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永正
陈永正:1963年2月出生于台湾,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2年进入摩托罗拉公司,2002年1月起,任摩托罗拉资深副总裁,和摩托罗拉(中国)董事长兼总裁。2003年8月正式加盟微软,出任微软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当托马斯·弗里德曼还没写《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时,他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企业如何让人才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创新呢?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文化和公司的管理机制。这时,有一位先生走到弗里德曼面前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可是我想我可以帮助你补充其中的不足或你没有覆盖到的东西。你可不可以到我们公司来,我们谈一谈。”
这位先生就是比尔·盖茨。
于是,弗里德曼到了西雅图,宣布2年后接替盖茨位置的那个人跟他花了几天的时间交谈。当《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出版以后,弗里德曼在一次全球经济论坛上谈到,他的30%的观点是比尔·盖茨和另外一个先生提到的。
我想,比尔·盖茨提到的这个观点跟中国有关系。因为全球30%的研究院都在中国,而盖茨看到中国研究院在世界有名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研究院,所以他说全球一体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里谈到:如果你是美国人,你每天早上起床后想到的,就是你的工作是不是被中国人和印度人抢走了。但是,我们要想到的是,随着全球的网络创新和传播创新,在全球任何地方,不管你是什么肤色,只要你是人才,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里,凭着你的创新和才能,你就会出人头地!
当然,创新也给中国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华为、中兴、联想等公司都在往海外走;在创新的条件下,和在参与海外竞争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企业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不能立稳脚跟的。到现在为止,我在3家公司工作过:第1家是贝尔实验室,做了9年;第2家是摩托罗拉,做了10年;第3家是微软,已经做了3年。这3家公司在创新上都有特色:像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移动通讯都是它发明的;摩托罗拉的研发创新能力也很强,手机、BP机都是它发明的;微软的软件也是很有创新的。
最近贝尔实验室和朗讯合并,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这说明什么?即使一个企业以前有很好的创新,但如果这样的创新没有持续,就会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遇到很大的挑战。我们微软今年推出的产品,就是通过过去几年花了200亿美元才研发出来的——我们每年投入70亿,积累几年后,今年才成功推出新品——创新需要很大的、持续的投入。
那么,创新的基础在哪里呢?我认为,还是人和知识产权。有时候大家开玩笑说什么是IT?我说,IT就是IQ(智商)加上IPR(知识产权)。IQ就是人,企业是靠人的,我记得比尔·盖茨上次在美国拜见温家宝总理的时候,温总理问盖茨:“你们公司创新的基础在哪里?”盖茨回答说:“我们创新就是靠人创新。”大家在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微软雇用研发人员要通过8到10次筛选才选择1个人。创新基础的另一点是知识产权。胡锦涛主席上次去微软时跟媒体说,我们中国要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不仅仅是跟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保障中国的自主创新有很好的发展。在过去这段时间,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很好的一系列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比如说PC预装软件,比如政府带头推行正版、企业推进用正版等措施,为我们软件企业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企业如何让人才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创新呢?软件的创新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现在通过网络,在各个地方你都可以取得公司的资讯;通过软件的帮助,这些取得的资讯可以化作洞察公司发展的知识。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讲企业信息化,但信息化并非只是一套电子系统,并不是用了SAP、思科,或者我们微软的软件就是实现了信息化。我想,很多人花在软件采购和培训上的钱是不成比例的;因此有些公司买了很多的软件,但是员工没有办法利用这些软件提高公司的效率。所以,除了要有人才以外,还要看能否让你的人才有足够的工具去工作,彼此之间协调。这不仅仅是应用软件,更重要的还是企业的文化和公司的管理机制。
创新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文化。比尔·盖茨每年都征集所有员工的论文。三五页也可以,20页、100页也可以,只要你写出你关于新的发展的想法。盖茨会花2个星期什么都不做,专门去读这些文章,读过后都会作出反馈,然后把这些关于创新的文章发到网上给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微软重视创新的文化。我们把这些文章归纳起来,整理出60个课题,每1个课题都有像全球副总裁这样的人带领,从各个事业单位中抽出精英架构组成60个课题的工作小组来研究如何做创新。在其他公司,比如IBM,也要求全球员工都提创新设想,筛选出几万个想法,这也是创新的文化。我想,在中国,公司追求商业成长是主要的,但也要在创新方面做一些工作。
本文来源:IT时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