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工具文档>正文 |
营销公司经理管理方法及艺术 |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06-6-16 9:59:44 |
|
>>[精彩推荐]点击此处,立即获取数十万份经典管理资料/工具/范例/文档! |
整理资料,看到自己2000年出的一篇演讲稿,尽管如今看来它显得那么稚嫩,但作为已成长为企业高管的我,在回忆起当年在市场一线冲锋陷阵的岁月,依然是一种莫名的冲动。
希望此文对初涉营销管理岗位的人士有所启迪。
营销公司经理管理方法及艺术
—运用“物质、精神、信息”三动力原理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
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给大家出一道智力题:一位地震学专家来到一个地震后现场的一个村子里,他看到是满目的残垣断壁和移位变形的各种设施。让他感兴趣的是,在一条街道的两旁,几乎所有的电线杆都在震后倒向了西方,而唯独仅有一根电线杆倒向了东方。专家蹲下身来,开始了仔细的研究与探索……请大家给专家帮个忙,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那根电线杆倒向了东方?在我演讲结束前,我会告诉大家问题的答案。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子公司经理管理方法及艺术,即如何运用“物质、精神、信息”三动力原理,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下面我将结合我在子公司的实际工作加以阐述,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有这样一个故事: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某工厂不能再像往年一样在春节前给职工发年终奖金了,工厂的领导班子很着急,因为这样职工们一定会到厂办闹翻天,也影响明年的工作。一个人对厂长说:是不是可以运用一下“给糖哲学”?小时候,我们去食杂店买糖果,一类售货员总是先向秤盘里抓上一大把糖,然后把糖从盘子里一块一块往外拿,孩子的心也因盘中的糖一块块减少而忐忑不安;而另一类售货员总是先往盘子里放上一把糖,再一块一块向秤盘里加,孩子看着盘中糖一块块增加而激动不以,孩子们总是喜欢后一类的售货员。
第二天,工厂就流传开了一则小道消息: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将有一半人员下岗。一时间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担心下岗的阴影会落在自己身上。
几天后,厂办门前贴出一则告示避谣:下岗之说纯粹为无稽之谈,但工厂效益不好是真,恐怕春节要拖欠职工们的工资。结果职工们奔走相告,都因不必担心下岗而感到高兴。
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厂办门前又贴出一则告示:经过厂办的努力,清回了部分欠款,尽管工厂经费紧张,但为了保证职工过个好年,工厂决定发放职工所有的工资。
职工们都为这个消息而兴高采烈,心中感激着工厂的领导,没有人再提发年终奖的事。
这个故事中的厂领导充分运用了逆反思维方法、换位思维方法及创造性思维方法,同时又是一个成功运用物质、精神、信息三动力的例子。先给人们一个心理位置,随后一点点增加而不是一点点减少,人们认为得到的比想象的更多,实际比想象的更美好,使工厂度过了一时的难关。
管理是什么?一百个企业家会有一百个答案。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通过人的管理。我们的子公司做为一个独立的营销管理单位,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品性、不同需求的人组成。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存在着这样的管理方法,一种是“哥们儿,姐们儿”式的管理,关系挺好,就是不玩活儿,员工不能高效地工作,公司制度也难以推行。另一种是“专横拔扈”式的管理,管理者仅对下属卡、压、命令,动毋动就下课之风严重,公司员工人心惶惶,毫无斗志,形成不了合力,人员流失严重。再有一种就是纯粹运用物质金钱的刺激,高提成、高奖金,员工们变得唯利是图,一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无法保持与公司风雨同舟,也建不成一支真正强有力的团队。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是公司一切营销工作顺利开展进行的重要前提。也关系着公司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企业的发展如海上行船,行船需要动力,动力使企业前进,没有动力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
动力来自哪里?你可命令一个人干一件事,但你不能“命令”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工作,因为员工动力必须源于自身。如众所周知,下属有义务遵守上级的合法命令,但他们执行命令如果不是情愿的,其结果必不如心甘情愿去做。因此,得到他们自动合作极其重要。尤其是现今的下属对传统的权威主义和只靠奖惩的领导方式已不会有积极的反应。他们需要的是工作的认同、成就感及有机会表现他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人只有在受到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产生最高的工作效率。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威、权力和个人影响力来促使员工遵循引导,我们也了解如何利用善意和友谊来创造合作的气氛,但仅有这些方法员工仍不会倾其所能,全力以赴。除非他们感到也是在为自己做这件事。如果在达到公司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个人的需求,他们才会自动有效的工作。激励便是达成公司目标又满足个人需求的方法。
物质、精神、信息三动力原理,是三株公司吴炳新总裁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在不断分析总结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的一套激励方法理论。三动力原理的运用对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公司集体凝聚力、战斗力,使公司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与实践意义。
通过正确运用三动力原理,员工知道完成公司的目标有助于其个人目标的实现。三动力能创造出一种工作气氛,员工能从更有效的工作中获得个人满足感,他们受激励的程度会表现在他们的工作态度、行为、忠诚度、责任感、工作的热忱和效率上。三动力不简单等同于传统的激励方法,仅仅用赏罚,即通过权力的运用,如果员工表现得好,他就会被加薪,得到奖品、奖金等。如果表现得差,薪金会受到影响,他会受到谴责或被贬到较差的地区。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手段可能是必要的,但是如只用赏罚会使情况恶化,难获得理想效果。而三动力却是根据每个员工的个人需求,使其在工作中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理上的,三动力原理的运用所达到的正是了解每个人的需要,用不同的激励措施把每个人的需求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
三动力原理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推动企业的发展,其中物质动力是三动力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目标任务的量化考核,物质奖惩制度的及时到位都是物质动力的具体表现;精神动力是在物质动力的基础上,施以情感精神上的作用,更大程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学典型、树先进、关心员工生活、民主管理等都是精神动力的重要表现;信息动力则渗透在公司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信息动力的运用,可以将物质动力、精神动力更彻底、更具体地体现,发挥出物质动力、精神动力更大的作用。 |
【添加到收藏夹】 【查看培训课程】 【浏览管理资讯】 【返回网站首页】 |
相关推荐: |
|
|
版权声明: |
1.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 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