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与庄则栋先生有过一番畅谈。
这位当年把“国球”打成“乒乓外交”的“世纪国手”,一番不经意的谈话,却让我受益匪浅。
他说:我们中国人自古喜欢言“术”,譬如“武术”、“齐民要术”、“酿酒之术”等等;而日本、韩国人多喜言“道”,譬如“扑道”、“跆拳道”、“武士道”、“茶道”、“花道”等等。“术”与“道”虽一字之差,其境界却大不相同。“术”的概念,很难超越“技术”、“技巧”、“技艺”的初浅层面;而“道”的概念,则上升为“理念”、“方法”甚至某种“规律”的总结。相较而言,“道”的内涵要深广得多,且可触类旁通,往往带有“普世”价值;而“术”的含义就比较单一,颇受局限。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是不够的,必须追求“道”的境界升华。
庄则栋自称不大懂酒,但他对“中国酒道”这个提法饶有兴致,因为它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许多精粹在里面……
毫无疑问,“打球”原本属于“术业”。而将它打成了“外交”,就成了“道”,成了国际政治的博弈之“道”。
而今,我们的白酒行业,不是也面临许多变“术”为“道”的紧迫课题吗?譬如:
如何把单纯技艺层面、技巧层面、战术层面的“优势”,变成某种规律、某种理念、某种战略上的“引领”?
如何把单纯的产品价格、企业规模、市场绩效等动态指标的阶段性“超前”,变成对白酒产业形象、发展模式乃至整个产业价值观的全新塑造与诠释?
如何把我们始终引以为豪的“中国民族传统酿酒产业技艺精华”,变成举世公认、具有世界独特和领先价值的现代生物发酵、生态酿造的科技与文化瑰宝?
这一切的变“术”为“道”,无疑给白酒未来走向“发展与竞合”的更高阶段,提出了严峻思考。
“茅台”的健康主张、“五粮液”的文化传播、“剑南春”的科技引领、“泸州老窖”的战略前瞻、“洋河”的与现代消费理念接轨、“水井坊”的为高尚生活代言……谁将最终成为中国白酒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和品牌呢?
我想,终极的评判,一定是“道”而不是“术”的价值衡量。
作者:杨志琴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