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奔忙为了饥,才能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被人欺;三品四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歌谣中的主角应是一个不肯向现实低头,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者,但他在中国农耕社会却成了那些知足常乐,小富即安者冷嘲热讽的对象。后者对人生,对金钱抱有的信条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钱不行,钱多了也不行。你跟他们谈及荣华富贵,他们会在满脸的鄙夷不屑之余掰着手指头告诉你:“本城的张老爷过去少年得志,大红大紫。谁知,官场险恶,一不小心得罪了上面的王大人,差点丢了性命,多年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现在赋闲在家,还得被人监视,不比咱平民百姓来得自在”。
“前村的李乡绅,富得流油,家中的金银车载斗量,方圆百里之内几人不种他的田,不吃他家的饭?就连省上的刘大人见了他也敬三分,但结果又咋样,也不过前年一场官司就人财两空,门可罗雀。为什么打官司,还不是府里那班人看他有钱,做好了圈套让他钻的呗”。
“还有东乡的孙老爷在外头做官,贪得无厌,什么钱都敢拿,连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都敢碰,到后来终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那下场也够惨的了,贪心烦恼多呀”!
他们会晃着脑袋唏嘘再三:“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太多有啥用?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人生在世何必为了那富贵的虚名,整天劳形伤神,自讨苦吃,还是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实在啊”!
听听他们的感慨,也蛮有道理,尤其是在那样的环境,那又是怎样的一个环境呀!
一来所有一本万利,无本万利,包赢不输的买卖全都被官府垄断。就算是精明能干的小民也只能发点小财,顶多丰衣足食,要想发大财,做富豪,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微乎其微。想不知足,想不小富即安也没招。
二来生产力水平低下,基本靠天吃饭,全社会可供分配的物质资源很少。平民百姓不知足,不肯小富即安,也就意味着在有限的物质资源分配中占据更多的份额,这势必与统治阶层的利益发生冲突,统治阶层从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出发,当然会希望平民百姓都满足于自身做奴做婢的现状,满足于每日的粗茶淡饭,能安分守己,顺时听天。所以,知足在中国历来是一种受到鼓励的美德,知足的人容易让上官放心,容易得到上官的信赖,而不知足则代表着野心勃勃、功高震主、危及上司的稳定与安全。
三来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一个村落一座城池就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社会。在这些独立的小社会中,某个家庭能达到小富就令人称羡,就门楣生辉,主人就有成就感,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没有大富、巨富,我小富就是大富、巨富,就是大王也。”
知足之人果真能常乐吗?未必,这里的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足,真正的满足无需通过理性的认知才能获得,而是在欲望、需求获得满足之后自然而然的事。饥饿的人一顿酒足饭饱后;疲惫的人好好睡上一觉后;进京赶考的人金榜题名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无需自己对自己讲我应该满足了,才会满足。
因而,知足常乐大多是聊以自慰的话和劝人的话。自己的追求无法达到,为了求得内心的平衡,回过头来看看,不如我的人大有人在,于是叹口气:“算了跟他们相比,我还算可以,应该知足了”。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不满于现状,而又无可奈何,便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好啦,别不知足,你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多少人巴望着还得不到呢?”
知足常乐的足是比上不足的足,这种足是低标准的足,低层次的足,象钱够用就行,够吃够喝就行,有个地方混混就行等。这样的足或许能让头脑简单的人真的满足,而且从此快乐起来,但决不能使志存高远者满足。如果硬要讲志存高远者也会知足常乐的话,那么他们的知足只是为了求得内心的安宁,人身的安全不得已而知足。于其说是知足常乐,倒不如说是知足常安,知足了,激流勇退了,方能保住有限的荣华富贵。否则,不要说高远的志向实现不了,就连身家性命也成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看到他的元勋们,功成名就后仍不知足,还不赶紧全身而退,便干脆跟他们把话挑明:“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欲富贵者不过多得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日饮酒相欢,以终无年,君臣之间而无嫌猜,不亦善乎?”幸好他的元勋们也是些一点就通的人,都晓得知足常安的道理,不象朱元璋的穷哥们那样拎不清,不知足。因而,赵匡胤才得以留给后人“杯酒释兵权”的佳话。
作者简介:赵伯平,主张传统文化糟粕乃中国企业病根的第一人。长期致力于中国企业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鼓吹与创新,先后出版过的著作和培训光盘有《中国企业的病根子》(名列“2006年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十本团购图书”之一)、《三阶梯管理》、《第一变革》、《老调新谈》,现已形成一个从中国企业的病理分析、到模型架构、到可供操作的变革路线图,首尾一贯,环环相扣的完整体系。
欢迎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咨询公司联系合作。作者邮箱:zbp079@sohu.com
作者敬告:近来,作者发现部分网站在转载本人作品时,未能标明作者和出处,更有甚者,如一家所谓的“世界企业家大学”和一个名叫“郭凤林”的中央党校研究生居然在挪腾之间将本人的作品偷换成他们的原创。这当然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为此,本人敬告各类网站和网友:欢迎转载,同时请务必标明出处,以示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