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部沿海一个陆域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的省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这个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地方开始承载另外一种历史使命: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 二十余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初步确立。在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各种新课题将不期而至,这是历史的必然。
作为先行者,浙江自然是触及新课题最敏感的神经。
市场经济先驱腹背受敌
在中国大陆,浙江陆域面积仅多于海南和宁夏,位列倒数第三,且“七山二水一分田”。但就在这“弹丸之地”上,浙江近二十余年间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从331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去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200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GDP5110亿元,到年底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的省份。
然而,浙江这个市场经济的先驱,近年来却遭遇腹背受敌的尴尬。
统计显示,浙江的耕地面积仅占全国1%多一点,但从1979年以来,这个省新减少的耕地面积达726万亩,相当于20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30.4%。仅2001年至2003年,浙江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58.45万亩。随着离农保田红线的距离越来越近,浙江从几年就开始普遍出现“用地难”。宏观调控到来后,用地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如南方控股集团在宏观调控前向国外定购了一批价值1.5亿人民币的设备,到现在都没有办法运回来,因为无处落地。
与用地的烦恼并驾齐驱的是电荒。浙江已是中国最严重的缺电地区。2003年,浙江全省发电量增加17%,外购电量增加51%,但仍不得不拉闸限电,当年“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影响是0.3个百分点,而“能源荒”拉的后退却达到0.6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浙江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存在非正常停电情况,平均每月停电11.32天。
骤然趋紧的还有劳动力。流动的农民工是浙江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职工队伍的主流,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总体处在缺少状态,给企业的管理和稳定带来困难。而“技工荒”更使不少先进的生产线难于有效运转。浙江不少地方“10万年薪招不到一个钳工”。
地处江南水乡的浙江,近年来还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在地处海岛的玉环县,2004年夏天花数千万元持续一个多月从外地买水,最高一天费用达22万元。
写在辉煌背面的另一份账单
二十多年来,更多的浙江人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之中,而无暇去思考速度背后的隐忧,很难想起去算一算每份增长背后成本代价的账。 浙江省工商联上半年宏观调控前调查了全省的近千家上规模民营企业,结果显示,企业的土地平均产值仅为0.42万元/平方米,有的开发园区对进园区企业要求仅是每亩产出15万元,每平方米仅225元。
浙江统计部门不久前出具的《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显示,在控制能源消费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前提下,2002年这个省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费量为7.11万吨标准煤当量,比1990年下降了5.52万吨标准煤当量。但与世界水平比较仍有差距,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万吨标准煤当量,高收入国家只有2.90万吨标准煤当量。
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2003年浙江省的废水排放总量达27.03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10432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976万吨,表明这个省每生产1亿元GDP需排放28.8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和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这几个指标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0倍和1.3倍。环境污染的加剧,又不断地拉大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支出。2003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支出占当年GDP的2.5%。这份报告透露,由于还难以建立资源环境统计与估价制度,更多的资源耗减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还无法用价值量核算。
《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得出结论:浙江的投资代价已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一方面是增长速度的“弓张弦满”,一方面是单位增量的代价越来越大。同兼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两个身份的浙江,遭遇“成长的烦恼”在所难免。
重新认识市场经济
作为艰辛探索的先行者,浙江自然抢占体制先发优势的甜头。二十余年前,当大批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文化的浙江农民带着朦胧的商品经济意识投身工商业时,恰遇持续数十年的“卖方市场”,为他们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和介入产业领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用低价作杀手锏,用数量放大利润,速度越快越好。”正是这种竞争力模式在缔造辉煌的同时,也模糊了市场经济先行者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可以说,直到几年前,市场经济的内涵在多数浙江人眼里不过如此。弊端是近来才被发现的:数量低价扩张的甜头一以贯之,推迟了附加值意识的觉醒;简单的复制就可以成为盈利之道,使得产业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贻误战机;唯速度论,忘记了资源要素的入不敷出和环境的牺牲。
“成长的烦恼”让先行者回过头来再次审视市场经济。
绍兴:釜底减薪 其水愈沸
生存的危机能够从根本上催生革命。近年来,“成长的烦恼”在浙江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倒逼机制”,形成从目标到手段的“逆向逼迫”。不曾料想,这恰恰成了历史进步的动力之源。 绍兴在浙江是与杭州、宁波、温州并驾齐驱的四个GDP超千亿元的城市之一,2003年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通过前几年充分到位的乡镇企业改制,诸多经济学家认为此地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之大成,发展后劲充沛。
绍兴市计委主任陈忠瑶给笔者算了一笔账:2003年绍兴的人均生产总值虽然已超过3000美元,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45%的投资增长拉动的。2003年,绍兴单位用电量实现的工业增加值仅为1997年的76%,万元生产总值的电耗高于杭、甬、温,并且是日本的4倍以上。
按照已制订的规划,2007年,绍兴市人均生产总值要达到4500美元,2015年是10000美元。其实,当地搞经济工作的人都知道,照过去的消耗水平和增长方式,土地、能源、资金乃至水等大生产要素根本无法支撑,所谓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事实上一直是绍兴市的内在需求。在原有的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之下,多数基层领导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提升质量的积极性比不上追求数量的冲动。
近年来,绍兴“成长的烦恼”越演越烈,土地、电力、资金以及劳动力的短缺烽烟四起。2004年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土地被冻结,银行资金大幅度削减,要素短缺形势进一步加剧,除了背水一战,没有出路。 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个多月后,绍兴市有关部门就制订了一份全新的产业导向目录,严格限制了水泥、印染、化纤行业一般性的产能扩张等项目,重点鼓励信息、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等高附加值、节能环保、优高农业等项目。为此,全市对2589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对118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调整,其中38个调整实施计划,22个暂缓建设,调整率达到50.8%。
面对缺电、缺地、缺资金的新形势,绍兴的企业间出现了一种反差:一方面,优势企业发展势头不减,但在用地、用电等方面明显感到发展空间不足;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有空间有资源却苦于没有发展项目。在这种反差中,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尝试用并购重组的方法来“强己活人”。绍兴万亨盛集团出资500万元并购当地一家已经倒闭的啤酒厂,改造原有的土地、厂房和排污管等设施,吸收啤酒厂职工1000多人,转产摇粒绒、拉毛产品等,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中厦建筑实业公司与平水制氧气厂共同创办了绍兴富源气体有限公司,前者提供资金、土地,后者提供技术、销售力量,实现了强强联合。
许多人先前认为,大资源要素的异常短缺,会使绍兴的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一落千丈,然而,截至9月底,绍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幅度达到33.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还提高了5.3个百分点。与规模工业增长强势相呼应的是,初步预计2004年绍兴的GDP将达到1315亿元,增长15.5%,市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体现经济运行质量的经济指标也同样丝毫不见颓势。这种“釜底减薪,其水愈沸”的效果,让绍兴真切地体会到增长方式转变的价值。
正泰 :“数字化生存”
不久前,记者走进著名私营企业温州正泰集团的总部,看到每位中层管理人员的案头都放有一本美国著名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的著作《基业长青》。这是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布置的“作业”,每人要通读且要写出心得体会。 大企业是“成长烦恼”集中的焦点,正泰集团仅一季度因缺电未能如期交货的合同值就达1.6亿元。大资源的紧缺,让这些企业醒悟,百年长青之计,不能建立在对资源无节制消耗的外延扩张上,必须走出一条产业升级、内部管理优化的内涵发展道路。
去年夏天,正泰集团投资5000万元启动了一个以打造企业核心信息系统为目标的重大系统工程——“数字化正泰”。这是一个统一的、全面集成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功能涵盖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统一管理企业的各项业务和信息资源。通过此系统的应用最终实现正泰集团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协同制造、支持协同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决策支持和知识资源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高达数十米的物流仓库,正泰集团副总裁陈建克对记者说,以前原料进库和产品出库全肩扛背驮,效率低不说,物流的周转还极其不合理,进进出出全是外层的货,靠里边的和底层的就永远积压着。现在,采用全套微机控制的现代化仓储物流系统,货物向流水一般此进彼出,每个环节的数量、品类和有效期限一目了然,从而使得企业的资金运转始终处在最高效的匹配点。
通过三年的努力,正泰集团经过严格的审评,2004年以内部管理的“最优绩效模式”荣获中国质量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这是中国私营企业首次获得该奖项。
中国民营经济起步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严重短缺时代,“卖方市场”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使得不少民营企业并未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真正内涵,从而造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格局,在发展理念上,多数企业注重的是简单的量的扩张和价格竞争。
正泰等一批企业的新理想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国民营企业自我修正、调节和完善的巨大力量。调查显示,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生存期为11.4年。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浙江民营企业从第一次飞跃迈向第二次飞跃。“前者可能靠的是勇气和胆识,后者需要的是改革与创新。”
浙江光宇集团主要生产玻璃,是绍兴市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就在去年,面对全国一片火热的建设市场,光宇集团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数量上坐上全国“玻璃老大”的位置。而眼下,进行产品升级,生产优质及超薄玻璃,向汽车玻璃和电子玻璃市场领域拓展,成为集团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光宇集团已成功开发出1.1毫米的超薄玻璃,成为国内第二家有能力生产这种玻璃的企业。同时,光宇集团正在进行技术攻关,预计这个月将成功开发出0.75毫米超薄玻璃,进入电子玻璃市场。如果0.75毫米超薄玻璃开发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每重箱玻璃达到3000元以上,是普通玻璃价格的10多倍,可年增加利润3亿元以上。
光宇集团董事长冯光成说,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既是当前宏观形势所迫,更是企业树立百年大计所需。
有数据表明,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省,200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2.6亿元,研发费用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1.55倍。与此同时,浙江省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期待掌声再次响起
烦恼,谁都不想要;但浙江摊上了,无法躲避地摊上了。如果有等着病诟浙江的,终于有了病诟浙江的充分理由;如果有等着笑话浙江的,终于有了笑话浙江的足够笑柄。
烦恼的降临,浙江的确应该检讨,而且,再深刻的检讨都不为过。不过,任何人都不要忽视,在这个“烦恼”的前面有一个定语:“成长”!
倘若没有二十多年前的“敢为天下先”,倘若没有二十多年中的“白天当老板? 晚上睡地板”,浙江也许不会有今天的烦恼。安耽自然是安耽的,只不过,无法预料的是,4700万人是否还有耐心在人均不足半亩的耕地上继续守望“致富的梦想”?
遭遇“成长的烦恼”,让浙江,也让全国其他地方,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完全面目。仅有速度不是市场经济;仅靠数量不是好的市场经济;仅有经济增长的单兵突破不是市场经济的终极目的。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挂在嘴巴上,但是不经历切肤之痛,没有人会真正了解其中的内涵,或者说没有人会真正把这些道理当道理。如何在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间构建和谐,我们还等待有人做出更为卓越的探索。
(作者潘海平为新华社资深财经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