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管理,才能使品牌越来越强大。
聚焦的目的就是在于,强化品牌在某个类别的地位,并集中资源巩固在该类别的地位。不仅白酒如此,其他行业也是一样。比如本文开始提到的喜之郎、三笑等。一旦品牌能在消费者认知中主导一个品类,这个品牌就具有不可复制性,根本不用担心跟风与模仿。
曾经有不少人讲,三流的企业做市场,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其实是一个不确切的说法。所谓的标准,事实上可能是一些权威机构的认证结果,但实际上能在市场产生反响的却是消费者认知,认知就是事实。比如,茅台稳稳占据了酱香型鼻祖的位置,茅台来告诉消费者,作为酱香型白酒酿造的标准,需要经过100多道工序,历时五年,消费者会立即相信。而郎酒并没有站到领导者的位置,因此无论怎么宣传“酱香正宗",消费者还是本能的反应:你又想忽悠我了,酱香正宗应该是茅台!这就是认知的力量,那么,作为品牌而言,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的品牌牢牢占据消费者这个认知。
换言之,茅台啤酒在征战全国市场的时候,可谓屡战屡败,最终不得不龟缩到贵州当地市场。为什么作为酒类企业的领导者,在啤酒市场就显得如此疲软?当我告诉一个朋友,茅台生产啤酒时,他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假的!然而,事实上茅台确实生产啤酒了,而且在市场上还有销售,可消费者还是不相信!这就是认知的力量,同一个品牌不能骑跨两个品类的认知。
这里面透视出来的问题在于:茅台并非无所不能(尽管事实上它可以),当茅台脱离白酒,甚至当茅台脱离酱香型白酒时,它是门外汉,消费者根本就不承认。试想,当消费者不承认你的产品时,这个产品的竞争力还强势吗?
茅台在39个亿的销售额中,茅台酒就占领了37个亿!也就是诸如茅台啤酒、茅台红酒以及其他浓香型产品,总共销售额还不到两个亿!
值得警惕的是,茅台开始生产浓香型茅台。浓香型茅台是什么概念?超市里面的导购这样告诉消费者:这也是茅台,但是正宗的茅台是瓷瓶的那种(也就是酱香型的茅台)。导购在不自觉中都告诉消费者,浓香型茅台不是正宗的茅台,更何况消费者?既然喝茅台,谁又愿意喝非正宗的茅台?
这就是认知的力量!一个品牌不能骑跨两个品类!
更值得警惕的是,五粮液也在开发果酒,今年也高调宣布进军葡萄酒业。五粮液的葡萄酒同样也会面临茅台葡萄酒一样的遭遇。换言之,如果长城和张裕进军白酒,茅台和五粮液是掩面而笑,还是如临大敌?我想肯定是掩面而笑,因为他们不是做白酒的品牌。同样的道理,茅台和五粮液进入葡萄酒领域,他们也会掩面而笑,因为茅台和五粮液不是生产葡萄酒的品牌!
因此,有效的做法是,应该削减,实现聚焦。以茅台为例,在诸多产品中,茅台酒占有整个营业收入的95%,这才是主业,通过对其他产品的削减,就使消费者对主业的认知更加深刻。如果茅台继续在其他领域,譬如啤酒、葡萄酒方面进行横向延展,将会影响到茅台在白酒领域中地位。同样,浓香型茅台如果不削减,也将影响到酱香型茅台的地位,因为消费者不知道茅台到底是什么口味的白酒!一旦认知模糊,就是品牌开始衰退之时,五粮液盈利能力减弱就是一个体现。
原载:《品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