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一个最无可奈何的“怪圈”:门槛低,让每个投资者都可以轻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当一大群人都拥进来后,大把赚钱的好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经过多方调查,记者发现珠三角MP3的制造商群体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除了专业的IT厂商外,一部分MP3工厂本身就是以前做call机(俗称BB机或者传呼机)的厂家;另一部分则是以前做VCD、DVD等家电出身的厂家;更大的一部分,则干脆就是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有的做过电脑配件翻新,有的做过电子元件的OEM,有的甚至根本和电子产品不搭边。
“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只要有点资金有点门路,似乎谁都可以开始做MP3。”深圳南山区某电子厂陆老板对记者说,能够组装加工并不等于真正的生产制造,像MP3这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组装模式,实际上不过是赚取加工费。
“我们这群人和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厂商相比,几乎没有把‘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当一回事的,大家关心的只是怎么赚钱,拼命接单。”另一位自称已退出MP3行业的老板则大摇其头:这样下来的结果只会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以致于谁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鱼还是虾。
连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鱼还是虾,自然就难以看清长远的方向,而盲从于大流浮沉,悲哀的显然就已经不是为逃避售后维修的“装死”,而是这一群人了。
我们这群鸟
“其实,准确地说我们这群人更像候鸟——没有固定的领域和项目,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飞,哪个行业利润大就在哪个行业栖息!”
说这话的董文宾(化名)对外的公开身份是深圳华强北电脑城的一个普通小老板,有一个柜台出售闪存、MP3和摄像头等产品,不过,他的大部分收入来源却并非是依靠这个柜台,而是另一项业务:生产MP3。
我那边算不上什么工厂,不过是两三条枪罢了。说到自己生产的MP3,董文宾表现得非常“谦虚”。他告诉记者,工厂其实就他一个“正式职工”,另外十来个人是从劳动市场上找的,大概三四个月就要换人。平时,董文宾要照看自己的柜台、进货,晚上则“组织生产”,为此,他花800元钱在南山区租了一套房子,下班就从华强北坐车过去,和工人一起组装MP3,顺便验收他们白天的成品,“一天也能做出两百多个吧。”
“你问我‘装死’过没有?这还用问,不‘装死’我早就真正死掉了。”记者“不具真名”的保证让董文宾非常坦诚,他哈哈大笑着说。
从1995年辞职下海后,董文宾刚开始是在广州做着服装生意,后来转战深圳,便一直做着电子产品加工的生意。从CALL机到VCD、DVD影碟机,尽管他并没有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也没有把生意做大,但民工潮还是让他顺利地赚到不少钱。
“做那些东西我没怎么‘死’过,因为主要是做订单和贴牌。最后没有继续做下去,并不是因为企业的倒闭,而是那些行业没‘钱途’了。”董文宾不以为然地说,大家都迁徙到MP3、PC配件等市场中,我自然也就随大流。
在董文宾眼中,他打心眼里佩服的是他隔壁陈老板——入行比他更早,最早“论斤卖”的电子表生意就已经大赚了一笔;做起MP3生意后,人家租了两套200多平米的房子,工人有六七十个,“生产线”也初具规模,每个月的出货量都在2万台以上。
“陈老板真是会做生意的人,特别灵活,几乎每一个项目都能让他狠狠地赚上一笔。”董文宾无不羡慕地对记者说,陈老板既看得准那些新项目赚钱,更有许多规避风险的招式,最关键的是,他能在眼看大势已去时,漂亮地抽身撤离,转战到下一个“金矿”……
在董文宾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陈老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矮小精瘦的陈老板身上并没有多少暴发户的痕迹。说起自己这十多年的经历,他摇着头说:要说赚钱,我确实赚了一些,但时间久了心头总是感觉空荡荡的。
“说我们这群人是像候鸟一样的生意人,有些意思,我们确实是像候鸟一样在不断迁徙中生存下来,但像候鸟一样没有固定领域和稳定的项目,什么事业成就,什么生意做大,我们都沾不上边……”
山寨厂与中国制造出路
在珠三角,像杨龙凯、董文宾他们这样的加工企业,业界有一个调侃的称谓:山寨厂。据了解,目前中国MP3市场上充斥着的几百个品牌,绝大部分就是出自这样的“山寨厂”,其中仅在深圳一地,这样的“山寨厂”就有数百家。
然而,尽管投资常有回报,但生意难做大,只能徘徊在二三流的行列中,已经让越来越多候鸟式老板开始了深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候鸟的命运呢?
“最大的根源,其实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积习!”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指出,10多年一成不变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珠三角的前进步伐,而在粗浅加工制造的群体惯性中,自然很少人能走出“山寨厂”的宿命。
在2005年首届中国工业(长沙)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副会长孙树义大声疾呼:不走出“山寨”,不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们将很难打破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坚冰!
的确,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何尝不也是活在“山寨”中呢——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只能基于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赚取着微薄的加工制造费而已。以致连日本人都说,中国制造是一种组合型制造,尽管产业规模上去了,但产品性能、质量、核心技术皆难掌握,只能处于世界制造业的底层……
究竟如何才能走出“山寨”?究竟应该如何改变命运?事实上,需要认真思索这些问题的,并不仅仅是珠三角的候鸟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