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曾经有这样的评论:正确的,但是无用的。
位列美国五大投行之四的雷曼兄弟轰然倒下,巨大的冲击波让全球金融体系颤抖不已。想当年谁会想到赫赫有名的雷曼兄弟会有今朝?让人瞠目结舌的不是雷曼的倒下,而是美国五大投行中雷曼已经是继贝尔斯登、美林之后破产的第三个大投资银行。同时迷漫在华尔街的坏消息还接二连三地出现着,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AIG也陷入火坑,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因为深陷危机也正在寻找买家……
美国这个市场经济的模板,世界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全球的经济学研究中心,荟萃着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包括众多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但是,在这个国度,经济运行并没有因此而一帆风顺,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促成了次级信用贷款这种新型的、虚拟的资本品的诞生,进而酿就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被格林斯潘称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自身价值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的?
在经济学没有成为系统学问的时候,人类的经济活动就延续了五六千年,而且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而在经济学家成为一门职业之后,经济并没有改变它上窜下跳的猴性,而是用不可琢磨的波动嘲弄着自称为经济学家的这一群人。
当今经济学家都以自己曾经在世界级的金融企业担任过某些职务而自得,把那当作是一种荣耀和资本。如所有的有点名气的金融机构一样,雷曼兄弟公司从总部到全球各地区分部,也都聘请了“首席经济学家”。一个企业聘请首席经济学家干吗?当然不是为了给这群人解决就业吃饭问题,而是要让他们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自身解决问题——逐利。你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当中输入“雷曼,首席经济学家”字样,就会查到一大堆为雷曼兄弟效劳或曾经效劳的经济学家的名字。雷曼以及世界级的金融机构的高层也都不是吃素的,不是世袭的银行家,就是经济学的博士。面对雷曼的轰然破产,不知道这些人如何解释自己在雷曼兄弟公司的工作经历和成就。
经济学界当中有这样的自嘲:经济学无法做到让你不失业,但是经济学可以在你失业之后告诉你失业的原因。现在这句话可以改成“雷曼版”了:首席经济学家并不能让金融机构免于破产,但是,或许,可以在其破产之后告诉它为何破产。
在国内,有多家银行持有与雷曼兄弟相关的美国债券,这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受到雷曼破产牵连最大的是华安基金,因为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是华安基金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的破产使得华安基金就要清盘的声音已经传出。有意思的是中国的高层领导人几天前还在美国访问时强调中美之间要加强金融合作,不知道中国的这些银行持有美国垃圾资产是不是与美国的一种诚心合作方式。
在中国,“基金”是以“专家理财”的面目让国民认知的。那么,华安基金的理财专家团队怎么会选择一个负债累累的雷曼作为支撑?是雷曼的首席经济学家欺骗了华安的理财专家团队?还是华安的专家们有眼无珠上了雷曼首席们的当?难道中国这么多银行的首席们都没有发现雷曼兄弟危机的蛛丝马迹而劝告自己服务的银行不要持有和雷曼相关的债券?现在持有的其它债券会不会也发生问题?近两天股市在银行股的暴跌中表达了投资人对银行的高度担忧。
在暴涨的牛市里,基金经理们把即便是一个傻瓜也能赚到的钱都记在自己的功劳薄名下;在国内资本市场的暴跌当中,号称理财专家管理的基金让中国的“基民”同样也变成的“饥民”。但是,你看媒体上各个市场分析栏(节)目当中的分析大师们依然是喋喋不休,一副诸葛半仙的模样。
在全球的金融动荡中,在各国政府都在忙着接管、注资、停牌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还在督促政府加强治理通胀。有的学者甚至说,美国的次贷没有传说的那么严重,更称不上是金融危机。但是,危机的到来使得政府不得不悄然打出几张救市牌,货币政策的转向已经悄然而动了。
有谁可以找到一个案例,说明一下经济学家是正确的,同时是有用的?
作者:张建平 来源:价值中国 |