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关键词+挑战”,成了三位一体的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的视角,它如一把钥匙
正在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谁?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准确,不过,我们作了一次尝试。
中国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迎来了2007年,加入世贸刚满5年,中国迎来了新一阶段的市场开放,而《经理人》2007年第一期杂志,恰好是《经理人》总第150期,这是一项盛事。
以“影响中国管理实践”为使命的《经理人》,自1998年创刊起,一直在推动中国管理前进与变革,如今,我们对中国管理进行了梳理,精心筛选出了150个正在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的密码——我们认为,不管成功的企业家或经理人,或者新的政策、技术等,都隐藏着影响中国管理的密码,我们都有必要去认真解开它。
这些密码传递着《经理人》成立8年多的厚重感。
150个密码
我们首先筛选出影响中国管理的30位商界人物,即10位职业经理人,10位管理女性和10位商界领袖,我们的选择标准主要是看其管理思想、实践、事迹正在广泛为中国企业模仿、学习和传颂。我们非常看重人物的典范作用,但是,他们不是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的全部。
其次,我们筛选出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商业模式。借助新技术,整合新资源,开拓了新的市场和盈利模式,具有良好的业绩,模式具有可持续性,能给其他行业很好的启发,带动各行业模仿和创新,这是我们的筛选标准。中国市场当前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商业模式的竞争阶段,我们特别关注这个领域。
另外,我们还筛选出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理念/工具、10大外资企业、10大管理创新、10大技术、10位管理专家、10大恶性事件、10大政策、10本图书、10大并购事件、5大新兴行业、5大经济区域,以及10大生活方式,筛选的标准都是“正在”、“确确实实”对中国企业管理产生重大、广泛、深远影响的典范。
所有这些密码,总加起来是共有150个。为什么选取150个,不多,也不少?原因是2007年1月正是《经理人》杂志喜逢出刊150期盛事,为纪念《经理人》在推动中国管理前进与变革道路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更好地为中国高端经理人描绘一幅未来中国商业管理大趋势大未来的蓝图,我们精心策划了此次管理盛宴与大餐,取名为“影响中国管理150密码”。
“影响中国管理150密码”全面总结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所有要素,可以称之为中国企业管理最新宝典。
这里的“影响”,是指“正在”、“确确实实”对中国企业管理产生重大、广泛、深远的影响。我们特别突出“正在”,即我们不仅仅是回顾,更关键是寻找出当前企业需要、有用的经典管理密码,我们强调正在进行时。我们还强调选择时必须体现出的一种大局观,要有视野、前瞻性,引领中国管理实践。
3个关键词
在当今中国商界中,有3个关键词影响无所不在,它们分别是:互联网、世界是平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力量大家已渐渐看到。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架构的互联网,用户量急剧增大,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且开始渗透到传统行业的应用中,整合价值链、把业务搬在网上、网络营销等等,推动经营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正是互联网,让《时代》周刊把2006年度人物封给网民——众多普通的互联网使用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赫赫有名的政要。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之中给我们描绘了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全球化1.0”、“全球化2.0”、“全球化3.0”,以及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竞争的平台正在被推平,虽然真正全球化、扁平化、个体化的时代离我们还很远,但是,潮流和趋势不可逆转。
而影响力,这是一个被大家在许多场合都使用的词,在各主要搜索引擎中,你只要输入“影响”二字,浏览完搜索结果简直成了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搜索结果仍在不断地增加之中。中国企业正从低头盯着本土市场和产品,转到抬起头来进行全球竞争的阶段。一位企业家说:我们不仅营销产品,还经营影响力。
中国企业家们急切希望自己的企业,包括其个人,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这3个关键词,是把握最新管理实践的关键,这3个词,已深深地烙在我们筛选出的“影响中国管理150密码”之中。
7个挑战
因为营商环境变坏,尤其是商业贿赂的普遍性,让中国国家竞争力开始倒退,这引起我国政府的关注,反商业贿赂,对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影响深远。
当前的世界是不平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管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们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之中,有这几个是当前我们企业需迫切去面对的:
●高成本的压力和营销模式的创新。
持续性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能源价格上涨,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微利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企业面临着营销转型和高成本的挑战。
●中层管理人员的短缺。
各企业都普遍缺乏专业中层管理人员。早在2005年,里昂证券首席经济学家JimWalker就提出警告,中国由于专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日益短缺及内在的结构性问题将导致其逐渐失去优势,到2007年,中国经济将进入明显而痛苦的低迷时期。
●处在价值链的低端。
制造业仍是中国的代表,廉价劳动力、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虽然改变不了全局,但部分企业需要转型,去争夺微笑曲线的两端,进行产业升级,这是未来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长期挑战!
●科学管理补课和深化组织内部的职能。
中国没有经过上百年工业社会的历练,科学管理并不过时,许多快速成长的企业遭遇“成长的诅咒”,让我们警醒。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做足功夫,中国企业需要实实在在地确立专业技能,与跨国公司展开同场竞技。
●缺乏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
缺乏核心技术,一直是我们的痛,“应用”不是万能药。
●品牌与商业模式创新。
迫切性不言而喻。IBM调查发现,领先的全球化公司通常在品牌和创新领域进行差异化的定位并表现卓越。
●治理结构与财务。
公司治理仍是中国企业长大的烦恼,而在并购、融资上,经验、技能都缺乏,资本运营则成为中国企业长大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1把钥匙
“密码+关键词+挑战”,成了三位一体的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的视角,它如一把钥匙。150个密码,每一个实际上都不完美,然而我们可选其最有价值的一面借鉴经验,汲取教训;3个关键词则有助于去理解趋势和变化;7个挑战则点出未来的难题,需要去探索和解决。
影响中国管理实践,只有现在进行时和未来进行时,它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让我们一起给自己喊一声:加油呀!
发掘标杆的力量
150个密码,带来150种不同的管理视野。我们推出150个密码,是为了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最新最实用的管理理念、商业模式、新技术、新工具,帮助他们把握住新兴的行业商机。
那么,在那些基业常青的职业经理人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我们如何抓住新技术机遇实施赶超战略?如何学习和借鉴标杆典范的经验?
“CEO不倒翁”的特质
前些年,大家普遍对中国职业经理的道德水准产生怀疑,包括柳传志在内,都认为中国还没形成职业经理阶层。在遴选和评价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经理人和10位管理女性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中国最成功的近百位职业经理人。在调研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像美的总裁方洪波、盛大总裁唐峻这样的新职业经理人典范的出现,是对传统悲观论的颠覆。这些新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良好,靠业绩说话,学习能力超强,能成功地在外企、国企和民企的不同文化中生存。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形成一个强大职业经理阶层群体的未来希望。
同时,我们发现,那些基业长青的CEO们,能统领风骚十数年,成为“CEO不倒翁”,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领导特质:
1.他们步步领先,源自“三分把握就出手”的胆量。万科董事长王石具有持续的战略创新能力,并非他天生就具有远见,而是他有五成胜算时,就敢先人一步,他的观点是“等你有100%的把握时,机会就不属于你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大家都怀疑信用卡靠客户透支的利息赚钱能否行得通时,就出手大力发展,结果占有了中国信用卡市场三分之一的天下。当然,敢果断出手,并非鲁莽冒险,前提是他们有能力承担起“失手”的后果。
2.他们永续创新,源自“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之理念。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做了12年多的“外企CEO不倒翁”,就是因为他“总想办法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样他的成功机会就会比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来得快。马蔚华的实践是,“每天想的不是别人已经做成的事,而是想别人没有做甚至没有想的事,每天想未来最有前途的事。”格力总裁董明珠之所以能不被国美等大卖场榨干利润,也是因为她做了自建渠道这件别人不敢做的事。
3.他们持续发展,源自他们率先全球化用人和整合资源。洋巨头IBM到中国缺本土人才,周伟给20%的员工配了师傅,9年培养出500个经理,这就是IBM在中国稳健经营的核心原因。招商银行面临外资银行压力,马蔚华就全球引进有外资大银行经验的人才,哪怕薪酬出价略高点也在所不惜。杨元庆驾驭洋CEO,谢企华全球争夺铁矿石的话语权,甚至连女首富张茵都到美国去捡废纸,每天运回几轮船。今天的中国企业,无论什么行业,无论处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如果还认为全球化用人和全球化整合资源离自己很远,那未来被淘汰出局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赶超型战略3大关键
WTO带来的中国市场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给中国企业实施赶超战略,提出更严峻挑战。通过对技术、管理、商业模式、新兴行业等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实施赶超型战略必须把握3大关键:
1.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产业洗牌和新市场机遇。从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商业模式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淘宝胜过环球资源和Ebay易趣,分众模式打败外国户外巨头,网络游戏领先欧美,无锡尚德在太阳能领域独树一帜,中国企业全是在这些世界500强传统巨头力所不逮的地方,获得成功。联想从当年借PC从386换代到486时,打败国际厂商,到最近2年联想手机借手机彩屏取代黑白屏机遇成为行业黑马,无不体现该规律。
2.不要死磕跨国巨头强项。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把握住新技术变革的机遇,我们也调研和推荐了5大新兴行业,我们建议那些实力不强的本土企业,不要正面去攻击跨国巨头,比如汽车行业,中小本土企业,包括为微利所困的家电企业,完全可以在新兴的车载电子行业下功夫,并取得优势。
3.以产品的高性价比打败外国巨头。凭借中国知识工人的低成本优势取胜,这就是华为模式。当然,中国企业要赶超,除了低价外,也应该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寻求突破。三星借设计赶超并称霸消费电子市场,丰田汽车靠节能打败美国汽车,都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欧美企业的弱项。
不要照搬标杆
本次调研,我们也从数百个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标杆典范中,寻找出了一些当前对中国企业管理最实用的商业模式、管理理念、管理创新、新技术,以及一些经典外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等。
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在应用新理念、新工具、新技术时,存在的问题是:
1.新理念不少,但落实很难。
2.新技术不少,但找到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很难。
3.新管理工具很多,切实帮助企业提高了效率的很少。
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中国企业赖于成长的环境,跟先进理念、工具、技术所要求的理想环境有很大的差距。
很多本土企业都希望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经营管理模式,但往往学不来。通过研究10大外资企业的成功规律,不难发现,他们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门功夫,并且这些功夫不是别的企业所能轻易学会。比如,GE多元化模式,德隆就学歪了。事实上,多元化成功的关键,还是李嘉诚一语道破,长江实业自己进入多个领域,都没有失败,关键是李嘉诚有一个能带来丰厚利润的主业,即使新业务失败天塌下来,主业也能撑住。GE的多元化成功,数一数二战略,实际就是李嘉诚所说的“天塌下也能撑住的主业”,其背后是人才战略。德隆显然两点都不具备。
正因为自身基因不一样,环境和文化不一样,我们不主张企业照搬我们推荐的管理典范的经验,而是结合自身具体条件来借鉴,正如联想把直销的优势和分销的优势结合,以“交易型+关系型”混合模式反击戴尔取得成功,而当年康柏简单学戴尔直销模式没学到,自己优势又丢了,落下了被惠普收购的命运。
杨俊杰 来源:经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