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地做企业,就是心连心——心连心公司总经理张庆金专访
来源/ 乔诺鲲鹏会项目组
编者按: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乔诺鲲鹏会深度访谈,对话心连心公司总经理张庆金,旨在解析心连心的成长之路,互相了解、学习、探索、复盘,瞄准更伟大的目标,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
01、命运与时代共振
20世纪60年代,中国粮食亩产只有四百多斤,相当于现在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那个时候好多人在挨饿。贫瘠的祖国大地,迫切需要粮食的“粮食”——化肥。但当时我国化肥工业落后,化肥产量有限。
为了把农业生产尽快搞上去,我国只好从日本进口尿素。而用完后的尿素袋子染一染色,正好做一条裤子,但“日本”“尿素”这几个字总是染不掉。风靡大江南北的“尿素裤”,曾经一度成为我们的民族耻辱。中国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干部见干部,比比料子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
1969年1月,作为中原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的新乡县,决定在小冀镇建设一座小型化肥厂,并将其命名为极具政治色彩的“七里营化肥厂”,化肥厂于次年7月建成投产。
1994年,曾当过多年连队指导员的七里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兴旭,被任命为新一任化肥厂厂长。他接手的是一个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在夹缝中苦苦生存多年的“乡镇企业”。
此时的七里营化肥厂,已经更名为“新乡化肥总厂”,年合成氨能力增加到了3万吨,但是20多年来产品结构一直原地踏步。新乡化肥总厂3万吨的产能,在全国2000多家县级小化肥厂中并不起眼。
响应政策号召,刘兴旭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分析,下定决心进行“碳铵”改产“尿素”( 简称“尿改”)工程。他带领着广大员工,破解了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诸多难题,用14个月就完成了正常情况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的“尿改”工程。并且创造了“一次投产成功,一次质量达标,一次超过设计能力”的三个全国第一,带领化肥厂完成了一次蜕变。
1995年,完成“尿改”的化肥厂,可年产达到4万吨尿素。利润比原来翻了一倍多,销售区域也不断扩张,知名度迅速提高,化肥厂从上到下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印证了一个事实:只有让发展方式转变,让产品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碳铵,改成生产肥效更好、利润更高的尿素,才能让化肥厂破茧成蝶。
心连心总经理张庆金坦言,“实际上在全国碳铵改尿素的企业中,心连心就时间而言是最晚的。这一轮技术升级,把全国小氮肥厂从1200多家变成了120多家企业,淘汰了90%。没有跟上行业升级步伐的同类型‘小氮肥’企业,都慢慢死掉了。”
1998-2005年,注重技术改造的意识,是心连心跑赢行业大势的关键。
1997年,在“尿改”成功仅仅两年之后,心连心实施“四改六”工程,再次提升生产能力,尿素年产能提高到了6万吨;1999年,“六改十”工程顺利完工,化肥厂的尿素产能达到10万吨。四年时间,产能翻了一番还要多。
数据节节攀升,利润年年喜人。2003年,合成氨能力达到18万吨,尿素年产能达到30万吨,是四年前的三倍。同年,企业顺利完成整体改制,实现了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转变。
改制时,董事长刘兴旭不是尽可能增加自己的持股数量,而是做出了一个开化肥行业先河的决定:让职工持股,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而他自己仅仅持有非常少量的股份。
对于改制之后的名字,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最终定为“心连心”,寓意为:以良心连着农民的心,以诚心连着客户的心,以爱心连着职工的心,以感恩的心连着社会公众的心。
02、张庆金的几个拐点
1987年7月,张庆金到新乡县化肥厂(心连心前身)参加工作,从一线员工成长为心连心总经理,这条矢志不渝初心不改的路他走了30多年。
化工设备专业出身的张庆金,在毕业后来到了心连心。起初在工厂车间里,跟着维修团队师傅们学习维修,两年之后就当了设备管理科技术员。1992年,升任设备科科长。
1994:碳铵改尿素
等风来,不如追风而去。1994年,这股“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势头,刮来了“碳铵改尿素”的机遇期。公司开启了大刀阔斧的“尿改”工程,张庆金作为技改团队中设备工艺组的组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经过数次技改工作的历练,张庆金在1998年成为了技改办主任。
这一职务一做就是8年,期间张庆金在氮肥项目建设工程和技术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通过投资一些固定资产,让企业整体成本持续下降,规模稳步增加。
产能翻番
从一厂到二厂,产能翻番,也让心连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当时,心连心的总资产还不到六个亿,可是当年新项目要投资六个多亿,内部有三分之一的职工代表都不同意迈这么大的步子。在高层的魄力和坚持下,最终决定上马新项目。
二厂的原址是一片农田,垫了两米多高的土才具备施工条件。2005年期间建设二厂项目的初期,张庆金仅带了30多人进场,并最终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任务,开启了心连心发展的新纪元。
为新厂选址
次年,二厂项目用时一年半就建成投产了。年产尿素40万吨。投产之后,营收额一路上涨,盈利能力非常好,一年多时间就收回了成本。最终,让心连心当时的资产规模一下子翻了一倍,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方阵,也促成了心连心后来的上市。
从技术到管理
2006年11月,张庆金被任命为心连心集团副总经理,分管人力资源部和市场部,开始了从技术专家向专业管理的“转身”。
起初,张庆金还有些疑虑,想要推辞。因为自己是生产和技术人员出身,不懂人力资源和市场,也没有系统考虑过相关的管理。最后,刘兴旭董事长说:“我想了很长时间,看把你放在哪一块,就是因为你不懂,才让你去做这一块事务的。”才让他恍然大悟。
《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至此,玉汝于成,大器可成。2011年6月,张庆金主导公司引入了“卓越绩效管理体系”,使心连心公司的管理系统、内部控制系统、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均得到了很大提升。
开疆拓土
“从2011年开始,我负责新疆基地的建设工作。异地发展,起步是很难的,这次去也下了很大决心。我就常驻新疆,把生产团队组建起来,一年最多回来两次。”
总部稳定之后,心连心公司掀开了异地扩张的发展新篇章。为了确保新疆基地建设成功,张庆金率队亲赴新疆玛纳斯调研,顶烈日、冒风雪,战酷热、斗严寒,定位、设计、勘探、放线、开挖、找水、找电,打下了新疆心连心的第一桩。
一路走来,张庆金先后担任新乡化肥总厂设备科科长、技术科科长、技改办设备组组长、技改办主任、心连心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为心连心集团的腾飞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收获了诸多荣誉。
员工和公司最好的关系,是互相成就。个人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连,张庆金在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时说道,“我的成绩离不开公司的发展。”
03、跌倒爬起,危中寻机
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心连心在发展过程中,也历经了几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身处其中的张庆金,见证着心连心一次又一次的“至暗时刻”,在跌倒后爬起,在涅槃后重生,重振旗鼓,勇往直前。
从事故中重生
1997年6月24日,心连心销往安徽滁州的5.5吨尿素,因为粉尘超标被退货。作为尿素开车以来,首次将大批量不合格产品退回厂内的重大事件,还是在市场竞争激烈、售价下跌的形势下发生的。这在全厂上下引起强烈震动。
刘兴旭董事长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食堂吃饭,碗一丢马上率领公司领导赶往滁州。不仅当面给人家赔礼道歉,而且又用3倍同样的产品补偿客户。经调查、查证,该批尿素产于1997年6月12日0-8点尿素车间三班期间,原因是尿素熔融泵冲洗阀未关死漏水,造成产品水分高、强度小,是一起人为责任事故。
在调查完事故的真相后,刘兴旭自己首先在全厂公开作检讨,对包括自己在内的24名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生产这批尿素的6月12日定为“厂耻日”。刘兴旭董事长言辞恳切,对高管团队们说,“在市场上,只要客户反馈有质量问题,不要讲任何借口,直接退货。不允许降价处理!”
敢于正视错误,狠抓质量,知耻后勇,心连心的品牌很快重新赢回了客户的信赖和认可。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面对质量事故,心连心寻根追源,整改提升,与消费者建立起信任关系。
“质量日”员工签名活动
自此以后,每年的“6·12”厂里都搞“质量日”活动,年年敲响诚信的警钟。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心连心秉持着对产品质量持之以恒的“匠心精神”,鞭策着企业多年来不断改进,从而使“心连心”化肥成为享誉中原市场的第一品牌。
从废墟中站起
2001年1月26日,在大年初三的清晨5时21分,一声巨响惊醒了熟睡中的人们。心连心前身的新乡化肥总厂发生了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合成车间260平方米厂房炸塌,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寒流跟着爆炸吹来,连续3场大雪遮掩了废墟。社会上传言很多,说化肥厂这次不行了,行业内也有专家预言,重建起来至少要半年以上。
回忆起那段时间,张庆金仍心有余悸,“那一段时间一直下雪,恢复生产的条件很恶劣。就在冰天雪地里面,心连心人战天斗地,仅用23天的时间就恢复了生产。”大家用从来没见过的齐心,从来没见过的干劲,从来没见过的拼命,让心连心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了。
与此同时,心连心和合作的企业客户一个个联系,说明情况。最让心连心人感动的是心连心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心连心充分的理解,还挺身而出帮助心连心共渡难关。
爆炸事故现场
通过那一次事故,心连心人对安全生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从那以后,心连心的高产量都建立在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的情况下,做到稳定生产。成功的背后隐藏着无数次的失败,心连心没有退缩,而是顶着风雨成为行业“走出去”的先例。
在一次次摔打锤炼中,心连心形成了独属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
一是有利于安全的必须无代价地上;
二是有利于环保的我们一定要进行改造;
三是有利于节能降耗的我们一定要投入。
伟大的企业都是在困境中诞生的。心连心用54年的时间证明,它的成功不是偶然,它证明了有克服困难背后的价值观,胜利是一种必然。
04、百亿之路竞争力的基石:军营文化
访谈已近中午,这时传来了雄浑有力的军号声。心连心总经理张庆金解释道,“董事长来公司的第二年开始,就有了升旗仪式,现在每个关键时间节点,上班、下班、午餐都会有不同的军号声和音乐。这些军旅式的习惯也已经深入员工心中。心连心人身穿的衣服都是统一的绿色工装,员工的执行力非常强。”
在心连心近9000名员工中,他们都产生了极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我们或许可以从心连心员工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窥见真章。
在嘹亮的军号声中,身着绿色服饰的心连心人,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喊着气势恢宏的口号,迎向徐徐升起的国旗。班前会、班后会、站立讲评等等,军营的氛围弥漫在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刘兴旭董事长曾当了12年兵。这12年,培养了他的顽强斗志,铸就了他一往无前的精神,形成了永不言败的战斗作风。刘兴旭至今深信,军营文化是心连心在逆境中一次次崛起的精神法宝。
军营文化的形成与心连心独特的行业属性呈正相关,更与公司组织力量的坚韧可靠密不可分。
对待同行竞争对手,心连心也体现出了开放的态度。当有化肥企业的同行提议想要来心连心学习时,张庆金总经理说,“没问题,随时欢迎你们来交流,我们很开放的。”对公司生产、技术上的人,管理上都明确了要求,无论谁见到同行业的企业,都要热情欢迎人家来,在沟通中互相学习彼此长处。
实实在在地做事情,这也让心连心在行业里,口碑非常好。
一方面,因为心连心注重诚信。不仅是对客户的诚信,还有对员工的诚信,以及对社会各相关方的诚信。另一方面,心连心具备着远低于行业平均的成本优势,形成了独有的竞争力。
05、营销蓝海:对照田,示范田
面向市场,心连心长期组织种田大户和相关农户参观示范点,每年都要投入重金,覆盖到每个县区的所有销售区域内。通过让经销商做示范的形式,心连心为农户提供“智能配肥站+化验室+大农户数据平台”三位一体的服务新模式。
通过对比真正看出化肥的效用,实实在在地让农户看到,用了心连心的尿素,农作物是不是就长得更好一些?对照每个阶段的庄稼,根据作物生长周期,拍摄收集小视频,让经销商实实在在地觉得,卖心连心的化肥,心里有底。
“我们很支持他们作对比,要求不能弄虚作假。看用别人的化肥费用多少?用我的化肥要多少?一定要同等条件下去对比。实际上,用心连心的化肥确确实实是让农民性价比提升的,每多投入一块钱,就能多收入几块钱。”张庆金掷地有声地说。
对照田和示范田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每年,心连心都会举办参观活动。邀请所有种田大户中100亩以上的农民,和卖心连心化肥的经销网点人员,来心连心公司参观。参加心连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了解军事化管理、厂区规模和研发情况。
让用了心连心化肥的人放心。这也是心连心对质量负全责的诚心体现,心连心对产品是很有信心的。久而久之,每年的参观让心连心聚集了人气,也聚集了消费者对心连心的认可和共同成长,变成了一种客户见证的营销模式。
谈起和农户之间的交往,张庆金显然有很丰富的经历。“七月份天热的时候,我到新疆去看滴灌肥。当地农户一户都是种几千亩地,我到地里边转了两天时间,跟那些种田大户待在一块,看作物的生长状态。”
农户们在吃饭时说,“我们种这么多年地,哪有生产化肥的企业总经理能到我们田里来,而且老总还跟我们一块吃饭。”农户们都觉得张庆金很亲切,没有架子。在张庆金看来,了解农民种植情况是本分。专业做化肥,就要读懂农民,真正做好符合农民需要的产品。
06、奋进新征程
在军营文化的熏陶下,营销叠加成本优势,多元化的产品矩阵让心连心打开了新的增长点。在化学反应中,基于煤而产生的合成气,可以延伸出很多新产品、新材料,从而也使得心连心的产业链条愈发多元化。
心连心通过经营尿素、复合肥以及煤化工相关产品,化肥总产能超过500万吨,位居行业前列。下属分子公司的腐植酸、车用尿素、糠醇、二氧化碳、医药中间体等产品也在行业内名列前茅,“车用尿素、腐植酸肥料、高压法三聚氰胺、糠醇、二甲醚”五大品牌产品销量居国内行业第一。
如今,心连心集团已奠定了多元化生态格局,集团化运作,进行资源扶持的企业经营机制,让心连心具备了持续的竞争力。踏踏实实地做企业,是心连心始终如一的回答。目标千亿,心连心已在路上。
展望未来,正如刘兴旭董事长创作的这首词中所言:“前路曲折去,汗水洒征程。撸起袖,不认命,再挺胸。观商海激流涌,只在潮头行。六千健儿一心,敢于直面挑战,未来更峥嵘。人生欢乐事,扬鞭策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