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药利润越来越稀薄之际,同仁堂逐渐把目光转向旗下的中药材种植
坐落在北京前门大街的同仁堂宾客盈门,来自各地的游客正在这一百年老字号流连忘返,似乎都不舍得空手而归。这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置身于某一个旅游景点,而不是一家正在营业的药店。
但表面的这般繁荣,掩盖不了这家百年老店目前在经营上面临的尴尬。
“2009年,同仁堂集团计划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利润8亿元。作为一家中药生产企业,这一目标可以算是任务艰巨。”同仁堂集团总经理梅群说。
由于受到原材料涨价以及医改后药品限价的两方面挤压,中药制造业的利润微乎其微。作为国内中药老字号的同仁堂,同样面临着利润缩水的困局,对此,同仁堂提出将加大培育药材种植等副业,使之成为公司未来利润的新增长点。
双难
2009年4月,整整酝酿3年的医疗改革方案终于出台,这次医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降低药价。而早在1998年,为了遏制药价虚高,原国家计委就首次拉开了药品降价的大幕。
“同仁堂的拳头产品都在国家限价范围内,再加上研发等投入,企业经营压力非常大”梅群说。
药品的降价首先会导致企业的毛利率下降,逼迫企业不得不压缩成本,无论从产品成本还是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降价都会使同仁堂遭遇严峻挑战。
与之不同的是,西药的成本可以一降再降,因为其源于工业化的生产,有批量的优势。而中药原材料就必须通过农业化种植,从保护药效等诸多层次考虑,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空间很小,这就无形中给中药企业“将”了一军。
目前,同仁堂被列入医保目录的独家药品很少,大部分都有同类药品进行竞争,而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同仁堂就完全丧失了价格优势。
除此之外,中药原料价格开始大幅飙升,更让同仁堂等中药企业叫苦不迭。这几年,原料的采购量突然比往常高出十几倍,使部分中草药面临着几乎断货的可能。供应短缺导致的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也就变相地加大了医药企业的产品成本。
此前,一名同仁堂销售负责人曾经表示,一款中药往往含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原料,如果其中某种原料大幅涨价,公司也不可能马上提高这种药品的价格,因此部分原料的高成本只能由公司自己承担。
老字号的“新营生”
在传统中药利润越来越稀薄之际,同仁堂逐渐把目光转向旗下的中药材种植。自2002年开始,为了解决中药原料药价格波动以及保证自己原料药的质量,同仁堂就在全国建立了七大药材种植基地。而这里面与拳头产品六味地黄丸直接相关的就有4个基地,种植和提供的主要有山茱萸、牡丹皮和茯苓等3个原料药材品种。
其中,茯苓属于药食两用的大宗药材,在目前中药开出的方子中,60%以上都配有茯苓,因此随着近几年来国内配方用药和制药企业用量的明显增加、出口数量的逐渐增大,茯苓原料的需求量迅猛增加。
目前国内的茯苓传统产区均采用“段木窖栽”的方法来种茯苓,这种方法要耗费大量松树。据医药部门估计,全国每年大约需2万余吨干茯苓,年耗松材千万立方米以上。因此,茯苓与林业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松木资源的日渐枯竭,茯苓产区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茯苓产业也被一些当地政府限制发展,这直接导致茯苓产量锐减,使茯苓市场供应不足。
全国段木茯苓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湖北大别山地区。在这里,农户要冬季申批指标砍树备料、春季挖穴购种下穴、平日精心管理、再加上采挖茯苓,不但费力费时,还需投入大量资金,这使得农户的投入剧增。
而随着松木价格的提升,茯苓的每穴生产成本也由6元/千克左右提高到10元/千克上下。成本的提高,使茯苓种植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农民种植茯苓不仅没赚到钱,反而得不偿失,有些药农看行情不妙,干脆就弃种或者少种,导致茯苓严重减产,全国多年的老库存已一扫而光。当时,中国药材公司已没有茯苓库存。全国各医药公司、各制药厂的茯苓库存也相当空虚,与市场需求相差悬殊。
2004年,为了确保原料药的供货充足和价格稳定,同仁堂便在湖北英山县石头咀建立了茯苓药材GAP生产基地,规模30万窖。包括产地加工厂、科研中心、菌种厂,厂房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20平方米。这也是湖北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GAP认证检查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建立“百草园”
中医历来讲究药材的来路,所谓“道地药材”是指特定的地域所产的药材具有独特的药效,比如一般老百姓都知道长白山的人参、宁夏的枸杞、四川的黄连等等,这其实就是药材中的名牌。从古到今,但凡正规的中药店,都会派人到特定的地区去采购、种植药材,同仁堂也不例外。
除了湖北之外,同仁堂还分别在吉林、河北、山西、山东、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建立了其他六大中草药种植基地,分别种植人参、山茱萸、连钱草、牡丹皮等中药原料。目前为止,所生产的药材除供自家制药所需外,剩下的20%全部转为外销。
在近八年的时间里,同仁堂共投资16.5亿元用于设备、生产线的改造和检验室、研究所的建设。其中在原料供应产业化上,投资几千万元,在全国主要中药产地开辟了上述七个种植基地。
这意味着今天的同仁堂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前店后厂作坊式生产,开始进入一个药材原料供应的新领域;这个比美国历史还长107年的百年老店,也从过去主要依靠老药工的经验来检验和保证收购药材的质量,逐步发展到现在主要依靠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控制和保障基地生产药材的质量。
这种运营模式的升级,使同仁堂从产品生产的上游环节开始就能做好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产品的品质在原材料上就能得以保障。没有中间商,不仅使销售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还能让产品的终端价格达到同等质量中的最低,而且也使同仁堂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企业文化培养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中药行业
集体“不务正业”
事实上,不仅同仁堂计划拓展非主营业务,在目前中药利润水平低下之时,其他中药企业们也在积极进行着新盈利点的寻找。
比如,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陕西、吉林、广西等地建立的药材基地;河南省皖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建立的山茱萸药材基地;葵花药业在五常建立的五味子药材基地等等,这些企业纷纷都把目光投向了产品的上游环节,造就了一个产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小军提出,发展药材基地要防止过热。市场对药材的需求是有限的,其总量只有粮食作物的0.1%、水果的1.4%、蔬菜的0.28%。每种药材的年需求量有限,比如人参1800吨、当归1200吨,多了就会造成巨大浪费。丹参、板蓝根、桔梗等都遭受过低价烂市的境遇,目前有些品种也潜伏着这种隐患,所以在决策种植中药材时,不能盲目跟风,应做充分的市场调研。
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医药处处长邹健强也指出,在中药材上游种植产业发展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科技要先行,在建立标准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再扩大生产规模。中药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尤其是中药材种植业。要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就必须应用现代技术加以支撑和改造,通过提高中药材标准来形成品牌,通过提高中药材质量来提高效益。
二是积极研发以地方特色中药材为原料的新产品,提高中药资源的技术附加值。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尽可能多的终端产品,如传统中医药的“二次开发”和现代中药研发,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中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绿色产品的开发。
作者:陈婧 来源:《中国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