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华民族骤然跨入一段黄河在壶、长江在峡的壮丽途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什么样灾难都可能降临的时代。惊涛裂岸,大浪淘沙,多少樯橹灰飞烟灭,多少英雄折戟沉沙。然而工作室创立十五年来,却始终以冲浪者的姿态矗立于潮头之上。
暂时的成功或许靠运气,持久的成功一定靠智慧,而且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大智慧。
那么工作室成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智慧?
“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这是工作室在2009年的年会上确立的新愿景。
思想库又名智库,以经营智慧为使命。这一使命也要求我们必须弄清究竟应该经营什么样的
在探究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将众多先贤哲人与工作室关于智慧的种种说法做个比较。
亚里斯多德认为:智慧是一种“能力状态”——一种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
工作室认为:战略策划是一种知行合一、道术一体、经世致用的能力。
大哈奇森认为:智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
王志纲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策划就是寻找最近的那条路,所谓最近是指离真理最近、离规律最近。
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认为:智慧的标志是审时度势之后再择机行事。
而工作室始终强调:大势把握是策划的前提。大势不明,任何战略选择都是危险的。
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
工作室认为:一切非凡的创造都是以非凡的发现为前提。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
探寻真理、相信真理、坚守真理始终是工作室战略策划的立足点。
拉罗什富科说:最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
工作室在策划过程中关注的核心始终是价值:发现价值、创新价值、传播价值。其前提自然是对价值的彻底了解。
综合这种种说法,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定义: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以追寻真理、审时度势为前提,善于发现、敏于应变、勇于超越,用最佳方式实现最优目标、最大价值的能力。
纵观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和策划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工作室成功背后正是这样的智慧,其突出特点如下:
特点一:与时势互动
与时势互动就是既顺应时势,亦引领时势;既为时势所造就,也造就着时势。
工作室自创立以来,凭借着一个个传奇式的成功案例,一次次引领市场潮流。碧桂园[3.70 1.93%]项目引领了概念地产之潮,奥园项目引领了复合地产之潮,昆明世博会项目引领了会展经济之潮,杭州宋城项目引领了泛地产开发之潮,华南板块引领了大盘开发之潮,廊坊项目引领了城市运营之潮,大成都战略引领区域战略创新之潮……
在一个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仅有几十名员工的工作室,一个没有任何特殊背景的民间顾问机构,不过沧海一粟,何以能够一次次引领潮流?
靠的正是一种与时势互动的智慧。
“英雄者,非必大异于常人者,而是善识时势,且善用势能而已。”这是王志纲的观点。 “潮流是可以引导的。引导得好,好的形势会提前来到;引导不好,好的形势会推后降临。”这是王志纲的一个信念。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和信念,在工作室的整个策划理论、策划方法、策划实践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审时度势、借势谋势、以道驭势、以势成事的用势思维。
把握大势好借势谋势;善谋大势好引领潮流,引领潮流好占尽先机。这正是王志纲和他的团队为什么既能成就大事又能引领潮流的奥妙所在。
特点二:与创新同行
王志纲工作室有三大法宝,而最重要的法宝是创新力。王志纲称创新力是策划之灵魂。没有灵魂纵有强健的躯体又有何用?
十几年来,这支团队之所以能够不断突破、不断超越,从实物地产突破到概念地产,从单一地产突破到复合地产,从复合地产突破到产业地产,从地产领域突破到城市经营,从项目策划突破到企业策划,从城市经营突破到区域战略……靠的正是一种永不懈怠、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
回眸十五年,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与这支团队成长的轨迹密切相伴的正是一条探索的轨迹、创新的轨迹。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这支团队一直在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和创新。这种探索和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策划理论、策划方法的探索和创新。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打磨、不断完善,这支团队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流程。同时,总结出一套既具有自身特色又具有普遍价值的策划原则和策划方法。这些,不仅适用于业内人士,也同样适用于业外人士。而且通过书籍、网站、博客等多种途径,毫无保留的将其和盘托出。
二是关于产业理论、产业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王志纲始终认为,没有创新性的经济理论或产业理论作为逻辑平台,任何战略、策略的创新都是靠不住的;而商业模式或产业模式是要素整合的平台、是创新突破的载体,没有商业模式或产业模式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战略的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是无法落地生根的。
三是关于思想理念的创新。一位著名地产开发商曾经说过:“中国房地产行业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新理念是王志纲创造的。”其实,王志纲及其团队理念创新的触角又何止限于房地产行业?城市经营、城市战略、区域战略、文化产业、旅游休闲、甚至社会人生……无不涉及。更重要是,工作室的理念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生命力、甚至成为一种广为流行的概念,如“财智时代”的说法。
特点三:以文化为根
以文化为根就是一切创造或创新都立足于文化。
王志纲自出道之日便认识到文化的极端重要。认为,品牌竞争的背后是文化之争,区域竞争的背后同样是文化之争。因而,在其策划理论和策划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深厚博大的文化情怀,文化解读成为他行走各地、仰观俯察的核心内容,文化蕴底成为其策划方法中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而文化研究、文化传播则成为他和他的团队的最高使命。
因而,在工作室的书籍、网站和博客中,有心的读者随时都可以读到王志纲和他的团队对于文化的独特观察、独特思考和独特创造;以及如何把文化转化成智慧、转化成创意、转化成动力的。
文化是人类生命中最深层的原动力和控制力,特定的文化造就并决定着特定人群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发展方式。一旦抓住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特定的文化根脉并有效地予以强化、予以激活,就一定能找到一条阻力最小、合力最大、动力最强的创造路径、发展路径。这正是工作室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原因。
特点四:知行合一,道术一体
王志纲反复强调,作为战略顾问机构,其核心能力既不是学——理论研究,也不是术——实操能力,而是道——战略之道。这并不意味工作室不重视学或不重视术,只是在工作室的智力结构或智慧结构中谁为核心的问题。王志纲之所以强调道,是因为它既能承学之上,启术之下,还能左右逢源、纵横百科。
有一句广告说得好,集大成者成大器。当今时代是一个整合的时代,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能否成为大器,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能整合什么。而战略之道恰恰是一个最好的整合平台。因而,当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的治国方略时,上海战略中心总经理路虎说,工作室有第六个统筹——就是战略统筹。
特点五:以历史为纵深,以全球为舞台,以未来为导向
什么是战略?按照王志纲的说法:战略就是要回答:我是谁——即角色定位?我从哪里来——即历史渊源?我往哪里去——发展方向和目标?怎样去那里——发展路径或发展策略?
还有一种说法,战略就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管重点的一套方略。
战略的性质决定战略家的思维空间必须具有超越常人的高度、广度、长度、深度。所以有一种说法:“什么是战略家?战略家就是以整个世界作为思考舞台的人。”而这一点在王志纲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以历史为纵深、以全球为舞台、以未来为导向构成他观察思考问题的基本坐标。
高瞻方能远瞩,通观方能明道。因而,他的演讲、对话或文章中总有一种超越常人的远见、洞见、灼见。谈论一座城市、一个产业总有来龙去脉的清晰勾画;谈论一种文化、一方风俗总有鞭辟入里的透彻解析。即便是谈人生、谈幸福、谈财富,也总有一种别开生面的大境界。大境界体现的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大智慧。在整个世界都融为一体的今天,一个人如果仅仅盯着眼前那片小天地,纵然绝顶聪明,也不可能有大作为。大作为需要大舞台、大整合、大思路、大谋划,而这一切离不开一种回望历史、放眼未来、纵横全球的大智慧。
这一特点,在工作室的战略策划中同样得到充分体现。
十五年的实践证明,正是具备以上特点的战略智慧赋予工作室这个小小团队以超常的生命力、创造力。因而,在未来岁月中,志在打造中国最好战略智库的工作室,理应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弘扬、完善这一战略智慧。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