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oogle)元年启动了。一个互联网服务业的历史问题重新摆上桌面:为什么把国外模式迁移到中国(CopytoChina)的公司可以成功,而直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却遭失败。Google能够成为互联网业中国滑铁卢现象的例外吗?
互联网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有截然不同的经济特征。这里没有上下游的明确国际分工,没有代工、倾销,甚至品牌和规模优势也远不如工业经济表现得那样明显。中国不再只是被专利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世界工厂,这里是创新、表现、出奇制胜的天堂。
网络经济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扁平化,二是地域性。前者为后者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优势:从模式到细节,从短信、网游到门户的排列方式、即时通讯的界面设计,都给那些了解本地消费需求的公司以致胜机会。
结果Amazon来了无所作为,AOL来得不是时候,eBay被逼到了墙角上,Yahoo中国换了主人。这一切被归结为本地化问题:决策权、反应速度和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力。叉子没有筷子卖得好,对中国本地公司而言,这里就是全部家当;而对于小心翼翼的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只是一块肥肉。
所以,Google进入中国的对手不是百度,而是自己。这家快速增长的公司将会在中国再次经历“成长的困惑”。
首先,公司的原教旨会遭遇挑战,在一个温饱(信息鸿沟)尚需要解决的国度,如何界定著名的“不作恶”原则。其次,公司的愿景也决定了中国化的复杂与曲折。显然,Google的志向远不同于那些只提供基础技术平台的科技公司,“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注定把它放在了最敏感的媒体公司的位置。这不是依靠PageRank(算法)和公共关系能够解决的。
最后,要落实下来还是执行问题。总部对中国区的放权底线在哪里?中国市场需要的是战略制定者和战术执行者的统一,那些只能执行战术的“矩阵结构”看起来美妙,实际上却会处处受制。
所有问题背后的核心是对中国的理解,没有人怀疑中国是最大的金库,但谁能真正理解变革中的中国政治、文化、商业规则与走势,谁能真正把握中国消费者的特征,谁就拿到了钥匙。
即便Google中国的未来充满变数,但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到来的本身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家目光远大、价值清晰的企业会给中国技术商业社会带来“Google光环”效应。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磁场;它不仅仅是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挑战,而是对所有从事信息服务公司商业模式的重新洗牌。广告业和媒体业会受到“长尾效应”的嘲弄和颠覆,利润和规则将因为用户需求被重新发现、再次分配。
如果Google努力在中国有所作为,毫无疑问,所有以信息为核心价值的产业都会受到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