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供应链重构、成本攀升的严峻形势下,制造业突围需要"精准战略+硬核创新+韧性运营"的组合拳。个人建议,当前环境下,制造业突围不是靠"熬",而是要"主动重构价值链",把工厂从成本中心变成技术中心、利润中心,才能在洗牌期赢得新一轮增长门票。
一、生存突围(现金为王,极限瘦身)
1、供应链止血
建立动态安全库存模型: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原材料价格波动,设置智能补货触发点(如铜材价格波动超5%自动切换供应商);
1.1提供案例:
某汽配企业,通过越南+墨西哥双备份供应链,规避关税同时将交货周期从45天压缩至28天。
2、成本手术刀改革
1、开展价值流分析(VSM),砍掉非增值环节,执行方法如下:
1.1合并重叠质检工序(如首检+巡检合并);
1.2能耗数字化监控(加装IoT电表识别空转设备);
1.3收获效果:
佛山某注塑企业,通过机器视觉替代人工巡检,年省人力成本200余万元。
二、产品突围(从"制造"到"智造")
1、产品金字塔策略
1.1基础款:保留20%高周转产品,保现金流(如标准件);
1.2利润款:开发模块化定制产品(如工程机械的智能控制模块);
1.3战略款:布局新能源/半导体等赛道配套(如储能电池结构件)。
2、技术锚点突破
2.1聚焦细分领域:在某个工艺环节做到全球TOP3;
2.2提供案例:
某螺丝厂专攻航空航天级钛合金紧固件,毛利达60%。
2.3组建"博士工作站":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政府通常补贴50%研发费)。
三、市场突围(重构客户矩阵)
1、客户分级运营
2、出海新路径
2.1借船出海:加入头部企业生态链(如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
2.2抱团出海:与物流公司共建海外仓(降低30%物流成本)。
四、组织突围:把工厂变成"创业平台"
1、阿米巴改造
1.1将生产单元,拆分为微型利润中心(如热处理车间独立核算);
1.2实施"成本节约分成制":省下费用的50%奖励给团队。
2、数字工匠计划
2.1用AR眼镜,实现老技师经验数字化(沉淀500+故障处理方案);
2.2开设"技术经纪人"岗位:负责专利转化,按收益提成。
五、政府资源榨取(合法合规)
1、政策红利包
1.1智能改造补贴(部分地区补贴设备投资的20-30%);
1.2专精特新申报(获评企业可获百万元奖励);
1.3碳排放交易(光伏改造可生成碳资产出售)。
2、产业协同
2.1加入本地"链长制"企业集群(获取订单优先权);
2.2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获取技术话语权)。
六、关键数据看板(每月必盯)
1、生死线指标
1.1现金周转天数(警戒值>90天)
1.2单位产能能耗(同比降幅<5%要预警)
2、突围指标
2.1战略客户收入占比(健康值≥40%);
2.2专利产品毛利率(达标线≥35%)。
七、执行要点
1、先做减法:砍掉持续亏损2-3个季度的产品线(取舍原则);
2、快速试错:用精益创业模式验证新赛道(如3个月完成储能样品试制);
3、绑定大厂:争取头部企业的二级供应商资格(顶客原则);
4、降本增效:原材料争取在同行价格的基础上降低10%以上;
5、精兵减阵:梳理优化组织架构,精减人力成本占比;
6、聚焦目标:坚持战略目标、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7、无功即过:坚持不贪不占,不忘初心;保持信心、力争突破;部门一把人做到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