幻想,只有“打”,没别的
一、2002年华为遇到史上最大危机之一
据任正非采访回忆,IT泡沫危机发生时,华为发生了巨大的危机,公司基本濒临崩溃了,内外交困。
外部来说,对客户负责任的能力低,在IT泡沫时期,大公司把所有好零部件买光了,华为只能买一些差的零部件做了产品卖给客户。
公司内部也出现很大危机,2002年时,内部很多人偷走知识产权、挖走公司的人,去创办其他的公司。
雪上加霜的是,也是这一年,通讯巨头思科提出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并要求华为赔偿,停止销售相关产品。
彼时,华为初入国际市场,面对巨头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将相关产品全部收回。
2003年1月思科正式起诉华为,思科的全球近百位新闻发言人,也第一时间发布不利于华为的信息,并警告华为的潜在客户,购买华为的产品可能面临连带赔偿。
这一年,欧美很多客户暂停与华为合作。
华为做了四方面的应对。
1.现金流:
为了确保现金流,华为提出“减员、增效、涨工资”的理念。但是华为不做集体降薪,因为集体降薪会导致另一种大锅饭,会伤优秀员工的心。华为的做法是把差的员工的工资降下来,给好的员工涨工资。
另外,为了要现金流,华为进行瘦身。比如,2002年时华为将莫贝克卖掉拿到了60多亿人民币现金,又把与3COM合资公司的股份由51%减持49%,又拿到了几个亿现金。
2.激发:
第一,华为要求领导身先士卒、下沉一线。比如当时徐直军就去了上海代表处,不是在代表处公司挂职,是实实在在地去干活。
第二,2003年华为开干部大会,任老板讲战争论,讲干部要用自己的内心之火,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照亮兄弟们前进的道路。干部大会的信心传递,对每个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都有很大的激发。
第三,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华公司历来如此,职员就是好好做好本职工作,公司的走向、战略,有不同的人在思考,员工只要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就行了。
3.聚焦:
聚焦就是要决策哪些该投入、哪些该砍掉。华为的光网络产品就是2002年做起来的。当时华为反向扩张,在那种情形下还花200万美金收购北美一家小公司。这次反向扩张奠定了华为公司光网络产品的竞争力。
在聚焦的前提下,反向扩张可以为将来打下很好的基础。但是一定要在自己主航道上反向扩张,把主航道的产品做到不可替代,也就是说要在你的既有优势上,把你的强项发挥到极致,这才叫反向扩张。
4.节流:
深淘滩,低作堰——这是华为公司的经营策略。
我在华为管研发做数通产品时,每一年都会把架构师、SE以及干部拉到都江堰开会,现场现悟。
“深淘滩、低作堰”这6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深淘滩的意思就是当河水把河岸边的铁牛淹了时,就要开始挖滩了,这个对于企业来讲降成本。从运营成本、产品采购成本、研发成本,以及物料的料本,都要淘。
“低作堰”呢?低作堰就是指只要保证一定的利润,更多地让利给合作伙伴和客户。该改造的办公大楼、实验室、实验设备,在好的年份华为都会换一遍,这叫产生更大的效率。效率提升了,这点成本就是值得的。这就是低作堰。
二、2018年华为遇到了历史上又一巨大危机
这次危机众所周知,可以说是华为遭遇的至暗时刻。对此,任正非的应对主要在4个方面:
1.危机意识,树立勇气。在516(5月16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第2天,有些华为内部人士说任正非有些策略感觉不对,太刚了,我们示点弱可能会更好的。
但是任正非不这样看,美国想打垮华为,华为要有勇气。所以华为每一个产品线、每个组织、每个地区部都开了誓师大会。虽然誓师大会本身是个形式主义,但必要的形式主义对全员来说是非常振奋的。
2.建立应对危机的机制和方法。一定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我们回过头来看,过去一年华为法务部做了哪些事?公司的首席安全官做了哪些事?参加了那么多场采访,法律专业人士也好,安全官也好,真是不一样的。
3.清醒的判断。特朗普本身确实不靠谱,跟我们国家领导人在日本碰到面以后表示他知道华为这个事儿了,后来大家都以为要松了,结果始终在反复。但是任正非从来的判断都是不抱任何幻想,只有“打”,没别的。
4.备胎,B计划。这个从2012年开始就在做了,其实华为内部很早就知道这个事。华为的网络产品现在看问题不大,问题最大的其实是终端的鸿蒙,也就是HMS。
2018年春节,任正非大年初一突然到了实验室,去了无线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考察,那个实验室里的一堆兄弟还在做开发,做的是C版,那时任何一个版式功能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