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运动战典范
“四渡赤水”,被毛主席认为是他军旅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撤出遵义,向北进发,准备北渡长江。在土城,由于误判敌情,土城之战由“围歼战”打成了“消耗战”,毛主席当机立断,命令红军撤出战斗,迅速调整策略,毅然放弃北渡长江之计划,西渡赤水河。
这时,据守川镇的国民党军队很快又从南、北、西面向红军聚集地扎西包围而来。毛主席胸有成竹,突然决定率红军掉头东进,于2月21日二渡赤水,杀回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克遵义城,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红军回师贵州打王家烈,这是毛主席“避实击虚”用兵的典型。这样,红军既可避免同强敌孙渡的滇军硬拼,又可以把强大的川军甩在川南地区,使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形同虚设。
蒋介石于是不得不命令川军三个旅会同黔军向遵义东北进攻,周浑元纵队的三个师由仁怀向遵义西南地区进攻,吴奇伟纵队主力集结于刀靶水一带,策应周部。意图合围红军。
3月13日,毛主席正指挥准备攻打鲁班场,但这时驻守在鲁班场的周浑元部却固守不出。此时,薛岳担心周部被红军吃掉,急令吴奇伟部移师,从茅台率兵增援。当吴部出兵抵达仁怀时,毛主席突然命令红军迅速北进奔袭攻打茅台。红军几乎未发一枪,就攻占了茅台镇。之后,于3月17日在茅台附近的渡口“三渡赤水”重入川南。粉碎了蒋介石的合围计划,再次转兵西进。
与此同时,毛主席派一个团向北急行军到达四川古蔺县,沿途虚张声势,作出红军主力就要北渡长江的姿态。
不出毛主席所料,蒋介石又中计了,他万没想到就在自己向西调集重兵,折返再次围堵红军时,毛主席已率领红军主力悄然返回了赤水河,“四渡赤水”成功。然后掉头南下,与国军相对而行,再一次跳出了蒋介石设立的包围圈。
毛主席指挥红军瞒天过海,前后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两次横渡赤水河的战略转机。随即红军准备南渡乌江,又驰骋贵州战场,分兵黔东,佯攻贵阳,以诱出滇军来援。
红军掌握了主动权,在晕头转向的国民党军队之间快速穿插,并顺利把滇军调出,为红军主力西进云南北上打开了方便之门。红军渡过北盘江,进入了云南境内,由于滇军已被调出,所以云南兵力空虚,红军如入无人之境,顺利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把敌人甩得老远。
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红军从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昆明至巧渡金沙江,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毛泽东实在高明,堪称大手笔”。
“四渡赤水”是运动战的典范之作。
什么是“运动战”呢?
就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当然,“四渡赤水”中,由于我军深陷重围,运动战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歼灭敌人,而是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但是,运动战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小企业从“四渡赤水”中,可以学到运动战的战法。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小企业“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
什么是小企业的“运动战”呢?
就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小企业的“运动战”
由于对手强大,小企业没有实力与之进行正面交锋。小企业的“运动战”,强调的是运动,要让企业不断地运动起来,让竞争对手摸不着自己的方向,看不见也打不着。其方法主要有三:
第一、是不断地出招。
让对手始终感到竞争的压力而疲于应对。小企业出招,不一定都出高明的招,但就是要坚决出招。在拳台上,一个人不断出招,对招、错招,有用的招、没用的招,未必招招都杀人,但这一过程已构成了一股进攻的力量。
连续的出招,就是在连续的变化当中,不断地进攻对手,同时也不断地寻找对手的弱点,找到可以一招致敌的机会。同时也让对手找不到你的主攻方向,避免与对手在一个静止的状态下做非输即赢的决斗。
连续出招最好的方式就是:产品的不断创新。每一次新产品的革命,都会带来新的机会,造就新的品牌。
娃哈哈在中国饮料大战中,就不断地出招。实现了从儿童营养液到果奶、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果汁,包括功能饮料的全面产品创新策略。它不断在饮料品类上迭出新品,不断向对手展开攻势。它不但在两乐的夹缝中推出非常可乐,而且在乳酸菌饮料和瓶装水市场占据了老大的位置,而且插足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都有所斩获,为其在饮料决战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不断蚕食着对手的市场份额,削弱着对手的实力。
第二、不与对手决战。
小企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原本自己开发的市场上,突然有强劲对手闯入,而且来势汹汹,攻势凶猛。
不接招,可能市场就没了;接招,又打不过人家。怎么办?
不要和对手做正面的冲突,也不能在终端或经销商处与对手对着干。我们的策略应该是:“诱敌深入,攻其弱点,或攻其所必救”。
名人掌上电脑是90年代初切入PDA市场的,但PDA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是随着原来的名人代理商“商务通”的出现而形成的。商务通的横空出世,迅速改变了市场格局,名人一下子成了深闺里的名人,品牌知名度一路下滑。
名人开始反攻,在“技术领跑,营销助跑”的策略下,不与商务通比知名度,而是名人开始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攻击商务通的技术弱点,推出了王牌产品“智能王”,取得了成功。
第三、比速度
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中,不再是一个公司吃掉另一个公司,而是动作快的公司赶超动作慢的公司,做得好的公司赶超做得差的公司。
现在的游戏规则清楚地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比谁的速度快。
速度快的鱼能抢先抢到最好的资源,获得最好的回报。而那些动作慢的鱼则会被大鱼打垮。
正如当年毛主席在赤水河边说过的那句话: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快!
小企业通过加快速度,使大企业无法跟得上自己的节奏,这就为自己的生存获得生存时间。速度的关键在于压缩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制造过程、批发过程、营销决策过程和新产品上市过程、销售过程等等。
有研究表明,从生产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有效过程用去的时间不到实际时间的5%,其余95%的时间都没有增值。因此,小企业有充裕的空间去压缩过程,为自己赢得速度优势奠定基础。
另外,小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是“边跑边想”、“边做边改”,而不能奉行“想好了再跑”,这就象红军在长征中,常常是一边跑,一边开会讨论下一步行动,人走到哪里,会开到哪里。此时,企业领导人的直觉就非常重要,有时候拍拍脑袋也无妨。
(作者:沈志勇,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
12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新经济第一代策划人”,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在无“市”的市场,创造“市”;长于帮助弱势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
曾为中华香烟、五粮液、古川纯粮液、广州电信、中华英才网、雪龙人内衣、天蚕羽绒内衣、361度运动鞋、梦娜袜业、红了网络饭饭、雅客集团、泡吧饼干、红桃K、广州中药一厂、WNQ健身器材、石人族珠宝等数百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策划和品牌打造。营销专著《谋势》即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